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家庭誠信教育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家庭教育中的幼兒誠信教育
【摘要】誠信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傳統美德,廣義上講,“誠”指的是誠實;“信”指的是責任和信任;而對于幼兒誠信教育的培養,歷來是我們傳統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家庭教育是幼兒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素質,是每個家庭都應該關注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誠信,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議和想法。
【關鍵詞】家庭教育;幼兒;誠信;培養
一、家庭對幼兒誠信教育的重要意義
家庭作為幼兒的啟蒙教育的“第一課堂”,對于幼兒誠信教育的影響最大,時間最長。家庭教育在幼兒的啟蒙時期大多是通過生活的方方面面來培養幼兒良好的誠信品質,生活化的教育能夠為幼兒未來的誠信道德培養打下基礎。幼兒的道德意識、道德觀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家長一切言行舉止的影響,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注重生活中的小細節,不能夠只重視言語的教導。如:如何對待與朋友的約定,怎樣與人交流,對于生活中的責任如何去承擔等,家長要通過生活中的多種方式,同時也要在有意無意間對幼兒進行誠信品質的教育,但對于幼兒的家庭教育主要還是家長在實際行動中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幼兒。
二、家庭對幼兒誠信教育的應對策略
1.尊重幼兒、以誠相待。幼兒作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首先要給予幼兒尊重,粗暴的教育手段不僅不會取得好的效果,還會使幼兒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一旦幼兒得不到所期望的尊重就會出現不誠信的言行,甚至還有可能激起幼兒的逆反心理,導致一系列不誠信的行為,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對幼兒多一些尊重和理解,要真誠耐心的進行誠信教育。例如:小明已經是幼兒園中班的學生了,有一天小明被老師選為第二天的值日生,小明晚上就對媽媽說,明天我要做值日,要早點到幼兒園,這樣可以幫老師多做些事情。可是第二天早上媽媽發現車子壞掉了,媽媽修理了好久才帶著小明出門,等到了幼兒園已經遲到了。媽媽和老師解釋了遲到的原因后,老師并沒有批評小明,但小明還是為自己遲到沒有幫助老師勞動而感到難過,他說是自己和老師說好要早點來的,現在卻遲到了。媽媽也覺得很抱歉,馬上和小明道歉,而后與老師一起商議答應讓小明明天再做一天值日,而且一定會早早的到幼兒園。小明聽了很高興,開心的去上課了。幼兒的誠信美德的養成需要家長從自己做起,要嚴格范自己的規行為,通過自己的言行來感染幼兒,對待幼兒家長也要有策略,在家庭誠信教育中與幼兒的共同努力,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2.以身作則、注重誠信。幼兒最為擅長模仿,家長作為幼兒最重要的學習榜樣,其言行舉止、思想品質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的思想和行為。幼兒會從家長的日常點滴潛移默化的學會很多有關于誠信品質的行為。家庭中家長想要培養幼兒的誠信品質并不需要每天對幼兒講大道理,家長可以以身立教,以德育德,用自身的言行感染幼兒。如果家長是一個誠實、守信、有愛心的人,那么幼兒也會擁有這些美好的品質。正如故事《真正的高度》講到:父親帶著兩個幼兒去做客,在車站里父親問售票員三個人要花多少錢?售票員回道:大人8元錢,小孩高于一米二和大人一樣的價錢,你的兩個幼兒有多高?父親回答道:小的一米一五,大的一米二二,我應該付你16元錢。那位售票員笑道:我又看不出你的幼兒有多高,你可以告訴我你較大的幼兒不到一米二,這樣你不就可以省下8元錢了嗎?父親卻對售票員說:這樣的確會省下8元錢,但是幼兒們知道他自己有多高。父親是個誠實的人,他以自己的行為來教育自己的幼兒要誠實。而如今的家長總是告訴幼兒要誠實,卻經常會忽視自己的言行舉止,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幼兒品德行為的榜樣,讓幼兒去效仿。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誠信教育探討
一、誠信缺失的表現
(一)故意拖欠學費
在新生入校的時候,絕大多數高校都給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開辟了“綠色通道”,讓學生的家庭有時間來籌集學費。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在學校申請助學貸款或者在開學之初提交國家助學金申請兩種方式得到資助。學生在學費緩繳期內,一般來說可以解決學費問題。然而,一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在獲得了資助或者家人后來提供了學費的情況下,并沒有如期去上交學費,而是將金錢用于娛樂,甚至購買高檔電子產品,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二)為了獲得獎助學金而考試作弊
國家獎學金是為獎勵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而設立的,國家助學金是為資助那些學習成績優良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而設立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理應通過勤奮刻苦的努力來爭取國家獎助學金。但是,有的學生不是努力學習,而是選擇考試作弊,靠弄虛作假、投機取巧來取得好的考試成績。此行為降低了自己的人格,為周圍同學所不齒。
(三)助學貸款逾期不還,甚至惡意拖欠
