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財務管理采購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政府采購是市場經濟國家強化公共財政支出管理的普遍做法。近幾年來,我國政府對政府的采購工作提起重視,并對原有的政府采購管理工作制度進行一定改革。如何讓國家政府部門的采購資金發揮其最大價值、怎樣規避市場中的采購風險以及政府部門中的財務風險便成為了政府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重點。為此,本文對我國政府部門采購中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系統分析。
關鍵詞:
政府部門;財務管理;采購工作
政府采購行為也被稱為公共采購,自從我國此項工作加入《政府采購協議》中之后,政府采購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便成為了相關工作者所關注的焦點。所謂政府采購的基本定義,就是指國家中的政府部門或者其下屬單位,以滿足自身正常的工作需求或政務活動需要,在政府財政部門的監管下,通過官方程序來完成相應的采購或者其他經濟支出行為。政府采購制度的改革能夠提高政府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益,提升預算約束力,對政府部門的腐敗行為形成有效制約從而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一、現階段我國政府中采購財務管理工作方面出現的問題
我國政府中的采購工作的最終目的,就是為其所在的政府部門提供相應的采購服務。但因為采購工作涉及到國家經費的使用,為了增強對政府中采購行為的監管力度,國家對政府部門的采購行為進行了一定限制,并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采購法》。這部法律中將政府的采購行為定義為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政府的采購規模和種類也隨之增加,如此一來,在政府采購管理方面便呈現出一些問題。
(一)政府采購缺乏科學的預算編制
目前我國某些政府部門的采購預算尚未財政預算編制的范疇,采購資金多集中于專項支出中,與部門預算脫節,預算編制較為粗略,導致采購機關難以全面把握本年度采購規模和各采購單位具體的采購資金額度,特別是一些專項開支,經常要在執行過程中才能根據主管部門的方案來確定是夠屬于政府采購的范疇,在年初預算中并無法確定,造成政府采購預算存在很多隨意性、臨時性和不確定性。政府采購的計劃性不強,會使得采購資金的使用失去應有的約束力,導致預算追加頻繁、超標采購現象時有發生。
(二)政府采購資金結算不規范
一些政府單位在財務部門完成款項撥付以后,很難對這些資金項目的流向進行追查,進而出現相關部門在上報采購支出時,上報金額多于實際采購金額,或者上報資金預算而沒有真的完成采購的現象。政府采購資金在使用過程缺乏必要的監督機制,未嚴格按照《政府采購資金財政直接撥付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通過設立“政府采購資金專戶”,由專戶完成采購機關與供應商的資金結算,而是采取采購單位與供應商直接進行資金結算,削弱了政府部門對政府采購項目的監督與管理力度,尤其是對一些大額采購項目,由于缺乏采購資金的結算監督,致使這些項目出現超出預算等問題。
(三)政府采購監督機制不完善
政府采購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沒有一套完整的政府采購監督管理和審查制度,導致采購項目的立項、招標,采購合同的有效性及履行情況,采購資金撥付,采購資金結算及采購商品的實際使用效果等缺乏約束力。政府采購監督缺乏明確的監督客體、監督內容、監督措施及制約機制,致使采購預算編制、資金結算、后續監管等都不規范,是屬于職能上的缺位。
(四)政府采購缺乏專業化人才和完善的采購平臺
目前在我國政府部門中,有很多負責采購工作的都是設立在財政部門的,由財政部門的工作人員擔任采購工作,這些工作人員雖然具備一些財政方面的工作經驗,但對政府采購工作的流程、法規以及管理知識顯得較為生疏。同時政府采購還缺乏相關的信息化管理系統,若相關工作人員沒有盡快掌握與政府采購工作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及專業技能,并且在采購規模不斷增大的情況下缺乏科學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運用,那么在實際工作中就會對政府部門中的采購工作造成一定影響。
二、優化政府采購活動中財務管理工作的具體方法
(一)制定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制度,編制科學準確的采購預算
首先,政府采購制度的良好實施離不開規范的預算管理制度,規范的預算管理制度不僅需要完整的預算編制,而且支出項目要明確具體,大額度的采購支出還要細化到項目,只有這樣政府采購才能得到有效的監督。其次,部門預算應把政府采購預算列為一項重要內容,可以依托部門預算來編制獨立的政府采購預算,實施政府采購部門預算可以有地推進政府采購預算的規范化進程。政府采購部門預算的編制不僅應當按功能分類還應按部門來分類,這樣做有利于體現預算的綜合性和完整性,便于全面監控政府采購資金。再次,編制部門采購預算應從基層單位逐級編制、逐級匯總,然后上報財政部門審核部門政府采購預算,使政府采購預算更加科學合理,也提高了預算管理水平。
(二)設立“政府采購資金專戶”,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
