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經濟法課程教學問題反思,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經濟法是我校非法學專業的一門學科基礎必修課。從任課教師及學生的反映來看,該課程的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通過問卷調查,考察我校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的基本情況,從教材、教師、學生、教學方法等幾個方面分析目前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路徑。
關鍵詞:
經濟法教學;問題反思;解決路徑
經濟法是高校經管類專業普遍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經濟法無論是作為必修課還是選修課,開設的目的均為使學生通過學習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和具體法律規定,掌握市場經濟運行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識,能夠在將來本專業的實際工作中解決相關法律問題。這種培養目標的設置符合目前高校提出跨專業培養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所以很多高校普遍重視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的教學工作,也積累了很多教學經驗。我校非法學專業的經濟法課程教學由政法學院教師擔任,雖然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和成果,如進行經濟法精品課程建設、出版了兩本經濟法教材,但由于學生法律基礎、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等的限制,目前在經濟法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以提高經濟法課程的教學質量,是我們今后經濟法教學工作要研究解決的問題。為了更好掌握仰恩大學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現狀,筆者對13級和14級的會計、工商、財管、物流等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84份。同時針對個別問題對學生和授課教師進行訪談。問卷和訪談的內容涉及教材、學生、教師、教學方法等課堂教學要素。
一、我校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基本情況
目前,仰恩大學非法學專業中開設經濟法課程的有工商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市場營銷、物流等共計6個管理類專業。從這些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來看,經濟法課程較受重視,均被設為專業必修課,總課時為48學時。近三年來,非法學專業經濟法教學的教材均采用政法學院老師編寫的教材并由該學院教師承擔教學工作。經調查,經濟法課程普遍受到非法學專業學生的重視。2014級和2013級的管理類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有89.44%的學生認為經濟法課程對自己重要,只有10%的學生認為不重要。對學習經濟法的目的,絕大部分學生也形成了積極正面的認識。此次調查結果顯示,有90.22%的學生認為學習經濟法有利于將來的就業及自身權益的保護,只有9.78%的學生認為學習經濟法是“學校規定必須上”的事情。筆者于2014年參加福建省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的經濟法學教學研討會,與廈門大學、集美大學、華僑大學、福州大學、嘉庚學院等12所省內高校的教師代表進行了經濟法教學情況的交流。相比其他高校,仰恩大學非法學專業經濟法教學有自身特色:一是使用自編教材。當其他與會高校代表還在討論計劃出版適用于非法學專業經濟法教材時,我校政法學院已出版了兩本適用于經管類專業的經濟法教材,《通用經濟法》和《實用經濟法》,分別于2010年和2013年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而后者是在完善前者的基礎上,為我校非法學專業本科生“量身定做”的經濟法教材。二是重視經濟法教學。目前我校非法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均把經濟法放在專業必修課里,而與會的絕大部分高校的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性質定為選修課。三是經濟法的教學契合非法學專業的專業課教學。例如管理專業的“三創精英班”的經濟法教學,緊跟“三創精英班”專業課的教學,強調經濟法的教學也要為管理專業的創新、創優和創業人才培養服務。
二、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我校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有一定的特色,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問題有:
(一)教材不能滿足教學需要
教材是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的依據,一本好的教材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目前,我校非法學專業的經濟法教學中使用的教材是學院老師編寫的專為經管類專業使用的經濟法教材。這本教材雖然注意到了法學專業與非法學專業在學生的法律基礎和人才培養目標的不同,注重實用性,但在內容上仍有不足:一是只考慮了一般教學需要,而沒有具體的專業針對性,即沒有跟授課學生的專業緊密聯系起來。二是落后于現實生活。由于國家經濟發展迅速,國家在進行調控經濟時出臺了大量的經濟政策,而且隨著國家發展方針的調整,經濟政策也隨之發生變化,但這些經濟政策及其變化不能及時反饋到教材中。
(二)教學內容沒有專業針對性
正如上述所講,我校非法學專業使用的經濟法教材充分考慮了非法學專業的一般教學需要,在內容安排上不限于部門經濟法,還包括民法、商法的一些內容,體系龐大而豐富。那么我們授課教師在具體教學中是如何選擇教學知識體系的?筆者收集查閱了學院擔任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的教師制定的教學大綱和教案,發現存在三個問題:一是按教材編寫教學大綱,把教材所有內容都列入教學大綱內,不符合課程教學大綱編寫原則———依據人才培養目標制定的要求;二是不同專業,包括經濟、工商、市銷、會計等專業使用統一的教學大綱和教案,而沒有注意到不同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的差異性和對本專業領域法律知識需求的不同;三是同一教師在不同時期擔任不同專業的經濟法課程,仍然使用同一教案、教學大綱,完全忽視了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不同以及法律、國家政策的變化。上述問題歸為一點就是教學內容沒有針對性,即沒有根據授課學生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在專業領域對法律知識需求來確立教學知識體系,而這一問題所帶來的后果有二:一是難以在有限時間(54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二是難以實現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所承擔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性課程的任務。