國家助學貸款是我國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普通高校資助體系、加大對普通高校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力度而采取的重大措施,它是需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憑借自己的信用申請的貸款。國家助學貸款的實行,有效地緩解了學生的學費壓力,使很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地完成了學業。但是,在助學貸款政策執行的這些年,還款率低、違約率高是一不爭的事實。據調查,助學貸款的壞賬率遠遠高于普通貸款的壞賬率(1%)。不少學生在畢業后沒有依照貸款合同的規定按時還息、還款。一些畢業生在自己的聯系方式改變后,不及時在國家開發銀行網站上進行更新,也不告訴學校,致使學校老師在銀行催款催息的時候聯系不上他們,最終造成違約。更有少數畢業生惡意拖欠助學貸款,甚至拒絕還款。
提高高校家庭困難學生誠信教育實效性
摘要:隨著我國高校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在高校中家庭困難學生也成為了一個重要且不可忽視的群體。在高校中對于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也是尤為重要的,其關系到整個高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本文對高校家庭困難學生誠信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有效教育策略,從而培養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人格,促進家庭困難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家庭困難學生;高校;誠信教育;時效性
0引言
隨著我國高校教育規模不斷擴大,高校學生人數也在快速增長,同時高校家庭困難學生的數量也隨之有所增長。我國高校的招生制度、收費制度也在不斷改革深入,對于高校家庭困難學生的資助問題,國家和社會也在不斷努力。但是對于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高校在重視如何更好地利用各類資助之外,還應該適當采取一定的誠信教育措施以培養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人格。
1高校家庭困難學生誠信教育現狀
1.1誠信教育內容針對性不強
很多高校注重智力學業的教育,而對于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還有所欠缺。對于經濟困難的學生,許多高校只是通過給予國家資助進行經濟補助,而對于補助后的管理教育問題卻不夠重視。高校并沒有建立相應系統的家庭困難學生誠信教育體系,也沒有給家庭困難學生營造激勵創新、改革誠信教育的學習氛圍。高校誠信教育內容的針對性也不夠強,從而導致很多經濟困難的學生未能認識誠信人格的重要性。
高職院校學生誠信教育解析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職院校學生誠信缺失現狀和原因的基礎上,探討了加強學生誠信教育的對策:營造良好的誠信教育氛圍;加強高職學生網絡誠信教育和管理;引導學生自我教育,加強大學生誠信意識;學校、家庭、社會構建三位一體的誠信教育有機體系。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誠信教育;現狀;原因;對策
誠信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還是整個社會發展進步的源泉。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是社會發展、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因此,在高職院校學生中開展誠信教育是我們當務之急的學生工作。
一、高職院校學生誠信教育的現狀
1、學習方面的誠信缺失
高職院校學生入校錄取分數較低,學習目標也不夠明確,學習方面的誠信嚴重缺失。有些學生對平時的學習也不太重視,抄襲他人作業等現象時有發生,考試作弊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個別學生對老師布置的論文不是仔細鉆研而是東拼西湊、復制粘貼,敷衍了事。這些行為不僅不利于培養高職院校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大學生誠信觀念的培養,更不利于學校的學風建設。
2、經濟方面的誠信缺失
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論文2篇
第一篇
一、造成大學生誠信問題的原因
1.社會中的誠信氛圍不濃厚
我國雖然有著上下五千年優良的文化傳統,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不少西方思潮的涌入,社會上的誠信氛圍卻日益淡薄。人們每天都可以從電視、報刊和新聞上看到,某某單位的某某人私吞公款;某某企業生產的某某產品涉嫌假冒偽劣等等;這些都給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大學生們每天看到的就是,誰使用了造假的簡歷找到了高薪的工作,或者是誰通過不正當的競爭手段反而獲利等等。這些信息,日復一日地混淆著大學生們的視聽,給他們誠信道德的成長和成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2.家庭中誠信教育弊端重重
現在在很多的家庭中,家庭誠信教育呈現著缺失或者方法不當的問題。有些家長,教育孩子要誠實守信,但是一轉身,自己卻做出種種不誠信的行為,根本不能為孩子做好誠信示范,反而給孩子留下了表里不一的印象;還有些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所獲得的榮譽,為了孩子能取得優異的成績,考上理想的學校,竟然幫助自己的孩子制作在考試中用的小抄等等。由此可見,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對大學生們的誠信道德養成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3.高校誠信教育存在紕漏
高職醫護生誠信教育研究
