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財務風險管理的內控體系構建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是企業財務內部控制與管理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企業經營管理實踐工作來說,其內控管理工作在財務風險管理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本文結合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進行了研究探討。
關鍵詞:
企業管理;風險管理;財務風險;內部控制
一、財務風險管理與企業內部控制
財務風險是企業市場環境中各項經營風險的集中表現形式,也是風險的具體貨幣化表現形態。主要表現為企業的投資風險、資產結構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等幾個方面。造成企業財務風險的原因是多重性的,既包括經濟政策環境、市場環境和金融環境等外部因素,也受到企業資金利用效率和企業現金流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為了實現企業財務風險的下降和有效地控制,加強企業自身的管理能力是實現當前環境下財務風險管理的基礎。內部控制管理理論作為現代科學企業管理思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實現企業內部監督、減少企業管理決策上的失誤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實際上同企業的風險管理是分不開的。現代企業內部控制體系通過對企業內部管理的優化和調整能夠保障企業財務活動的順利進行從而使得企業的資金、資產和生產資源能夠得到更加科學的配置,從而降低企業各項財務風險的發生。因此,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對當前經濟環境下各種財務風險的防范和規避有著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風險管理視角下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內部控制體系是現代企業管理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大部分企業已經根據相應的管理需求逐步在對自身的內部控制體系進行建立和完善。但是,國內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大都習慣于借鑒西方國家企業管理中的成功案例,其內部控制制度在企業個體的適用上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其中一個方面表現在企業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上更加傾向于傳統的粗放式的管理辦法,更多地關注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對企業的內控,尤其是財務內控管理的重視程度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同時,企業管理過程中,一些企業的領導認為財務工作是財務部門的事情,這就使得企業實際內部控制管理體系中缺乏對風險管理的必要認識。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無法上升到企業管理的高度,很難起到有效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決策層面的財務風險,甚至于即使財務部門做了相應的風險防范流程,由于企業管理層面制度的缺失,財務風險防范措施也難以得到有效的執行。
(二)企業內控制度中對企業資金資產保障內容有待完善
對于一些企業來說,雖然根據企業的發展和政策的要求相應地建立了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體系,但由于制度本身尚未完善導致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中存在著極大的漏洞,給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尤其是在企業資金資產等方面,企業的內控制度中對企業生產經營中各部門資產的利用和保管、企業物資出現損壞和丟失、企業生產浪費現象產生等方面缺乏細致、具體的規定,導致了企業內控制度在適用上存在著極大的問題。這些問題使得企業的內控制度難以實現企業財務風險的預防和規避,為企業的財產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隱患。
(三)缺乏有效的信息披露機制,財會信息真實性難保障
目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是防止財務風險發生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企業中尚缺乏有效的財務信息披露機制,導致了財務部門在進行預算管理、成本控制、會計核算等工作過程中受到人為性影響的風險在不斷增加。企業部分管理人員、財務人員等為了擴大自身利益,對財務部門的會計信息、數據等進行人為的干預,導致了會計信息真實性難以得到保障。因此,企業在進行管理決策時受到不真實的財會信息的影響,往往會做出過度投資、盲目擴大生產等決策,導致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風險因素的上升。
(四)企業審計體系的建立有待完善
目前,一些企業由于受到部門和崗位編制的限制,在企業中尚未形成獨立的審計部門,導致了企業管理和財務部門的問題無法及時被發現。由于缺少了剛性的審計管理體系,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和財務風險控制之間缺乏了有效的相互溝通機制,內控制度在財務風險管理中執行的情況無法得到有效的反饋,同時對財務風險管理中發現的問題也無法進行有效的分析、控制、修正和完善。
三、基于財務風險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完善策略
(一)加強企業風險管理環境建設
對于當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中財務風險管理失效的問題,企業應首先加強對財務風險內控環境的建設工作。在企業中通過風險宣傳、講座、報告會等形式,讓企業的管理者和基層崗位職員都能夠充分認識到財務風險的危害和內部控制在財務風險中的管理作用,并讓企業整體都能夠盡快參與到財務內部控制管理中去,改變企業以往單純被動靠制度約束執行的內部控制管理辦法。其中,企業管理者尤其應盡快將財務風險內控管理工作同單純的企業財務核算工作區分開來,將財務風險管理思想上升到企業戰略的決策高度,實現風險管理同企業管理的統一。只有通過這種方法,才能全面、有效地起到對企業整體財務風險的監督和管理作用,加強企業對風險因素的敏感性和風險發生后的應對能力,從而保障企業的資金、資產等各項安全。
(二)加快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制度
制度是企業實現財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管理基礎。因此,為了保障企業財務風險內控的有效執行,應加快對內部控制體系中財務風險管理相關制度的完善。首先,在財務內控制度中,應盡快引入輪崗制和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根據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對財務本部門的各個職位進行分工并明確各崗位的工作職責和工作規范流程,降低人為性因素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其次,在內部控制體系中應完善制度執行的標準、依據,通過嚴格的量化式管理,確保財務風險內控管理制度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確保內控在企業投融資風險、資金使用風險、利益分配風險等相關方面的管理作用及決策監督效力。
(三)推進財會信息化建設,建立實時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
為了保障企業財務風險內控管理的有效進行,內控管理工作應同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結合起來。通過在企業內部建立以信息化、網絡化、云計算為基礎的綜合財務管理系統,可以將企業的決策、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等方面結合起來。在信息化的平臺上,企業財務部門能夠更加及時地對企業資金使用的憑證及資金的流向進行嚴格的審查。同時,通過信息化平臺可以實現對財務部門資金使用情況的披露,保障企業每一筆資金使用都公正、透明,加強了企業對資金使用的控制力度。通過信息化平臺的財會信息披露,能夠方便企業財務部門和企業管理者盡快發現企業經營和發展過程中潛藏的財務風險因素,以便企業能夠及早應對。
(四)強化企業內控監督制度,發揮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為了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監督作用,在企業財務部門之外,企業應單獨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并指派專門人員進行崗位負責。通過審計監督作用,定期、及時開展對企業財務部門工作中存在風險隱患和財務漏洞進行審查和管理活動,并及時發現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在財務風險管理中的漏洞和相對薄弱的環節,責令有關部門盡快進行整改和修訂,保障企業財務及資產的安全,將風險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更好地實現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目標。
四、結論
可見,當前經濟環境下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是非常大的。企業的財務風險是企業市場環境下生產經營活動中所承受的多種風險的具體貨幣表現形式。因此,企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為了提高企業經營回報率、實現企業穩固的發展形勢,加強對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已經成為了當前企業經營和發展過程中的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顧紅霞.內部控制制度與企業財務風險[J].經濟師,2016(09):108-109+111.
[2]陳慈.關于內部控制質量與財務風險關系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6(01):188-189.
作者:鄧愛青 單位:北京市朝陽副食品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