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國有企業并購財務風險與防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并購是我國當前經濟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更是經濟背景下國有企業改革需要面對的重大問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有企業采取并購活動日漸活躍,國企并購交易進入大時代,國有企業在不斷發展的市場經濟中逐步認識到自身的局限性,因此都在想辦法進行改革。在很多國有企業不想走入到破產的局面時,一般都會選擇并購的方法來激活自己的生存空間,所以國有企業的并購是企業改革的重要途徑。也能夠優化國有企業的資源配置,提高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但在國有企業的并購過程中要面對一些財務風險,所以本文就國有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措施加快國企的并購過程,預防途中遇到的風險。
關鍵詞:國有企業;并購;財務風險;措施
1國有企業并購概述
1.1國有企業并購的背景
并購有兩種含義分別是兼并和收購的合體,因此在市場經濟的指導下,國有企業通過對其他企業的資產或者股份進行收購來實現對國有企業產權的控制,國有企業采取并購的主要目的是獲得企業控股權,獲得最大的收益。國有企業雖然是政府的企業,但是她也同其他企業一樣需要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要受到政府的管控,應該具有社會功能。所以說國有企業采取并購的原因是為了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擴大企業的規模,實現國有企業的多方向發展,增加企業的銷售量,最終獲得更多的經濟價值;還有就是國有企業政府的管控,政府主管部門為了減少國有企業的虧空,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因此出臺政策促進國有企業的并購,把企業的劣勢變為企業的優勢,用低成本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促進國有企業的并購,能夠幫助政府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從增量調整到存量調整的轉變,國有企業并購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1.2國有企業并購的重大意義
1.2.1國有企業的并購有利于實現制度的創新、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國有企業采取并購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企業的產業多元化發展,國有資產和多種經濟并存,互相融合,并進行資產的重組,平衡各種利益,保證企業集團之間權力的制約,能夠幫助國有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這也是進行國企制度的創新,減少國有企業向外延伸的局面,幫助國企進行內部控制的管理,制度的創新有利于國企的內部管理工作的開展,這也是并購的意義所在。
1.2.2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國有企業之所以選擇并購原因在于國有企業要進行改革,只有改革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才能更好的應對市場的競爭,所以過期的并購是國企改革選擇的一條有效的方法。深化國企的改革,能夠幫助我國企業進行經濟的轉型,最終實現國有企業的綜合實力的增加。從國家的宏觀調控作用來看,讓弱勢的國有企業數量減少,通過并購發展自己的優勢項目,扭虧為盈,保證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縮減社會的負面影響,是有限的資源能夠得到合理的使用,更有利于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通過并購產權的轉讓,達到資源的優化合理的配置。
2國有企業并購中存在的財務風險
2.1企業價值評估中存在的財務風險
國有企業進行并購的時候首先要進行企業價值的評估工作,只有合理的評估才能在進行并購的時候合理的開展工作,一旦出現在并購時候資產的評估過高,那么企業的預期收益也會高,但是實際情況是會影響到國有企業的最終收益,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加,國企并購的時候背負的財務負擔重,這都是國企的自我財務評價不準確造成的。國企在進行資產并購的時候是政府為導向的,所以國企選擇目標也是盲目的,再加上主客觀的原因,進行并購的時候的財務數據信息不準確,這就會形成評估價值的不準確,還有的國企隱瞞信息,致使評估的時候真實價值與評估價值差異過大。還有就是國企的評估方法單一,很多都采用資產價值基礎法評估目標企業價值,現金流量折現法和市場估價法應用較少。資產價值基礎法不適用于評估國企這種綜合性較強的資產的價值,評估出的價值公平性缺失。
2.2國企進行融資時存在財務支付風險
