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財務報表背后的舞弊及應對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筆者從事內部審計工作近20余年,在平時的審計業務中,特別是完成年終經營指標的專項審計工作中,為了完成當期經營指標,部分經營單位存在操縱財務報表、造假等問題。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了財務報表審計工作中經常出現的作弊業務,希望能夠提高報表使用者的辨別能力。
[關鍵詞]財務報表;利潤表;收入
1收入
很多單位把主營業務收入作為年終考核的主指標或評價經營者能力的重要依據,從而導致很多經營者在主營業務方面進行不恰當的賬務處理。
1.1提前確認收入
提前確認收入是比較常見的粉飾手段之一。在服務行業,用優惠讓利的價錢,讓客戶一次性購入多年服務,在收到服務收入款項時不計入預收賬款科目,而是一次性全額計入當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在紙媒行業,將預定下年的報款或是雜志款一次性計入當期收入;在廣告行業,年末時將尚未刊登的廣告收入直接計入當期收款的主營業務收入;在銷售行業,或是向正在談判的業務發貨,次年再退貨處理。這種提前確認收入的業務,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舞弊業務,業務確實是真實存在的,只是為增加收入,又不涉及未繳稅款行為,是介于合法與非法之間的一類業務,如果進行責任狀審計,需要審計人員倍加細心,結合實際經營情況加以分析確認。
1.2虛構收入
與提前確認收入業務相比,虛構收入是完成不存在收入業務的造假行為。(1)利用關聯方進行交易,產生虛假業務。重新注冊兩家公司A或B,或是利用可控的兩家公司A、B進行關聯方交易,低價購入A公司商品,然后再高價賣給B公司,虛增收入。(2)互換交易。高價出售對方與自己公司相關聯的商品或服務,同時也高價購買對方的商品和服務,這樣進行互換交易,既增加營業收入,又產生現金流流出。(3)打包出售不良資產。將經營不善的業務集中在一個公司或業務部門,在恰當的時候打包高價出售。這樣做可以掩蓋經營虧損,粉飾當期利潤表。(4)通過虛假合同、虛假出入庫業務,將非營業交易確認為當期營業收入。
1.3錯計收入
錯計收入指將主營收入故意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減少稅費,增加收入。
2費用
公司財報的費用調節主要通過將本期費用推遲到以后確認,以此掩蓋成本或虧損,常用的方法還有注銷資產或存貨、大額計提各種損失、將經常性費用計入一次性費用計提等。
2.1推遲本期費用入賬
推遲本期費用入賬指將本期費用計入往來科目,不計入當期損益,延長折舊攤銷年限,不提已形成的壞賬,不提差值準備,并將長期壞賬轉為剛形成的應收賬款,降低壞賬計提比例。
2.2掩蓋虧損
多計非本期收入,少計或錯計甚至不計對外拆借資金的財務費用,少計管理費用,少計各種成本。
2.3利用預付款少計費用
對于無發票的支出業務,有的公司將費用計入預付賬款,以后再用其他款項沖回預付賬款,從而少計費用,增加當期利潤。上述業務,雖然可以使企業操縱財務報表、粉飾報表,但是經過處理的報表,還是會留下蛛絲馬跡,審計人員經過分析對比,還可以找出問題。
3利潤表中常見的可操縱方式
3.1操縱營業收入
企業虛增收入的目的是為了虛增利潤,所以都會選擇毛利業務較高的業務收入來操縱報表。審計人員可以先對比同行多家競爭對手的財務報表,如果發現公司的毛利率明顯高于同行業,且同比期間存在大幅波動,就要進行對比分析,辨別是銷售單價提升,還是原材料等其他成本下降等導致毛利率升高。通過進一步對比當時市場的原材料價格或是同產品售價就可以最終確定造假事項。如果企業當期的收入增加較多,也可以與同期比較,查找相關運費,若運費增長比例遠遠低于當期收入比例,則有可能存在收入增長。同理,還可以參照當期商品出入庫記錄,或是成本使用情況來判斷企業收入增長的真偽。
3.2操縱營業外收入
企業的成長發展應該主要依靠主營產品的持續增長,如果企業當期利潤主要來源于偶然的營業外收入,則該企業的利潤可能存在操縱。
3.3操縱期間費用
通過和企業同期比及與競爭對手進行對比,如果銷售費用占收入的比例突然下降,且明顯低于同行業競爭對手的水平,則財報使用者就要考慮其費用是否存在操縱的可能。如果當期的折舊費用和去年同期相比減少很多,就要考慮是否存在大量資產減少,從而減少折舊費用的可能性。同理,資產負債表上的固定資產、存貨等要辨別是否與計提金額不同。
3.4操縱成本
將不屬于當期產品的成本一次性全部計入當期或某一個項目;將回收的殘料不沖減當期的領料、不填寫廢料交庫單,而是作為賬外物資處理。這樣可以相對增加產品的直接成本,少計利潤,少交所得稅費用。
4資產負債表中常見的操縱方式
4.1操縱應收賬款
與上年同期相比,如果企業的應收賬款大幅增加,則利潤表中的主營收入也會隨之大量增加,或是測試應收賬款周轉率,若低于同行水平,公司很有可能對財務報告的相關數據進行了調整。
4.2操縱其他應收款
