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低碳經濟工業轉型升級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資源消耗過度,利用率不高
蘭州市是典型的重工業城市。一方面,由于其起步較早,經濟發展片面追求產值與產量以及利益最大化,而忽略環境污染問題。同時,高耗能企業居多,資源型產業比重大,對資源的依賴度較高,尤其是對煤炭、石油以及有色金屬的長期過度開采,使得能源消耗過量并逐漸出現枯竭;另一方面,蘭州市地處西北地區,經濟發展落后,技術水平不高,導致能源利用率低下,浪費現象較為嚴重。現階段,蘭州市“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發展模式嚴重制約其經濟可持續發展,須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以改變現狀。而發展低碳經濟,可以推動其經濟發展模式從“高碳化”向“低碳化”的轉變,從而可以減少對資源的過度依賴,提高資源利用率,從根源上解決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問題。
(二)環境污染嚴重,環保意識不強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蘭州市的環境污染比其工業發展更讓人“印象深刻”,蘭州市的污染主要包括工業廢氣污染、機動車污染、燃煤污染以及揚塵污染。對于居民來說,薄弱的環保意識使其養成不良習慣,隨手亂丟的垃圾、小飯館亂排的污水無疑給環境增加了負擔;而對于企業來說,并未意識到資源的有限性,對資源的過度開采以及對廢氣、污水等污染物的粗放處理也導致環境污染愈加嚴重。因此,發展低碳經濟、降低能源利用率、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傳播低碳經濟理念、推廣綠色采購以及增強環保意識已勢在必行。
(三)工業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
蘭州市自然資源并不豐富,加上近年來的過度開采,所剩資源十分有限,無疑給工業發展帶來了巨大難題,因此,實現蘭州市工業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發展低碳經濟有利于為工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指導方法。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發展低碳經濟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實現重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共同發展;同時對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促進工業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既具有現實意義,更具有長遠意義。
二、蘭州市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能源利用率低,產量不高
蘭州市工業企業多為重工業,且多數是在“一五”“二五”“三線”期間發展起來的,資源型產業比重較大。而由于建廠較早,大多數企業生產技術落后,裝備水平不高,工藝粗放,直接導致蘭州市重工業能源開采粗放,資源利用率低,高污染,高排放,人力資源投入多,但產量和利潤相對較少。
(二)技術水平落后,創新能力不強
蘭州市地處西北內陸經濟欠發達地區,由于其所處的地理位置及經濟發展速度在全國相對落后,與發達省市差距較大,這也造成了蘭州市大多數企業發展規模較小、裝備水平落后、技術含量偏低、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從而阻礙了蘭州市工業更好更快發展。
(三)污染源多,給黃河造成嚴重污染
蘭州市工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約占82%,需要大量開采能源,容易造成環境污染。據了解,工業廢氣污染、機動車污染、燃煤污染、揚塵污染并稱為蘭州市的“四大污染源”。工業污染約占蘭州市大氣污染排放量的35%,位列第二的就是機動車尾氣,污染負荷占20%。蘭州市重工業中原材料和采掘業占77%,加工業僅占23%,重工業的能源年消耗量占總量的79.6%,其中86.8%的一次性能源為煤炭。煤炭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蘭州市煤煙型污染嚴重,成為主要污染源。作為全國著名的工業城市,蘭州市的工業企業基數大,用水量多,分布集中,廢水排放量大,給黃河蘭州段帶來了嚴重的污染。據了解,工業廢水是黃河蘭州段的主要污染;2010年,蘭州市廢水排放總量為17677萬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529萬噸,約占排放總量的14.3%。近年來,黃河蘭州段過境流量逐年減少,水質污染越來越嚴重,低流量、高污染現象日益加重。
三、蘭州市為實現工業可持續發展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能源方面
為促進蘭州市經濟可持續發展,2012年起蘭州禁煤限煤令強勢推行;2013年,蘭州市出臺《蘭州市燃煤管理條例》,規定蘭州市將禁止銷售原煤,用脫硫脫硝脫灰分的焦炭替代原煤,實施燃煤鍋爐、茶浴爐清潔能源改造,劃定禁煤區和對三大電廠限煤量、限排放等措施。同時,在生活方面蘭州市倡導使用地熱能等清潔能源代替燃煤鍋爐,這一系列措施的推行和實施,極大減少了煤炭用量,2014年減少燃煤消耗260噸。
(二)技術方面
近年來,蘭州市注重技術培訓,加強企業專業技術培訓,大幅提高了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從而促進了工業企業產量翻番。
(三)環保方面
1.工業方面。
限制了企業的用煤量,同時加大對污水處理的投入,嚴格開展排污申報登記、控制污水排放總量。2013年,蘭州對工業污染源實施“關、搬、改、停”等措施,對13家落后產能工業進行淘汰,啟動蘭石化等69戶重工業污染企業“出城入園”,對主城區內69家加油站進行油氣回收治理,供暖期間對城市周圍209家重污染企業實行強制停產減污。全年共計減排二氧化硫4900噸,二氧化氮1.3萬噸,工業煙粉塵3760噸,揮發性有機物800噸,排放總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標準之內。
2.生活方面。
通過舉辦免費環保主題演講以及媒體報道,向市民宣講環境保護意義及知識,增強市民的環保意識;自2013年起,蘭州市每天空氣質量狀況,同時把降塵量納入各區政府績效考核,在媒體設置專欄,開展環境違法行為“隨手拍、及時查”活動和有獎舉報活動,大力宣傳報道先進典范,曝光污染企業。通過近年來的大力治理,蘭州市的大氣污染得到了迅速改善,從世界上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成為了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城市。
四、低碳經濟背景下蘭州市工業轉型升級對策建議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功能
1.建立完善的法律規章制度。
蘭州市政府應充分借鑒發達國家關于低碳經濟的法律體系,根據蘭州市產業結構特點,在現有法律制度基礎上,補充、改正、完善低碳經濟法律體系,為低碳經濟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法律保障。
2.實現制度創新,加大低碳經濟監管力度。
一方面,通過有效的制度創新,鼓勵企業低碳生產,對低碳工業進行扶持,傳播低端理念,而對于高碳工業,則引導其向低碳化發展;另一方面,加大低碳經濟的監管力度,從工業規模以及發展限制等方面入手,加速高碳工業轉型,促進低碳工業快速發展。
(二)將低碳理念與企業戰略有機結合
1.加大技術和人才引進力度。
一方面,將低碳技術和循環技術融入到企業的生產中去,在現有技術水平上,加快技術創新。積極引進成熟的低碳技術,結合蘭州市和企業自身的特點不斷加以創新;另一方面,加大低碳人才引進力度,出臺鼓勵政策從高校引進一批人才,為低碳經濟下工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持。
2.轉變經營模式。
目前,蘭州市的工業企業多以經營“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產品為主。為促進工業優化升級,廣大企業應加快開發低碳產品,轉變傳統的經營模式,大力開發低碳市場,建立新的營銷模式,向低碳經營方向轉變。
(三)加大低碳宣傳教育力度,強化全民低碳意識
低碳環保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責任,應積極提高市民的低碳經濟意識,鼓勵全民參與低碳生活,有效促進低碳經濟發展。首先,善于利用媒體平臺,加大宣傳力度,樹立低碳消費觀念;其次,利用非經營組織進行環境教育,組織低碳宣傳活動,使市民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升市民的低碳意識;第三,在日常生活中,呼吁使用節能家電,鼓勵綠色出行,大力發展低碳交通。
作者:楊皓苑 單位:洛陽師范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