摘要:誠信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在個人和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高職醫護生作為未來醫療衛生行業的主力軍,加強高職醫護生的誠信教育更是意義深遠。本文從高職醫護院校學生的誠信缺失現狀入手,分析醫護高職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同時,提出加強醫護高職學生誠信教育的措施。
關鍵詞:高職醫護生;誠信教育;誠信缺失
0引言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乃立人之本,更是古今醫者們最基本的道德底線。早在唐朝,“藥王”孫思邈在醫學典籍《備急千金要方》論述醫德時就提出“大醫精誠”的醫學道德準則[1]。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社會誠信建設,把“誠信”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內容之一,成為全民踐行價值準則之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為未來護理、助產、康復、藥劑等衛生醫療行業工作主體的高職醫護生,不僅肩負著傳承中國上千年優良醫德的任務,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生力軍[2]。“誠信缺失”會惡化醫患關系,將直接影響醫療衛生行業事業的發展。所以,加強醫護高職生誠信教育,是實現新時期我國高校醫護人才“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深入了解和認識當前高職醫護生誠信教育存在的問題,針對所在高職護理院校,通過問卷調查、對師生座談、訪談等形式,深入調查了解發現當前醫護生誠信教育問題不容小覷。
1醫護高職學生誠信缺失現狀
在對我院高職醫護學生問卷調查中,通過“您對當今時代誠信的看法”一問中,90.95%的同學表明要始終堅持這一優良傳統。從整體上看,當前醫護高職學生誠信狀況較為理想,大多數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信守誠信。但由于我國目前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轉型期,大量的內外因素不斷沖擊著高職醫護生們的傳統道德觀念,誠信意識淡化、行為誠信缺失現象日益突出。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主要表現在:無視學院規章制度,逃課、曠課、代課,尤其是各種節假日前這種現象更為嚴重;不假離校、找各種不真實理由請假[3]、找人冒充家長請假;抄襲同學的作業;考試作弊;杜撰、編造社會實踐、見習等報告論文;申報獎助學金虛報家庭經濟情況,手機卡、信用卡等欠費透支;對同學的違紀錯誤行為不僅不予以制止還幫助隱瞞;面試時不誠實,虛報學習成績、虛構在校任職經歷、偽造證書、夸大事實等,面試成功后單方面違約;人際交往利益化,因個人恩怨,在網絡上捏造散布虛假信息、造謠誹謗等。
2醫護高職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
中外高校誠信教育研討
一、我國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首先,在學習誠信方面:考試作弊,論文抄襲,應付考勤,考核作弊等等現象都已經屢見不鮮,雖然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些行為是不對的,但大家都這樣,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第二,在人際交往誠信方面:大多數的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都不能做到以誠待人,在老師,家長,同學面前一套,背后一套,用謊言和奉承的方法爭取對自己有利的信任,向同學借錢借物也不能按時歸還;在談戀愛的過程中,用欺騙的方式同時腳踩幾只船。第三,在經濟誠信方面,坐火車,看電影時逃票,故意拖欠學費,編造假話向家長騙取生活費,虛報家庭情況獲取國家助學金用于高消費,信用卡手機卡等欠費透支之后棄之不用,向熟人或同學的推銷假冒產品等。第四,在就業誠信方面,許多大學畢業生在畢業求職的過程中,偽造課程成績,資格證書,獲獎證書,在校期間的任職和表現,面試時為符合招聘單位錄用條件而編造虛假信息,與多家單位簽約,挑選更好的單位,然后再與不愿意去的單位毀約。
而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第一,社會原因:當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趨利性誘發的拜金主義,實用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以及社會上存在的腐敗現象對大學生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從而導致了大學生誠信缺失現象的日益嚴重。第二,家庭原因:由于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家庭倫理的傳統觀念觀和父母“能力之上,望子成龍”的育人觀念導致家庭誠信教育的缺失;有些家長甚至縱容大學生的不誠信行為。而父母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誠信缺失的一些具體行為和表現,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第三,學校原因:這也是最為直接的原因。當前,我國高校的誠信教育的效果和影響力同社會要求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教育內容過于單一,缺乏吸引力,教育方法也比較簡單,懲罰性等負面的教育居多,缺乏人文關懷,高校教育和考核模式的統一化也是誘發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高校關于誠信制度的建設也相對滯后,誠信檔案制度不完整,誠信公開制度不完善,制度執行不徹底,誠信激勵制度不健全等也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第四,大學生自身的原因:當代大學生誠信價值觀的錯位和信念弱化導致了他們心理機制的矛盾和失衡,利益需求與滿足壓力增強,從而做出錯誤的誠信缺失的行為;利益權衡過程中的投機心理,僥幸心理與從眾心理也助長了大學生的失信行為。
二、國外高校的誠信教育