首先,政府采購資金應指定銀行,并設立單一的“政府采購資金專戶”反映,各單位和部門的政府采購資金都在這個單一賬戶下運行,采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采購支出由采購專戶直接撥付給供應商,減少了層層轉撥的中間環節,使采購資金及時到位,從而有效降低資金劃撥支付成本,提高了政府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率。其次,采購資金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運行,能夠把預算執行的事后監督變為事前和事中監督,把對支出預算總額的控制變為對每筆支出的控制,嚴控采購項目的執行進度,從而減少采購預算執行的隨意性。再次,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購資金歸口集中管理,財政部門可以及時準確地掌握政府采購資金的使用情況,使得政府采購資金的撥付、使用、清算能夠得到全面監控,不僅提高了政府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益,還為政府科學編制預算計劃及合理制定相應政策提供決策依據。
(三)完善政府采購的監督機制
第一,加強財政部門對政府采購經辦機構和采購招標機構的監督。財政部門作為政府采購的主管部門,應根據政府采購的政策法規、采購預算和采購計劃、采購反饋信息等對經辦機構和招標機構進行監督,并且監督應側重于采購計劃的執行、采購資金的使用情況、采購流程的操作規范,同時對招標機構和供應商準入資格的審查有無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監管;采購經辦機構也要根據采購單位的反饋以及采購合同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第二,要發揮紀檢、監察、審計部門的監督作用。審計機關對于政府采購活動的監督,主要根據審計法的規定,對政府采購的資金支出及相關經費進行審計監督。審計機關在政府采購中的監督,能夠規范政府采購財政資金支出的作用。紀檢、監察機關應對政府采購中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及相關機構和人員實施監察。行政監察有助于減少和杜絕政府采購中一些以權謀私的現象,保障政府采購活動的廉潔、高效。第三,要建立健全社會監督機制。在政府采購過程中,采購的主管部門應制定對外信息的制度和渠道,定期將有關的采購信息、政策法規、業務流程等內容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的監督,形成有效的社會監督機制。對于違反規定的采購單位和個人,要進行嚴肅處理,從而強化社會公眾的參與、監督意識。第四,要完善政府采購監督機制運作的配套措施。首先,建立政府采購定期報告制度,將政府采購各個項目的完成情況定期報送財政部門,為其日常的監督工作提供資料。其次,建立政府采購定期檢查制度。采購部門應定期向財政部門上報政府采購年度計劃完成情況,財政部門可以進行定期重點項目抽查,并向上級財政部門報告抽查情況,以保證政府采購規范有效的進行。
(四)建立一個更加健全的政府采購工作機構
在政府部門已經擁有專業采購團隊的情況下,就需要對自身采購部門進行一定規劃。管理者應該根據政府部門的實際情況,安排其下屬采購部門的工作制度,在強化采購部門培訓工作的同時,還需要在采購部門中建立一個切實有效的工作績效考核機制,通過這種方式來控制采購部門員工的工作質量。同時,還要促進政府部門采購工作向信息化方向發展,在政府部門中建立政府采購平臺以及安裝相關的系統或軟件,加強政府采購工作人員在電子信息化環境下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人員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設備完成自身工作后,政府部門中的采購工作便能夠實現全面信息化發展,在極大程度上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并能夠使工作中出現失誤的概率降至最低。
三、結束語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國家政府部門的帶動。我國政府部門在采購工作中會產生大量的財務支出,只要政府采購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那么就有可能導致我國經濟資源的嚴重浪費。在此,希望本文能夠通過對我國政府部門采購財務管理工作的分析以及相應的工作改進方式,來為我國政府財務工作發展提供一個新的思維方向,進而使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得到提升。
作者:俞琳 單位:常熟市衛計委
參考文獻:
[1]高翔.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1(20):609-610
[2]孟慶蕾.淺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企業導報.2013(19):34
[3]馬寧.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6):415-416
[4]斯琴圖稚.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狀和對策分析[J].時代金融.2011,(12):57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