應收賬款造假的難度和成本較高,需要發票、運單等票據,需要造假的地方太多,容易被發現,因此,很多企業更愿意在其他應收款里隱藏更多的秘密,比如套現、被關聯方長期占有等。企業的其他應收款業務越多、余額越大,越容易被操縱,是審計或是報表使用者應重點關注的業務。
4.3操縱預付賬款
預付賬款科目很容易被企業套現,企業可能通過此科目將套出的業務通過虛假合同等方式回流企業,同時虛增主營業務收入。審計部門可以參考企業的入庫情況,如果發現預付賬款長期掛賬,而無商品或勞務等對應業務出現,則極有可能存在虛假業務。
4.4操縱存貨
存貨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就是存貨周轉率。如果一個企業的存貨周轉率明顯下降,或是明顯低于同行業的存貨周轉率,而收入增加及利潤增加或是毛利率明顯增加,則該企業一定存在相關業務造假行為。因為存貨周轉率低,說明企業的存貨售出緩慢或產品滯銷,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增加收入。此外,發現存貨周轉率低的同時,還要關注其是否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是否存在調整利潤的情況。
4.5操縱壞賬準備
如果企業的壞賬準備計提比例明顯低于同行業,則要關注是不是存在某項債權不能收回但企業卻不提取壞賬準備的可能。如果存在這種情況,企業財報的使用者或是審計人員就要重視所有應收賬款事項的真實性。
4.6操縱應付賬款
虛列應付賬款數額,列入不屬于應付賬款范圍的開支,然后再進行轉銷或轉賬處理,或是對已經實現收入的金額計入應付賬款來隱藏收入,以后再通過沖銷應付賬款轉出。
5現金流量表常見的操縱方式
如果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流量持續高于同類行業,但是投資活動的現金凈額卻出現連續負值,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關注是否存在投資活動現金流出變為經營活動現金流的可能。此外,如果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連續多年為負值,說明財務報表存在人為操縱的情況。企業出售子公司或某一個業務部門將應收賬款保留原公司,等應收賬款收回時就可以產生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減少材料采購或是延遲售貨方貨款也可以增加當期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額;為了讓客戶付清應收款,企業會給出較高的折扣或提前支付采購款,增加當期的經營活動流入。
6防止財務報表舞弊的策略
企業應了解容易出現舞弊的地方,并進行針對性防范。①驗證應收賬款的辦法就是對債務人進行函證,特別是對那些債權額度高的客戶采用積極式函證,對金額較小的債務人采取消極式函證。同時,還要注意企業是否存在相互出借賬戶的情況,重視函證中金額與實際不符的情況。②重點關注是否存在應付賬款不入賬的情況,特別注意貨已收到但未收到對方發票的情況;有售方發票,還要注意賣方和購方發票與購貨內容是否相符,所購貨物是否與企業實際業務有聯系。③在審查成本費用時,首先要注意企業的內部控制是否健全。領料單簽發是否經過授權批準,發出是否經過相關部門或人員復核,材料單位成本的審核方法是否合適,年度內關于材料的計價方法是否無重大變更。通過審核材料的采購資料,找出企業是否存在舍近求遠或是價格虛高不符合平時的異常情況。④對于存貨,一定要重視對存貨進行實地監盤和抽點,找出賬實中有差異的部分,找出企業是否存在不入賬的固定資產或是突然減少的資產,再分析出原因。審核機構可以通過財務指標發現財務舞弊。比如:存貨周轉率高,說明存貨的銷售數量多、銷售能力強,而實際業卻相反,就要多關注企業是否存在舞弊行為;還可以將收到的會計信息和非會計信息與其他相關信息進行比較,從而判斷出該企業是否存在錯報、漏報的情況。如果企業的商品正處于市場成熟期,可賬面相關收入和成本卻異常減少,則可以懷疑企業存在少入賬收入或是存在以前年度的虛假收入在本期沖回處理。此外,企業還要結合財務報表關注合同協議的真實情況,有的公司為了舞弊,造假合同,虛假做出財務報表中的鉤稽關系。財務報表雖然存在較多的舞弊可能,但只要結合實際工作,認真使用多種工具進行綜合比較、分析,總可以發現造假痕跡,從而判斷出舞弊事項。
主要參考文獻
[1]黃世忠.財務報表舞弊行為特征及預警信號綜述[J].財會通訊,2004(23).
[2]劉曉波.淺析財務報表舞弊審計對策[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1).
[3]胡宏兵,張子涵.現行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及應對[J]財會月刊,2016(5).
作者:侯民 單位:沈陽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