(三)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此次問卷調查顯示,教師在經濟法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授法和案例分析法,分別占到100%和74.46%。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訪談得知,講授法主要是針對理論基礎知識的講授,注重法律概念、原則的講解。這不容易引起沒有法理、民法等先修課程基礎的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容易變成滿堂灌,最終使學生失去興趣,影響教學效果。而案例教學是法學教學中普遍采用的教學法。從調查結果來看,老師們也注重案例教學法的運用,但從實施的效果來看卻不盡人意。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教師對于案例教學認識不足,所選取的案例有的比較簡單,主要用來說明概念、分類等簡單的知識,使案例教學變成了舉例說明;有的案例過時沒有時效性,遠離學生生活;而有的案例涉及問題簡單,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難以達到通過案例掌握相關法律知識的目的。
(四)授課教師缺乏相關經管專業知識背景
經濟法課程具有“經濟性、政策性”,內容豐富,且涉及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等多學科知識,授課教師不僅要有法學專業知識,還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專業知識。目前我院擔任經濟法教學任務的老師都不是經濟法專業的,同時也無經濟、金融、會計等方面的知識,在知識結構上顯然不能滿足上述要求。經調查,這些任課教師均反映,當講授涉及其他專業領域的法律制度,如稅法、金融法、財政法等時普遍感到困難重重。如果老師上課都講得吃力,可想而知,學生也會聽得吃力,既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實現應有的學習效果。任課教師對經濟、金融、會計等其他專業知識的學習并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五)學生欠缺經濟法先修課程知識,普遍缺乏學習興趣
此次問卷調查表明,非法學專業學生對經濟法的學習興趣還不夠高,只有27.17%的學生喜歡上經濟法課,63.04%的學生對經濟法課興趣一般,還有7.07%的學生不喜歡經濟法課。授課教師在學院教學座談會上對經濟法教學情況的反映(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學活動參與度低等)也印證了問卷調查結果。從學生角度,分析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三點:一是缺乏經濟法先修課程知識。雖然非法學專業學生在大一學習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但該門課程的法律基礎部分內容較少,只對我國法律體系作簡單介紹,內容上遠比經濟法課程的先修課程———法理、憲法、民法、行政法和刑法粗略。所以思修課中的法律基礎的教學僅為一般的普法教育,而不是經濟法課程的先修課程的學習;二是對經濟法課程性質及其在專業人才培養中所起的作用認識不足。否認經濟法專業必修課性質,把經濟法的學習當成了普法教育,忽視了經濟法課程已成為非法學專業學習的一部分,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起著基礎性課程的作用;三是學習方法不當。經調查,41.18%非法學專業學生對經濟法的學習基本只有課堂的聽課,21.57%有預習,28.10%有復習和17.65%有看輔導書。即使對老師布置的作業也有79.89%的學生承認只能完成部分。上述原因造成學生對經濟法的學習有畏難情緒,進一步降低了對學習經濟法的學習興趣。
三、非法學專業經濟法教學問題的解決路徑
(一)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合理構建教學知識體系
正如前述所講,我們目前使用的教材存在不足,不能完全按照教材來授課,同時經濟法課程的課時不超過54課時,要在有限的課時內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需要確定合理的教學知識體系。在確定教學知識體系,需要從幾個方面著手:首先要根據授課學生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經濟法教學目標。我校辦學定位是教學應用型本科高校,各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都立足于培養本專業領域內的應用型人才,要以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經濟法基礎理論和法律知識,并能運用這些理論和知識分析解決本專業領域的法律問題的實務能力作為經濟法課程目標。其次,要根據具體專業的經濟法教學目標選取教學內容,構建教學知識體系。如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可以重點講授與工商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法律制度,如公司法、合同法等。會計專業的學生,稅法、財政法、金融法應重點講授,而對于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合同法、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應當作為重點章節等等。再次,需要考慮教學內容體系的完整性。經濟法基本理論部分要保留。最后,還需要處理好經濟政策與經濟法規之間的關系。國家在管理社會經濟生活過程中會不斷出臺相關經濟政策,如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貨幣政策等。這些經濟政策有些是貫徹執行經濟法規的,有些則與現有的經濟法規相矛盾,這需要授課教師作出解釋,以免使學生產生混亂。對相關法律的立、改、廢情況也要關注,及時補充相關法律知識,不斷更新教學。
(二)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教學
目前教師在非法學專業經濟法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授法和案例教學法,正如前述所分析,這兩種教學方法均有不足的地方,其實“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經濟法教學中還可以采用討論法、參觀法、實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任何一種單一的教學方法都不能滿足教學需要,而是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選擇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多種教學方法要相互協調和配合運用。在上述多種教學方法中,筆者認為要加強實踐教學。早在1999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5條就規定了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21世紀高校教育也提出了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高素質的培養包括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由此可見,實踐教學是本科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這也與我校的應用教學型的辦學定位和各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相符。同時經濟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也需要在該課程的教學中加強實踐教學。實踐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按照現代教學理論和有效教學模式,有效教學是學生高度參與的教學①,而實踐教學能使學生最大程度參與到教學活動過程中來。如何進行實踐教學呢?授課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做好案例教學。