在美國,誠信教育從本科生入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針對學生的各種不誠信行為,都制定了相應的條例來進行制約。并且具體到定義、表現形式、處罰規則、申辯程序等各個方面。而美國高校的“誠信榮譽制度”也是高校誠信教育的最大特點。通過簽訂“榮譽守則”使學生們從心底里真正認同學校的規定,遵守規定并且監督別人。此外,從教育形式和內容也是靈活多樣,種類繁多。良好的社會環境對美國大學生的誠信教育也功不可沒。日本對誠信教育非常重視,他們成功借鑒了中國儒家的誠信思想。日本高校的誠信教育十分重視誠實品格的教育,注重對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養。日本高校誠信教育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并將誠信內容滲透到其他學科的教學中。父母也能做到以身作則,為孩子的誠信行為起著良好的榜樣和示范作用。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則是要求學生要誠實,正直,誠信,學校開設道德教育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輔導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區活動。同時“,新加坡的道德教育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將儒家文化中的忠心,孝順,仁愛,誠信等品質,融入其多元化的社會,建立了東西方文化一體化的公民道德教育。”并且,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靈活多變的教育方法和途徑,培養學生良好的誠信意識和誠信習慣。高度重視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緊密聯系,重視各個方面的相互配合.這不僅有利于為大學誠信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也有利于促進學生更健康,全面的成長.在瑞士,則更加體現出了國家對于誠信教育的重視。高校對于誠信教育的研究是建立在立法的基礎上的,在這里都是在基本法律保障的基礎上,讓誠信教育成為高校必須遵守的準則。1970年,世界上最早制定的民法典之一《瑞士民法典》在瑞士國會通過,該法典就將誠信原則定位為民法的基本原則。
三、中外高校誠信教育的對比研究
中外高校的誠信教育在制度,內容和途徑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首先,就中外誠信教育的制度而言,國外的誠信評價及監督機制非常健全,對于不誠信的行為都有量化的標準。從機構設置,政策制度,運行流程,職責分工等都十分規范,內容完善具體,要求系統規范,程序科學合理,運行也非常順暢。就美國來說,高校通過“榮譽制度”樹立和培養學生的誠信觀念,并且對于不同的欺騙行為給予不同程度的懲罰。在瑞士,誠信教育是學校必須遵守的準則,這些都是有法律來作為依據和保障的。而我國的誠信教育制度目前上不是非常健全,在執行的過程當中也存在著一定的漏洞。其次,就教育內容而言,國外的內容更加多樣化,并且借鑒了外國的優秀文化。日本在誠信教育中充分借鑒了我國儒家思想中誠信和信義的觀點,“儒學在日本多年的傳播和發展中,它所推崇的一系列道德規范,已完全滲透為日本民族的心理,直接影響著日本人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新加坡的誠信教育則突出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性,“讓東方傳統價值觀中的重人,重人際關系,重個人內心的精神修養和西方價值觀的重民主,重科學,崇尚知識和理性相互搭配平衡”新加坡的品格教育也是其誠信教育的一大特點,整個社會都鼓勵開展形式多樣的各種活動來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美國的通識教育地位也高于課程教育,是美國各高校的必修課。而我國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內容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和民族性,旨在樹立大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價值觀,主要表現在大學階段設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再次,就教育的途徑而言,西方的教育途徑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育和學校教育,家庭,社會和學校合力,為營造良好的誠信環境共同努力。
高校大學生誠信教育論文
1高校大學生誠信教育面臨的困境
第一,需要接受誠信教育的人群數量大,層次多。高校是一個集約化集合,而這個集合又由不同家庭影響,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個性特征,不同年級的群體組成,這就使得高校誠信教育面臨著數量大、層次多的困難。
第二,誠信教育的激勵機制不夠完善,甚至是缺失。雖說誠信是人的立足之本,是人社會生活的基本修養,但是在社會不良風氣日益向高校滲透的今天,大學生誠信缺失是社會影響的間接結果,但卻又是高校誠信教育迷茫的具體表現。
第三,網絡等新媒體不良信息在高校的滲透。信息化時代的今天,不良信息的傳播導致大學生信念動搖,立場不堅定。網絡等新媒體不良信息對大學生的影響是一種集群化影響。
2高校誠信教育困境的解決辦法
第一,重視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實踐教育的同步發展,簡言之就是既要使學生端正思想態度,在思想上認識誠信教育,了解誠信的本質意義,又要讓大學生在社會活動中切實做到誠信。使學生在思想和行動上同時誠信,不偏廢。思想誠信和行為誠信共同發展,相互影響,達到互補目的。最終使得誠信能深入人心,成為大學生生活、學習、工作的良性基因。
第二,鑒于當前誠信教育方式主要是集中在社會道德約束的層面上,集中在喊口號的階段,針對當前高校誠信教育模式不成熟,教育的理論研究不夠的局面,為了充分發揮誠信教育的社會功能,使誠信成為大學生日后社會生存的必要條件和重要基礎,就應該自上而下建立健全高校誠信教育模式,提升高校誠信教育的理論研究水平,提高誠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增強誠信教育的實施力度。切實使高校誠信教育在橫向和縱向功能上都有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