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建筑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高職院校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基于校企雙主體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主要是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實現校企深度融合,把企業實際工作場景、業務流程搬進校園,以職業崗位為主線構建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并且根據行業企業調研、畢業生回訪,以職業崗位要求的職業能力為依據設計課程體系和實訓任務,確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檢驗學生培養質量。文章對此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校企雙主體;人才培養體系;建筑經濟管理專業
1建筑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建筑經濟管理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技并修、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一定的創業能力和支撐終身發展的能力,掌握財務與會計、審計、工程造價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建筑施工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工程造價咨詢公司的經濟與管理崗位,能從事工程成本管理、財務審計、工程造價審核、記賬、審核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建筑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要求
2.1基本素質。(1)具備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職業道德。(2)具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3)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及一定的外語表達能力。(4)具有熟練的計算機應用能力。(5)具有健全的法律意識,較強的創新和創業能力。
2.2專業知識。(1)掌握建筑工程成本核算方法。(2)掌握建筑工程成本分析、考核方法。(3)掌握工程價款的結算方法。(4)掌握會計報告的編制方法。(5)掌握財務審計的方法。(6)掌握建筑工程預算和結算的編制方法。(7)掌握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8)掌握工程招投標程序。(9)掌握建筑工程招標書、投標書的編制方法。(10)掌握合同管理內容和工程合同體系。
2.3專業能力。(1)工程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能力。(2)核稅報稅能力。(3)填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的能力。(4)編制工程造價文件能力。(5)財務審計、工程造價審核能力。
2.4社會能力與方法能力。(1)吃苦耐勞的能力。(2)與他人交流、協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3)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4)社會與環境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5)工作組織和協調能力。(6)制訂工作計劃、獨立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
3建筑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管理專業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核心,采用校企深度融合“2.5+0.5”人才培養模式。“2.5+0.5”人才培養模式即把學生學習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在校內學習兩年半,學生通過學校學習和崗位模擬實訓,掌握專業理論、專業技能,形成崗位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半年,由企業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進行,實習結束時考核合格的學生直接簽訂就業協議。專業課程設置貼近職業工作崗位需求,采用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情景教學、角色扮演等,利用教學做一體化專業實訓室進行現場教學和實務操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人才培養強調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素質教育為本位,實現“畢業即就業、就業即上崗、上崗即頂崗”的人才培養目標。
4建筑經濟管理專業教學模式
以建筑工程預算、建筑企業成本核算為主線構建專業課、實踐課課程體系,根據實際工作崗位體現的職業能力設計課程內容,采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角色扮演等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把真實的工作場景、業務流程搬進課堂。
5建筑經濟管理專業職業證書
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特點,結合國家行業資格準入政策,對建筑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實行“雙證書”培養制度。職業崗位標準直接引入課程內容中,實行學生職業資格鑒定與專業考試相結合,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獲得與職業崗位相一致的崗位資格證書,提升了學生就業競爭力。初始職業證書包括助理會計師、造價員,發展職業證書包括會計師、注冊造價工程師。
6建筑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6.1課程體系設計思路。建筑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如圖1所示,遵循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規律,實施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工學結合。堅持一條主線: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與職業素質為主線。兩個育人主體:學校與企業共同育人。兩個體系:專業教學和實踐教學體系。五類課程:素質教育通識課、職業基礎課、職業技術課、職業實踐課、職業拓展課。三個融合:學校與企業融合、教學內容與崗位融合、課堂教學與實訓基地融合。
6.2建筑經濟管理專業職業崗位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建筑經濟管理專業職業崗位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對照如表1所示。
6.3課程體系。建筑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包括素質教育通識課、職業基礎課、職業技術課、職業實踐課以及職業拓展課。
6.4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創新創業課程主要是培養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讓在校大學生了解國家在大學生創新創業中的優惠政策。創新創業課程內容包括兩方面:(1)開設創新創業必修課,24學時,通過信息搜集、教師指導,使學生掌握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基本政策,從政策面了解國家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扶植力度。特別是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融資貸款和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解決大學生在創業初期資金不足的問題,方便大學生在創業時及時采用。(2)鼓勵教師結合專業開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公共選修課程,將大學生創新創業與所學專業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專業基礎上開展創新創業實踐。
7建筑經濟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設計
建筑經濟管理專業與省內外多家企業簽署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協議,以便學生通過雙向選擇在校企合作企業頂崗實習半年。建筑經濟管理專業每年到校企合作企業回訪、調研,了解專業動態和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及時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校企合作滿足了學生頂崗就業的要求,同時為企業提供了所需要的專業人才,促進企業發展。建筑經濟管理專業采用“2.5+0.5”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校最后半年在企業頂崗實習,通過在校學習、實訓、企業頂崗實習,檢驗學生專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理論獨立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同時通過企業回訪和畢業生信息反饋,檢驗專業教學效果,為進一步提高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積累經驗。
作者:滿莉 單位: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