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財務本質與職能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背景
1.國內研究現狀
在財務職能理論研究領域未引入產權理論之前,我國的財務職能理論研究主要圍繞對財務職能本身含義的理解上,有的偏重于從功能上來界定財務職能,有的則偏重于從職責的行使上來界定財務職能。這~階段主要理論有:吳水澎1989年<財務管理的理論與方法>中基于對管理職能的認提出財務管理的職能必須具備:—般管理職能的共性和財務管理職能自身的特性。具體包括財務計劃、財務組織、財務指揮、財務協調、財務控制五項職能.也即財務管理職能的特性。劉恩祿、湯谷良1991年<高級財務學>中,認為財務管理職能是指財務管理的職責與功能。他們以馬克思著明的管理二重性原理為依據。提出可以將財務管理職能具體分為: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職能。耿漢斌1993年(財政、稅收、財務研究>一書中主張區分財務任務與財務職能,并認為應根據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的籌集、墊支、耗費、收回和分配過程中的這五個環節以及這五個環節所擔負的社會使命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概括。郭復初1997年<財務通論>中指出,財務的本質決定財務的職能。財務的職能是指財務本身所具有的特有功能,解決財務能夠干什么的問題,研究財務職能有著重要的意義。財務職能是確定財務管理任務與作用的客觀依據.它表現在:籌資職能、調節職能、分配職能、財務監督職能四個方面。陳疏圭2002年(宏觀財務研究>中。認為學術界對職能含義的理解不同,導致對財務職能的劃分不同:一種含義偏功能的發揮,即財務的職能。另一種含義上的職能則偏重于職責的行使,即管理的職能。并認為就財務管理而言,其職能包括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計劃、財務控制、財務監督。余緒纓2004年(企業理財學>中認為,企業理財活動包括三個最基本的方面,即籌(融)資活動、投資活動(包括企業內部資金配置和外部資金投放)和收益分配活動。他主要將企業財務職能視為財務決策和運籌兩方面。
2.國外研究現狀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科學范疇是人類認識的總和與總結,特定范疇的形成是對社會某一方面實踐本質關系的專門概括,具有其他任何范疇不可兼得的本質特征。財務的本質也不例外,也具有獨占性。財務的本質(性質)是回答財務“是什么”的問題,即財務管理的對象(內容)“是什么”的問題。我國財務理論界一向主要以財務的本質作為財務管理理論體系研究的起點,因此,財務的本質是財務管理理論體系的基石正確認識財務這一客觀范疇的質的規定性,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更好地認識財務的內涵和外延,認識財務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推動財務管理學科的向前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關于企業財務管理(理財)的本質(性質),目前理論界已形成共識,基本公認企業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企業中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但財務的本質一直是理論界爭論的焦點.
二、財務的本質
1.財務的釋義
顧名思義,財務乃理財的事務。這里的財理所當然的指財貨。理財包括:用財——財產、資本(金)的占用、耗費與補償;生財——財產、貨幣收八的實現與增長;聚財——財貨,資本(金)的籌集、積累與配置。這雖是財務的內容.但能否就此歸結為財務的本質呢?否也I它只不過是說明了與財務
有關的一些事項而已
2.財務的本質
作為一客觀經濟范疇的財務,必然有其內在的規定。對這神規定——財務的本質的反映的概念.至少應滿足其內在條件:1)概念的質的覯定性。范疇之所能成為范疇,就在于它具有其它事物不同的質的規定性。因此.財務這一范疇的概念也應具有區別于財務對象、財務活動等范躊的概念{2)抽象概括性。它應該是從活生生的現實中抽象出來的,具有概括普遍特征的定義;它雖不能表達其全部
內容,但能表達其基本內容。
3.財務本質的要求
從空間來看.財務不僅存在于企業.而且還存在于事業單位、部門、國家,即包括微觀、中觀、宏觀三層的財務;從時間上來看.早在商品經濟、貨幣產生以前.財務就已客觀存在{即它不僅存在于商品經濟形態.而且還存在于產品經濟及自然經濟形態之下。因為,在那種經濟形態下.仍然存在著諸如資源、財貨的配置與運用以及社會的再生產運動,因而與再生產運動有關的經濟活動以及再生產運行的產生的各種經濟關系也依然存在。所有這些用一句實質性的話來概括,就是財務還存在。因此,定義財務的概念時應該顧及到這點。
三、財務職能
1.籌集資金的職能
在資本主義社會,一切都成為商品。作為企業,要進行生產,首先就必須籌集足夠的貨幣資金到市場上去購買勞動.料。在社會主義社會,為商品生產者的企業,要在市場上立足,要進行生產,也必須籌集貨幣資金用以購買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以及對勞動力耗費進行補償。此外企業再生產過程又是借助于資金的正常周轉來實現的。財務雖然不是生產要素中的任何一個,但是,必須為生產要素的取得和資金的正常周轉提供貨幣資金保證.因此,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就成為財務首先具備的職能。
2.分配資金的職能
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需要通過資金的分配來實現。對企業最初籌集的資金來說,首先按比例分割為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兩大塊,之后對流動資金按一定的比例又分割為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等三大塊,以保證流動資金周轉的正常進行。在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完成了一次周轉后,為使再生產中資金運動能延續下去,又必須分割為兩大塊。一塊是補償企業所耗生產資料及勞動力耗費的價值,另一大塊是企業的純收入。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再對純收入進行分配.純收入的分配過程,也就是各種社會制度下生產關系在財務上的具體體現過程.這就客觀地產生了財務的分配職能.
3.是調節職能
再生產的正常進行,是以資金的正常運動作保證的,作力時刻處于最活躍運動狀態的資金,其運行的軌跡決不是平滑的、線性的,而總是f}隨著頻繁而顯著的隨機波動.此資金運動需要調節,才不致于偏離正常的軌道.此外,由資金運動所體現財務關系,因社會制度的變革也會有所改變,其直接表現形式應當是各種物質利益關系的轉變.即使在同一社會審度下,生產力的發展,也會對各種物質利益關系提出新的要求,這就在客觀上產生了財務的調節職能.
4.監罾職能
企業財務,通過籌集資金、使用資金、分配資金的活動,即要為企業的再生產服務,還要對企業資金運動本身及企業經濟活動實旌監督,促使其正常有效運行,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益.這就客觀上產生了以貨幣表現的價值形式為特征,通過財務收支活動及主要財每指標的控簧對企業經營進行監督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