國企在做并購的時候,有的需要進行融資。但是由于不同的并購選擇不同的融資方式,因此在融資的支付方面國企是存在差異的,也存在支付的風險,國企的財務信息的不確定性,是國企的融資的支付風險的存在,不管是企業的內部融資還是外部融資,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國企選擇內部融資,會容易產生資金的流動風險,縮減國企對外界變化的反應能力,國企的外部融資能夠增加債務成本,造成資本結構的風險。國企的融資方式的選擇有的是現金的支付有的是轉賬的支付,還有的是股票支付方式,但是不管怎樣,都需要融資杠桿來做平衡,都會產生債務,不管是哪種融資方式,對于國企來說融資的不確定性,會導致支付風險的存在。
2.3財務整合時存在財務風險
財務整合風險包括財務組織制度風險和財務運行的風險,國有企業在進行并購的時候,因為不能及時的調整并購后的國企的財務制度和財務目標,致使財務運營和并購后的財務管理存在很大的差異,不能達到國企并購的預期的效益,因為并購的不確定性就造成了國企財務整合時候存在財務風險,這就需要國企時刻關注風險的發生。
3國有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3.1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加強對國企的并購分析
政府在國企進行并購的時候也要發揮其自己的調控作用,把國企的弱勢轉變為優勢,下方政府的權力,給國有企業更多的自主權,合理分析企業存在的環境和發展狀況,并幫助國企進行并購的策略的選擇,最終達到并購的意義。政府要發揮作用,幫助并購方全面了解需要并購的企業的經營情況,然后分析企業的財務報告,以及其他的財務信息,評估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企業的運營能力以及企業的經營價值,為并購方并購做準備,同時也要了解國企的資產,不管是固定資產還是流動資產,不管是有益資產還是不良資產,都需要進行資本的評價,為促進國企的并購。
3.2加強環境建設、靈活選用并購的支付方式
國有企業并購需要有環境的支持,不管是金融環境還是法律環境,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政府對融資的限制,制定有關并購融資的法律法規,同時完善金融市場,合理選擇融資工具,改變以往的依靠銀行貸款、民間借貸以及股票發放的融資方式,為國企的并購提供有力的支持,規范和監督企業的并購融資行為。對于融資方式的選擇也要靈活,國企在進行并購之前要對自己的企業的經營情況、企業現金流情況以及企業的財務狀況做充分的分析,靈活選擇并購融資方式,降低融資成本,以最大程度降低財務風險的出現。但是每一種融資的支付方式都是具有一定的財務風險的,單一的支付方式不能滿足國企的利益最大化,財務風險最小化的要求,所以給予國企并購的建議是選擇混合的支付方式,依據選擇的支付方式進行合理的分析,發揮它們自身的優勢,不僅能夠避免企業出現的財務風險,也能防止并購企業原股東股權稀釋而導致控制權轉移等問題。
3.3整合財務管理目標、加強財務監督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能夠指導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也能夠影響企業中財務管理體制的建立,對企業的財務決策擁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國企的財務目標在并購前后是不一樣的,并購之前擁有自己的目標,而并購之后就需要所有合并的企業統一建立一個完整的財務管理目標,對并購后企業的財務管理的發展方向有指導作用,更有利于抵御財務風險的出現,維持日常的財務工作。同時并購后的國企要做好財務整合工作,還要加強財務監督,對國有企業資產的使用,資產的流失,企業資金的使用以及各種財務票據的整理等都需要監督部門的監督作用的發揮,更有利于發揮其內部審計的作用,還要加強外部監督,做到市場、政府和企業共同的監督,方便國企并購財務風險的抵御。
4結語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在并購過程中會遇到財務管理的風險,不管是在融資方面還是在財務整合方面,國企的財務風險并沒有減少,國有企業的財務問題是關乎企業發展的重大問題,而在國有企業的并購過程中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國有企業需要面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不僅從內部控制,內部監督機制層面來做,也從外部的融資和政府的宏觀調控方面來進行,所以國有企業要積極面對并購過程中出現的財務風險,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國企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更有利于國有企業自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太順.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徑[J].會計之友,2006(12).
[2]王莉麗.試論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J].企業活力,2006(12).
[3]敬文舉.基于企業并購風險識別的探討[J].企業家天地,2006(7).
作者:歐陽軍 單位:振華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