正如調查顯示,案例教學是我們在經濟法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做好案例教學,要做好三個環節。首先要精選案例。在選擇案例時:一是盡量選擇綜合性案例,內容能涉及到某章或某幾章的主要知識點。案例如果過于簡單僅涉及某個法律概念而沒有難度,難以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二是選用法院公開的與授課學生專業有關的案例。這種已經法院判決的案例有三點優勢:(1)真實又與專業有關,學生有熟悉感,能引起興趣;(2)附有判決,通過判決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實務中法院對法律規定的理解以及法律原理的運用(如瀘州二奶繼承案);(3)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司法案例,若發現判決與原理不同時,啟發學生思考這種不一致究竟是理解的錯誤還是原理本身的問題。三是在選擇案例時,還要注意案例的時效性。由于法律的修改,有的舊判決已不符合法律的規定了,這種司法判案就不能再使用。其次,導入案例。案例既可以在新知識講授前引入,由此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可以在新知識講完后引入,提出問題,讓學生用所學過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此外,在進行案例教學時,可以結合討論法。讓學生分組討論分析案例,在討論過程中可以進行角色轉換,讓學生站在不同當事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只作指導,不給答案。最后,教師結合授課內容及法律規定點評案例。
2.采用模擬法庭教學。
選用典型的經濟法案件,對學生進行角色分配,在法庭上運用經濟法解決實際問題。這種實踐教學方法對于非法學專業學生是比較新穎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可以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多措并舉,完善教師背景知識結構
教師的教學素質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教師的教學素質包括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育能力素質。在專業素質提高方面,作為擔任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的教師,除了要具備法學專業知識外,還需具備一定的經濟、管理類專業知識。作為法學專業教師,往往缺乏的是經濟、管理類的專業知識。法學專業教師如何提高這方面的知識?筆者建議,授課教師可以通過看書或網絡教學視頻學習,如MOOC等。還可以去經濟學院或管理學院旁聽相關經濟管理類課程,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另外,在日常生活中還要關心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了解當前經濟生活熱點問題,敏銳捕捉經濟熱點事件所包含的經濟法律制度問題,把涉及相關經濟法律制度的經濟熱點事件引入教學中。
(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學生對所學的學科本身感到興趣,他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去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否則,學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強地去掌握所學的知識。①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做好經濟法教學很重要。學習興趣既可以是學習的原因也可以是學習的結果。對于授課教師而言,授課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講授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產生對經濟法學習的興趣: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學習經濟法的意義,明確經濟法的教學目的就是學習有關經濟的法律知識用以解決經濟管理領域的法律問題,這有助于將來的就業工作;其次,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授課,僅采用傳統的講授法,很難讓欠缺經濟法先修課程基礎的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最后,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使用圖片、表格、動畫等技術展示教學內容。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授課內容,容易有成就感,自然就會有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我校非法學專業經濟法教學效果的提高,除了要解決上述主要問題外,還需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完善經濟法課程的考核。單純依靠期中、期末考試來評定學生的成績,過于簡單,也不科學。應采用多種考核方式全面評價學生成績,注重平時考核,包括出席、回答問題、作業、課堂討論等,既要考核理論能力也要考核實踐能力。二是合理安排經濟法課程的教學時間。目前我校非法學專業經濟法的課程排在大二上學期,這種安排不盡合理。因為經濟法的教學內容要與授課學生的專業相結合,而這時候授課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基本還沒開始,既無本專業知識又沒有專業意識,這必然會影響到經濟法課程的教學效果。所以,非法學專業的經濟法課程最好安排在本專業課基本學完之后。
四、結語
隨著我校教學改革的深入,積極有效地解決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上文對我校非法學專業的經濟法課程教學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實證分析,從課堂教學要素: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等四個方面分析了經濟法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從構建合理的經濟法教學知識體系、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完善教師知識結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路徑來解決。上述路徑的采用,要緊緊圍繞提高經濟法教學質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來進行,使經濟法課程真正為非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發揮基礎課程的作用。
作者:王曉麗 鮑瑩玉 單位:仰恩大學
參考文獻:
[1][美]安德森著.認知心理學[D].楊清,張述祖等,譯.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2]胡建華,等.高等教育學新論[D].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3]王佳慧,王研.經濟法本科教學注意問題及應對原則———黑龍江大學法學院經濟法教學階段性改革實踐[J].黑龍江教育:高校研究與評估,2012(4).
[4]張影.經濟法案例教學立體模式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08(4)
[5]孟繼超.高校經管類專業經濟法教學方法探析[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2(6).
[6]孟繁超.經濟法教學實踐性模式探討[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
[7]夏雅麗.法學教育改革談中國大學教育,2007(7).
[8]李紅衛.保證教學大綱對高效教學的指導作用———關于高校如何重視本科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工作的思考[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