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影響,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經濟管理與經濟發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有效的經濟管理能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反過來也能促進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管理思想也隨之不斷地發展,但傳統的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的經濟管理仍然具有相當大的影響。為此,本文就闡述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的影響,以饗讀者。
關鍵詞: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當代經濟管理;經濟建設;影響
在實際生活中,經濟管理人員的管理思想對于經濟建設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價值,他們以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理論等傳統經濟管理的思想為指導,通過總結實踐經驗,不斷更新管理的方式,使企業的經濟獲得更好的發展。可以說,傳統經濟管理思想使他們開展企業管理工作的基礎,為當代新經濟管理思想的發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內容,直接影響著管理人員工作的效果。因此,在當前時代,研究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促進作用。
1傳統經濟管理思想概述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全面開展,美國和德國等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因為采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現的新技術來發展自身的生產力,使得相關國家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經濟實力也隨之增強。在這樣好的背景下,逐漸出現了企業管理學的雛形,經過相關經濟學家的不斷研究和創新,在一戰之后,企業的管理思想會逐漸成型,為人們進行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在此后的幾十年里,在經濟學家不斷探究和創新的基礎上,越來越多的經濟管理流派出現并被認同,逐漸地成為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這就是傳統的經濟管理思想,也是企業進行經濟管理基礎的科學。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在傳統經濟管理學上不斷做出突破,逐漸形成了現代管理,企業管理越來越成為一門完善的、綜合性的學科,但傳統的經濟管理思想仍是我們研究和創新經濟管理模式的基礎和前提,如果丟掉了這個基礎和前提,就無法正確認識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就會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形勢做出誤判,從而影響到了企業未來的發展。因此,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必須充分認識、認知并利用傳統的經濟管理思想,以此促進企業經濟建設和管理的全面發展。就我國新中國成立后的經濟發展而言,1956年9月份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正式提出黨和國家主要的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但是在其后近30年的時間內,我們一直在摸索中緩慢前進;1982年9月份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鄧小平在開幕詞中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大命題,標志著鄧小平經濟管理思想的逐漸形成。在鄧小平理論中,對于傳統的經濟管理理論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分析和總結,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思想的指導。從黨的十八大以來,同志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進行了創造性的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指出我國應“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我國的現代化經濟發展和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經濟繼續保持著中高速的增長態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增長到了80萬億元,穩居世界的第二位,對世界經濟的增長貢獻率已經超過了30%;同時,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結構也不斷獲得優化,數字經濟等新興的產業獲得了蓬勃的發展,高鐵、公路等基礎性的民生設施也在推進建設的速度;而且,農業的現代化發展也在穩步推進,年生產糧食達到6000億公斤以上,并且城鎮化建設效率也以年均提高1.2%的速度在快速推進,8000多萬的農業轉移人口已經成為城鎮居民。此外,隨著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落地實施,在“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及長江經濟帶發展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力實施,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成果十分豐碩,一系列重大的科技成果相繼問世。而這一切經濟發展建設的成果都是基于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優化和創新而實現的。
2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的影響分析
2.1對當代農業經濟活動的影響分析
農業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經濟建設的根本。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而且,我國農業人口在總人口數量中占比較大,而且,加之我國人口眾多,為了國家的糧食安全以及國民的溫飽問題,我們也必須將農業發展作為基本的國策。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口數量數據(見表1),我國的農業人口在2000年以前,一直處于不斷增長的態勢,進入21世紀后,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城市化建設的進程不斷加速,越來越多的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農業人口數量逐漸降低。到了2017年,我國的農業人口數量已經由建國初期的90%多降低到了41.48%。在當前的農業、農村建設中,由于新農村戰略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實施,我國的農業經濟不斷發展,特別是在“互聯網+”行動下,“互聯網+傳統農業”的發展形勢,使得傳統的農業生產配上了發展的翅膀,農產品的深加工也不斷取得新突破,但這都離不開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指導。農業生產活動具有明顯的循環性特征,在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指導下,“三農服務隊伍”要充分地認識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于農業經濟發展的指導作用,不斷總結農業生產過程,并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經過一系列的實驗和應用,逐漸探尋出一條適合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管理思路和方法,進而推動我國農業經濟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見表1。
2.2對當代企業經濟管理的影響分析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種企業和公司也在蓬勃地發展,根據企業和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逐漸興起了企業管理學,這門科學為企業經濟管理工作提供了參考,也使得企業管理逐漸走上了科學化的發展道路。從第二次科技革命發展到今天,企業的管理理念也由最初的理論發展成為科學理論,并逐漸轉變成為當前的管理學理論。但這一理論的基礎就是由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優化,不斷汲取實際的管理經驗與改革創新發展起來的,特別是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傳統經濟管理思想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對其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在保證該思想原有內容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優化、改進和創新,才能使其更好地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促進企業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2.3對貨幣金融管理的影響分析
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金融貨幣也是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貨幣的應用把人們的供需關系以及企業的經濟管理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使社會活動充滿了經濟性。在對金融貨幣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我們發展,供求關系與相應的管理活動既彼此獨立,又相互關聯。在我國傳統的金融貨幣管理活動中,是以“士農工商”的順序進行排列的,商品的價值也是以農產品的價值決定的,但最初我國歷史上對貨幣的管理缺乏統一性,所以,以物易物是主要的交易形式。在秦始皇大一統以后,貨幣雖然逐漸統一,但各種私鑄行為屢禁不絕,影響了當時朝廷對于貨幣金融的有效管理。當歷史發展到了今天,我們國家對于金融貨幣的管理體系日漸成熟,理論體系的發展也日趨成熟,隨著越來越嚴格的貨幣金融管理行為,很多違法分子為了利益,興起了小額貸,前段時間的“校園裸貸門”事件就是這種違法高利貸的具體表現,為此,我們應采用強硬的法律措施,利用行政手段加以嚴格的控制,從而有效管理金融貨幣體系,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穩定、有序和可持續性地發展。
2.4對國政經濟管理的影響分析
中央政府在治理國家時,也需要借助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并對其進行創新和優化,從而整合各種社會資源,提高管理活動的有效性。在當前我國的國政治理過程中,國家對于經濟管理模式的不斷調整,就是對于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不斷優化和創新。在我國古代,由于政府不重視商業行為,只以農業經濟發展為主,因此不得不采用“量入為出”的經濟管理手段,但這一經濟原則直到今天,對我們的經濟管理體系還產生著重要的影響:當前,根據這一經濟原則,我國已經全面實行了“營改增”,并且合并了地稅與國稅,同時推行了新會計準則,并實行了全面預算的財政制度,這標志著我國的國政經濟管理越來越成熟,同時也保證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健康、穩定和可持續性。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于當代經濟管理具有極大的影響,這影響既有積極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為此,我們應積極利用有利的一面,促進我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同時,針對不利的一面,我們也要對其進行優化和創新,促使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管理思想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邱亮.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的影響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7):114.
[2]趙霞.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的影響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1):132.
[3]趙梓瑋.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的影響分析[J].經貿實踐,2018(1X):147.
[4]谷秀慧.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實踐的啟示[J].現代商業,2018(1):140-141.
[5]張新強.傳統經濟管理思想對當代經濟管理的影響探究[J].知識經濟,2018,No.464(11):107-108.
作者:黃冬花 單位:中共常寧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