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關于管理問題的村級財務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集體資金使用不規范。
首先,村干部揮霍公款現象嚴重。村干部隨意支配資金,資金使用缺乏有效的監督,擠占挪用現象普遍;其次,專項資金管理不善,使用不當。目前,在村級財務中常有一些專項資金,如土地補償款、移民安置費等,存在被挪用的現象,引發了各種村級矛盾。
(二)財務管理不規范。
財務手續不健全,私設“小金庫”現象嚴重。村領導普遍存在著“重任務、輕財務”的片面認識,對加強財務管理的認識不夠。還有些干部思想道德素質不高,法律觀念不強,置村民利益不顧,視集體財產如家財,想方設法為自己撈“實惠”。
(三)財務人員素質低。
一些村在挑選財會人員時,不是從工作考慮,而是完全憑個人好惡,憑感情辦事,出現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現象。農村財會人員大都是村干部指定的,沒有經過正式的業務培訓,而且變動頻繁,財務管理不作為、無作為、亂作為現象嚴重。
(四)財務公開欠規范。
當前,部分農村雖然實行了財務公開,但公開質量不高,公開不及時,公開內容不全面,存在弄虛作假、避重就輕的現象。對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敏感問題,如占地賠償、集體資產變現收入、招待費開支、村領導個人獎金支出等缺乏必要的說明。
二、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
(一)提高村干部對財務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要采取各種行之有效、切實可行的方法,加強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制度的宣傳教育,大力宣傳正反兩方面的典型,切實提高村干部對村級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提高他們的理財意識、廉潔自律意識和法紀意識。積極探索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新途徑、新辦法,并將財務管理的考核結果作為村干部任免的重要條件之一。
(二)提升財務人員整體素質。
農村財務管理是一項政策性和業務性都很強的工作。因此,提高財會人員素質至關重要。1、健全財務人員培訓體系。財會人員既要有良好的業務素質,還要有較強的政治觀念和職業道德水平。要通過舉辦業務講座、法制講座、繼續教育等形式,對財會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和職業素養,努力培養一支業務精、素質高、責任心強的財會人員隊伍。2、合理配備財務人員。村級財會人員的配備,要按照有關法律規定進行推選。一旦被確定之后,不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不得任意調換,堅決杜絕“任人唯親”的行為。村主要干部的直系親屬不得擔任該村的財會人員。3、建立和完善財務工作規章制度。嚴格執行財政部頻發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按照統一要求進行審批和核算,真實完整地反映集體經濟財務成果。切實建立健全現金管理、票據管理、財務審批、民主監督、財務公開等各項制度。
(三)加大村級財務公開力度,接受群眾監督。
財務公開,要貫徹民主和透明的原則。村集體經濟組織應按照《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暫行規定》及其他有關規定,將村級財務活動情況定期、如實地進行公布,接受村民監督。對村民關心的熱點問題,如土地征用補償款、上級下撥的專項補助等要專項公開,重點解釋。此外,對財務公開的時間、地點、內容要進行逐一規范。
(四)建立健全村級財務審計制度,加大懲處力度。
審計監督是規范財務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鄉鎮要建立審計組織,對村級財務實行定期審計、專項審計和不定期審計相結合的審計制度。重點審查村級財務收支的合規性、合法性和真實性。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專項資金或投資項目的收支情況應逐項進行審計,審計結果在村務公開欄中向群眾公示。在審計過程中如發現村干部有違法違紀現象,要及時向鎮政府匯報,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五)提高農民對財務管理的監督意識。
加強村級財務監督,最主要的是依靠村民監督。然而,目前一些地方村民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意識不到村干部在財務管理過程中的某些行為屬于違法行為,因此當務之急是對村民進行普法教育,使村民學會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主動積極地監督村級財務資金的使用情況。
三、結語
總之,健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當前,村級財務管理存在不少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農村經濟健康發展。要采取積極的措施,對村干部、村財務人員及村民進行教育,提高他們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只有這樣,村級財務資金才能得到有效管理,農村集體經濟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作者:劉琳 王暉 單位: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