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低碳經濟出口貿易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隨著國際之間合作的密切,中國的出口貿易也得到了逐步的發展。然而,出于對環境保護的理念,全球都積極倡導低碳經濟。低碳經濟一方面沖擊了我國的重碳出口產業,一方面又促進了低碳產業的發展。本文將對我國出口貿易的現狀進行分析,根據低碳經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提出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
低碳經濟;出口貿易;建議
我國是生產業大國,在國際商品貿易市場中占據重要比例。然而,能源的高消耗、生產制造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世界各國都在倡導低碳環保。對于發達國家來說,低碳的完成率較高,但對于中國來說,這是一個長期的任務,需要長期的發展才能從一個商品貿易大國完美轉變成貿易強國。
一、我國出口貿易的現狀
1.資源消耗大
我國出口貿易的商品大多都是高污染、高消耗的機械設備、化學材料和礦物原料等,這些產品無論是在加工、運輸還是使用中都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由于我國主要以能、資源密集型的產品為主進行出口貿易,導致我國承受的碳成本較高,這不僅僅不利于環境的保護,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國出口貿易的發展,對中國的出口貿易產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如果長期采用這種傳統的出口模式,將會使得中國的資源消耗程度大,嚴重阻礙中國以后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2.以貨物加工貿易為主
中國的加工業比較發達,發達國家一般讓中國進行加工,中國對他們的所需的原料進行加工,主要是以化工、建材原料為主,需要高度的消耗,對環境的污染極大。中國為外國提供加工場地和材料,一方面促進了中國的加工貿易,一方面也是對中國資源的嚴重損耗,造成碳的大量排放,這使得中國成為世界排放碳含量最大的國家,這嚴重制約了中國的低碳經濟發展,長此以往,會使中國的可持續性發展成為泡影,更不利于中國以后的發展及提高自身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3.商品結構不合理
我國的出口商品貿易的產品結構相當不合理,各產品所占的比例不均衡,主要以勞動和資源為主。這種出口貿易結構能源消耗多、環境污染大、成本較高,與世界倡導的低碳經濟社會格格不入。我國的這種出口貿易模式,導致了中國的能源消耗遠遠高于其他發達國家。這不利于提高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也不會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以及出口貿易水平。另外,由于中國的高污染與國際和國內的環保問題相悖論,因此,中國必須改變生產模式,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社會。
二、低碳背景對我國的出口貿易的影響
1.低碳經濟縮小我國的出口貿易規模
由于我國的出口貿易主要以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的產品為主,具有高排放、高污染等特性。但目前由于低碳經濟的提出,多數發達國家對出口貿易產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低碳、技術水平高等。這一方面對中國的資源造成浪費,另一方面會阻礙中國的高碳產品的出口。另外,在高碳產品出口時還要繳納相應的稅務,因此會使得中國的高碳產品的出口貿易規模縮小。
2.低碳經濟對高碳出口產品及其企業的影響
我國傳統的貿易出口模式便是把廉價的勞動力和生產產品進行出口,主要依靠能源的消耗,但這并不是長久之計,畢竟資源是有限的。隨著世界各國紛紛建立低碳型經濟,在國際貿易出口中也采取了一定措施對高碳產品進行了抵制。其中不僅僅是各國的生產要求提高,國際貿易機構還提出要進行對高碳產品的收稅,因此極大的阻礙了高碳產品的出口。對于貿易出口企業來說,應積極響應低碳號召,采取措施發展自身的低碳產業,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生產成本。
3.低碳經濟促進我國綠色產業的發展
隨著低碳經濟的提出以及各國的紛紛響應,為了減少碳的稅費,我國的高碳企業紛紛轉型至發展低碳產業。這對于中國來說,一方面減少了高碳產品的生產,降低了我國的能源消耗,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由于高碳產品規模的降低,企業將引進先進的技術以及技術設備發展低碳產品,有利于我國實現二氧化碳的低排放量。這有利于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使中國向著綠色產業的方向發展,使中國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4.低碳經濟推動我國低碳產業的發展
低碳經濟一經提出便對我國的經濟產業鏈造成嚴重的打擊,但低碳經濟對于中國來說的意義重大。它在對我國經濟造成沖擊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國企業的低碳產業的發展,低碳產業不僅僅對資源的消耗低,而且對環境的污染較小。低碳經濟給中國帶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國的低碳產業已經有了起步,并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中國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應該大力支持低碳產業的發展,讓中國走上低碳經濟的道路,提高自身在國際中的地位和競爭力。
三、發展低碳經濟下的出口貿易的建議
1.完善環境法規
我國的相關環境法規雖然存在,但由于監督的力度不夠導致執行的力度也大大降低。我國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無法恢復,因此保護環境、節約自然資源刻不容緩。只有不斷完善環境法規,才能對無節制開采資源的行為進行禁止,才會使中國的出口貿易朝著綠色產業的方向發展。對于企業來說,需要嚴格遵守環境法規,大力發展低碳產業;對于政府部門來說,在不斷完善環境法規的過程中,應注意遵循可行性、合理性,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的效果,才會達到中國的可持續性發展。
2.不斷創新技術
中國之所以是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國家是由于中國缺乏技術的創新,只能以傳統的工業進行出口貿易,能源消耗大,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中國應該大力發展新技術,應開發太陽能、風能、氫能等新能源,以取代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不斷完善中國的出口貿易體系。
3.加強國際交流
我國的技術跟發達國家相比相差甚遠,因此,我們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不斷的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并引用到中國的低碳產業中,不斷的進行資源優化,使中國的出口貿易產業以綠色產業為主,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總結
低碳經濟的發展才是時代的主流,只有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發展經濟,才能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才能加速中國的外貿發展,才能使中國在世界國際貿易中有較高的競爭力。在低碳經濟的號召下,中國必定會不斷完善企業的生產制度,注重低碳的進行,一定能實現經濟和環境效益的雙豐收。
作者:于欣欣 單位:遼寧行政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喆.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出口貿易的對策[J].中國經貿,2015,(1):38-38.
[2]肖君.淺析低碳經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J].科技展望,2015,25(36):189.
[3]聶西勝男.低口碳經濟對我國出貿易的影響[J].中國經貿,2014,(7):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