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國際貿易中貿易摩擦處理辦法,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當前,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國際上的貿易摩擦不斷增加,涉及到眾多的領域,阻礙了當前世界經濟的整體步伐,主要歸結各國之間為了保護本國經濟的發展,設置貿易壁壘,影響了國際市場的秩序。各國需要采取積極的應對方法,減少國際貿易中的摩擦,實現互利共贏。
一、國際貿易摩擦發展現狀
(一)國際貿易摩擦數量多
隨著國際經濟貿易往來的日益密切,國家之間的經濟競爭越發激烈,僅從國際貿易市場來看,發達國家依舊是國際貿易市場的競爭主體,但是發展中國家也是處于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之中。隨著發展中經濟整體實力的不斷提升,與國際市場的融合不斷增強,發達國家感覺感覺自身利益難以維護,在外交政策上加設貿易壁壘,導致了整個國家貿易市場摩擦數量的增加,同事涉及的產品種類也是呈現增長的趨勢。在整個全球范圍內,歐洲和美洲等發達的區域貿易摩擦的數量較多,這些國家為了維護本國企業的發展,借著自己強大的經濟實力,不斷在對外政策增加阻礙力量,通過政策制裁其他國家。中國在加入WTO組織之后,更是面臨著發達國家多我國設置的貿易壁壘,限制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貿易摩擦也在不斷提升。
(二)國際貿易領域的擴張
隨著國際貿易形式的多樣化,各國之間的經濟發展狀況與對外貿易方式不同,國家之間缺少合理的對話形式,在貿易種類的多樣化上存在較大的分隔。隨著科技革命的展開,互聯網讓國家之間聯系更加密切,給國際貿易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讓其發展的范圍更加廣闊。這種新模型的出現,必將推動國際貿易朝著新的領域發展,但是同時也讓國際貿易摩擦領域擴大。在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下,國際貿易摩擦僅僅是少數的幾種商品,但是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貿易沖突產生的范圍更廣,產生的影響更深。各國之間的經濟發展層次不同,導致國際貿易摩擦形式的呈現多樣化。很多國際貿易摩擦源自于國內的經濟發展模式,一國制定有利于自身的貨幣金融政策,但是影響了整個國際貿易市場,導致國際市場領域的秩序混亂。
二、國際貿易摩擦產生的主要原因
(一)貿易保護主義
國際貿易摩擦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貿易保護主義,隨著各國加入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之中,為了應對國際貿易挑戰,國家之間產生貿易保護主義的想法。一些國家為了保護本國企業的發展,借助世貿組織的規定設置貿易壁壘,阻礙他國產品的進入。世界經濟發展的浪潮中,國家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必然出現因為經濟實力差異導致的國家地位的不同,并且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導致實力的差距逐漸拉大,一些國家為了提升自己國家的國際競爭力,沒有選擇通過國內產業調整提升企業競爭力,而是選擇采用貿易保護主義作為保護傘來應對國際中的競爭。采用貿易保護主義的國家,往往選擇自己有競爭力的產品,以較低的產品出售到國際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但是對于競爭劣勢的產品,選擇出售到國內市場,抑制同類國外產品的輸入,破壞了國際貿易主義的秩序,導致貿易沖突的增加。
(二)政治因素
各國之間的政策制定影響了國際間的貿易往來,世界經濟體制的建立依賴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合作,但是由于發達國家自身實力雄厚,在整個體制中占有主導地位,制定適用于發達國家的體制。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弱,在對外貿易中處于弱勢地位,缺乏對市場的自主權以及合理的企業規劃理念,難以提升國內企業的競爭力,在相關的制度規定上缺乏法律法規的保障,導致國內企業在走向國際市場的道路上容易產生沖突。各國的對外貿易制度存在較大差異,導致國際貿易摩擦逐漸增加,人們必須重視到政治因素對國際外來的重要影響。國家之間意識形態、體制建設等方面的不同,影響到雙方正常的貿易往來。中國雖然早已加入了WTO組織,但是歐美的發達國家依舊不接受中國,甚至采取反傾銷策略,阻礙中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發達國家以資本主義制度為主,我國主要是社會主義制度,因為制度上存在差異,資本國家不愿意承認我國市場經濟的存在,導致國家上經常出現貿易摩擦。
(三)綜合國力差異
當前國家之間的實力懸殊主要是綜合國力上的差異,在經濟發展的改革中,發達國家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綜合國力比發展中國家更強,他們在整個國家貿易中處于主導地位,獲得市場上的發言權。發達國家的科技實力雄厚,創新能力強,他們生產的產品具有核心競爭力,產品在進出口中有競爭優勢。發展中國家本身經濟基礎較為薄弱,技術創新水平較低,缺乏達到國際標準的產品,這導致發展中國家的產品在技術上落后發達國家,這種致命的短板引起多種貿易沖突。國家間的競爭依靠科技力量,一些實力較弱的發展中國家,難以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不僅產品缺乏競爭力,整個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企業的利潤小,規模難以擴張,而這些國家又不得不設置貿易壁壘,扶持國內企業的發展,控制國產品的進口,從而引發了國家貿易摩擦。綜合國力較弱的國家一般缺乏完善的市場運作機制和調控能力,缺乏科技引導的市場必然使得整個市場產品結構的單一,出口多、進口少,出口標準混亂,讓企業有傾銷的可能性存在,這讓國家之間貿易沖突激化。
三、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方法
(一)建立完善的對外政策和市場體制
一國想要在國際市場占據有利的位置,必須制定完善的對外政策和市場機制,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引導企業的健康發展。國家應秉著和平共處、互利共贏的對外交往政策,同時促進國內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完善企業管理體制,提升國內企業的競爭力,減少貿易壁壘,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發展中國家在應對國際貿易摩擦,應積極學習成熟的國際市場經驗,并與國家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促進對外貿易體制的不斷完善。國家應該時刻調整自己的對外發展策略,適應國際形勢的變化,提高實力的同時,能夠建立國際貿易摩擦預警機制。
(二)建立完善的國際貿易制度
在國際化大環境中,世貿組織起著尤為重要的調節作用,世貿組織必須深入研究國際關系的變化,以貿易自由化為主旨,制定適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市場機制,遏制貿易保護主義。同時,發展中國家應積極適應國際市場,制定合適的進出口關稅,減少貿易摩擦。世貿組織在制定國際貿易規定中,應聽取成員國的意見,讓各個國家都可以為建立合理規范的國際貿易秩序發表看法,打破貿易壁壘,真正的做到公平的應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同時將成功解決貿易摩擦的案件作為案例放入規定中,提高沖突的解決能力。
(三)提高技術創新水平
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不同國家的技術水平直接影響產品的出售,發展中國家在出口中經常遇到技術障礙,這種技術壁壘的最終目的是限制產品的進出口,不同的認證標準和制度等,約束了發展中國家產品的銷售。所以想要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各國必須積極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做到產品滿足市場的需求,企業便有了在國際市場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吳新輝,胡少華.國際貿易摩擦及我國的對策研究[J].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2009(9):1-8.
[2]欒信杰.國際貿易摩擦與應對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黃蕾.國際貿易中貿易摩擦處理辦法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5(5Z).
作者:宋婷婷 董鴻飛 單位:沈陽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