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財務共享下大型國企業財融合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近年來隨著大數據技術、信息共享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財務共享服務成為企業強化財務管理的一種創新模式。但是從實務來看,在財務共享的新型財務管理模式下,部分企業的業財融合度不足,業務信息的數據化和信息化程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財務數據滿足財務共享的需求度,從而對財務共享的實施效果產生了不利影響。鑒于此,本文結合大型國有企業的特點,以財務共享為背景,分析大型國有企業實施業財融合的必要性,并從該角度分析了當前大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據此提出并探討大型國有企業實現符合財務共享需求的業財融合機制的具體路徑,希望能夠對大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總體提升有所啟示。
【關鍵詞】財務共享國有企業業財融合財務管理
一、從財務共享視角研究大型國有企業業財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大型國有企業作為市場參與者,還具有政府是最大股東的政治色彩,社會身份具有雙重性,同時加上自身規模龐大,管理層級多且復雜的特性,使得其運營管理效率較低,成本偏高,總體經濟效益偏弱,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不理想。而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業財融合對于解決上述問題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其必要性分析如下:一是構建和實施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業財融合,可以促使大型國企的管理層級扁平化,實現從業務到財務,最后到管理層的戰略決策的一體化直接管控,全面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二是構建和實施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業財融合,能夠有效控制大型國企在運營管理過程中的潛在財務風險,在保持其持續穩定運營的同時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二、大型國企結合財務共享實現業財融合、加強財務管理的主要路徑
從財務共享的視角來看,大型國有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必要結合財務共享在企業內部構建和實施業財一體化來強化財務管理,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那么在實際工作中,大型的國有企業該如何實現財務共享背景下的業財融合呢?
(一)結合財務共享模式的標準化需求對業財融合的實施環境進行調整優化。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的資金管理、成本控制、預算管控、會計核算、費用報銷、稅務管理等財務管理內容都被統一要求形成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并設置了相應的授權審批機制,在此背景下企業首先就要對業財融合的實施環境進行調整優化,以適應財務共享模式:一方面是要對業務的實施環境進行優化,即要充分結合財務共享模式下各種信息被數據化的新特點,要對業務終端進行信息化的改造,實現基礎信息就可以在整個業財融合機制中進行傳遞和快速搜集;另一方面則是要對財務業務的實施環境進行優化,即企業要結合財務共享模式的運營需求,實現財務業務的三個統一。這三個統一分別是會計科目、分類核算和財務報表編制原則、預算編制原則等基礎財務核算制度要統一;折舊、減值以及財務報表合規性等會計政策要統一;對產品、項目事項、合作單位和項目的現金流量等內容要實施統一的項目編碼。
(二)通過重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和優化業務。流程以適應財務共享模式,形成業財融合新機制在結合財務共享需求對業財融合的實施環境進行調整優化之后,建議大型國有企業從重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和優化業務流程兩個角度來推動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業財融合機制的實現。
1.重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以適應財務共享模式,形成業財融合新機制。全面預算管理是將生產計劃、采購生產到銷售收款業務最終以財務數據形式反映出來的方法。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之所以選擇以重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方式來形成業財融合新機制,主要是因為全面預算管理從銷售預算開始,然后根據銷售預算制定生產經營計劃、成本費用預算、采購預算、銷售成本預算,最終形成資本預算、現金預算、預計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貫穿了企業運營管理的全過程,同時還有十分具體的定量數據作為依據,更能夠適應財務共享的信息化環境。之所以強調要重建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來適應財務共享模式,主要是因為新形成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要重點突出以下三方面的職能:一是大型國有企業總部及各成員單位在業務執行的過程中,要能夠全面預算管理預先設定的指標,利用財務對業務預算執行的質詢來進行監督和干預,以及時發現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偏差,然后可以基于業務對預算進行調整,同時也可以以預算為基礎來對業務提供較為具體的管控建議。二是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要能夠及時接受業務對財務的數據信息反饋。市場環境是瞬息萬變的,由此也造成了企業的業務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具有靈活性較強且難以預測的特性。因而建議企業在構建業財融合機制時,要充分重視業務體系的反饋,及時根據市場反饋的數據信息將原本沒有考慮的對業務開展能夠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考慮進來,對預算進行調整,這樣在發揮預算控制作用的同時,也實現了預算對業務的服務。在實務中建議企業在財務共享體系中設立業務對財務預算的信息反饋模塊來實現。三是要對全面預算管理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進行重構以更符合財務共享和業財融合對于數據化、定量化的新需求。大型國有企業在重構全面預算管理指標體系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財務共享、業財融合的新需求,以客戶為導向,具體、可衡量、有標桿、易考核為基本原則,有利于財務共享體系中的決策模塊能夠較為容易地在系統內通過數據搜集和計算,自動化地與各項具體指標進行動態比較,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修正。
2.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以適應財務共享模式,形成業財融合新機制。為實現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業財融合新機制創建,企業還應當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具體可遵循以下思路:一方面是要通過業務流程優化、強化財務對業務的管控作用,將客戶、合同評審、對賬以及貨款催收等業務與財務共享的相關模塊進行對接,從而更利于保障業務部門的財務和業務績效;另一方面則是要突出業務對財務的指引、導向作用,即利用財務共享和業財融合的新機制,促使業務部門更能充分理解財務數據背后的業務意義,從而更了解市場信息,這對于財務部門后期進行財務分析以及管理層進行產品定價決策都是非常有價值的,更有利于企業能夠結合市場作出更為精準的應對決策。筆者以大型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為研究對象,結合當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財務共享模式以及大型國有企業運營管理的特點,以業財融合為主要的切入點,從財務共享的視角探討了大型國有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結合問題、財務共享和業財融合的相關理論,創新性地提出了如何在財務共享模式下實施業財融合的新機制,以適應財務共享對于標準化、數字化以及信息化的新要求,主要目的在于為大型國有企業有效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提供新路徑。
作者:杜翔云 單位:中國石化集團共享服務有限公司武漢服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