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足球教學教學比賽教學方法運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運用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足球訓練有諸多優勢,包括適合高中教學現狀、有助于培養學生運用戰術的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加熟練和準確地控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團隊意識。教師運用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要遵循科學的教學原則,注重教學場地的選擇,合理分配小場地教學比賽成員,充分發揮學生主導作用,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
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顧名思義,就是在空間有限的場地內對學生進行足球訓練,能夠達到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提升足球水平的目的。然而,就現下高中足球教學情況來看,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的應用情況并不樂觀,部分教師對該方法缺少客觀的認識,缺乏實踐經驗,該方法落地效果不理想。本文就如何運用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構建高中足球高效課堂進行探討。
1.足球教學中應用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的優勢
1.1適合高中教學現狀
但以當前高中體育教學情況來看,學生數量多但足球場地不足,部分學校沒有建立足球場或是建設的足球場存在設施不完善的問題,不能滿足學生的足球訓練需求。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的實施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它不需要學校有很大的場地,教師能夠因地制宜地開展訓練活動,適合當下高中教學要求。
1.2有助于培養學生運用戰術的能力
小場地教學比賽相較常規足球場地比賽,對運動空間的限制更大。學生在有限的空間內進攻需要做好戰術配合,同時要解決對方球員的圍困與防守等問題。可見,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使用戰術的難度,這是挑戰,也是機遇,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運用足球戰術的能力。同時,在空間有限的足球場地比賽,對學生運用和掌握足球技術提出較高的要求,起到培養學生整體能力的作用。
1.3有助于學生更加熟練和準確地控球
由于空間限制,小場地教學比賽中防守隊員與進攻隊員距離較近,進攻隊員控球范圍有限,若是不留神足球就會被對方球員搶斷。在這種環境下訓練,學生要始終保持高度注意力,處理球的時候要足夠熟練和準確,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勝利幾率。同樣,防守隊員需要掌握具有連貫性和準確性的技術才能有效截球、搶球。長期接受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戰術技巧、細節動作、足球技術將更加準確與熟練。由此可見,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足球水平。
1.4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足球學習興趣
應用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足球教學的開展變得更加容易,尤其是比賽組織方面,可操作性越來越強,每名學生都能切實參與其中。高中生的足球素養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對于足球的興趣十分濃厚,但是受自身戰術、運動技能等因素的影響,只能在隊伍中“打輔助”,甚至只能作為旁觀者,無法真實體驗足球運動的快樂,學習積極性越來越低。還有一些學生有著較強的技戰術水平,但是個別隊員的技戰術水平與他們不匹配,他們在比賽過程中難以發揮真實水平,學習積極性越來越低。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能夠讓不同水平的學生處在舒適的位置,即教師可以按照難度組織若干場小場地足球比賽,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能力與興趣選擇所在的小場地;這意味著在每一個小場地中學生的水平相當,不存在“拔高”或“拖后腿”的問題。這樣,每名學生都能充分體驗足球運動的快樂,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1.5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應用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人數不宜過多。相較普通場地足球教學,小場地足球教學可以讓學生產生更強的歸屬感,提升學生的足球水平。同時,小場地教學比賽能夠讓每名學生與他人進行磨合,不僅包括球技上的磨合,而且包括性格上的磨合等,有助于增強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提升學生的默契。小場地足球比賽人數有限,每名學生都能在比賽中充分挖掘自身潛能,增強團隊凝聚力,提升團隊獲勝概率。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體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并且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應用團隊合作意識,對他們的成長與發展意義非凡。
2.足球教學中應用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的具體措施
2.1遵循科學的教學原則
第一,趣味性原則。將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法運用于高中足球教學,目的之一就是增強教學趣味性,這也是該教學方法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師要在遵循趣味性原則的前提下組織學生比賽訓練,提高他們參與比賽的積極性,使其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足球知識。第二,目的性原則。雖然小場地教學比賽對場地不做過多的限制,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隨意教學,必須要有目的性。換言之,教師在應用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之前要制定好教學計劃,明確這節課要通過小場地教學比賽達到什么目的,有的放矢地開展比賽,為教學活動的有序與高效開展提供可靠保障。第三,教育性原則。不管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最終指向都是提升教學實效性,更好地服務學生,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也不例外。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場地教學比賽時,應密切關注學生的運動情況,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足,給予科學有效的指導,以提升足球訓練質量。
2.2注重教學場地的選擇
在運用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進行足球訓練時,教師要慎重選擇比賽場地,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具體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場地情況合理選擇,比如網球場、排球場等場地都可以作為足球比賽小場地,組織學生進行7人場的比賽活動甚至人數更少的比賽活動,讓他們從相同的方向運球,依據實際情況開展往返練習,尤其是射門訓練。通常情況下,籃球場可以作為足球教學及小場地教學比賽的場地,教師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的設備資源與場地情況進行調整,盡量將長度控制在25~42米,寬度控制在16~25米。從現實角度來說,足球教學或小場地教學比賽對于場地大小、位置要求是不固定的,任何一個適宜訓練、大小合適的地方都可以用來組織學生練球和比賽。在選擇不同大小的場地后,教師要合理規劃球門的設置,保證球門的大小和位置能夠滿足學生的足球訓練需求,優化學生的體驗感,方便學生進攻與防守。
2.3合理分配小場地教學比賽成員
小場地足球比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縮小版的普通足球比賽,更加精致化,教師必須考慮每一個細節。一般來說,應用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成員人數應控制在5~8人之間,不能超過11人,盡量是5人或7人,比賽時間應盡可能控制在35分鐘以內。在標準足球場地上開展足球比賽,每個運動員的運動時間通常只有一兩分鐘甚至更少;應用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能夠延長運動員的運動時間,但是也盡量控制在4分鐘左右,避免因過度疲勞而出現身體損傷。除了控制人數外,教師對于各小組內部成員的分配也要給予高度關注。高中生已經具備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較為成熟的思維能力、明確的興趣愛好。在小場地教學比賽中,若是教師一味地給學生灌輸足球理論知識,沒有真正了解學生的需求,會影響足球教學的有效性,削弱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現實中,部分教師在運用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進行足球訓練時,盲目對學生進行分組,沒有深入了解學情,導致比賽過程中問題不斷發生。為了保證教學的高效性,教師在運用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意愿,對他們的學習能力進行全方位評價,依據他們的個人意愿、足球基礎、身體素質等合理分配小場地教學比賽成員,保障足球訓練的有效性。例如,在指導學生練習“足球腳背正面踢球”動作技巧時,教師要求學生利用足球腳背正面踢球動作實現精準角度踢球,能夠提升學生的靈敏性、協調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測試了解學生的靈敏性、協調性,以測試結果與學生人數、意愿、能力等因素為依據,合理劃分小場地教學比賽成員。在劃分成員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即每個小組內部成員盡量存在技術差異性,這樣可以實現互補;小組之間盡量保證水平相當,這樣能營造良性的競爭氛圍,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動機。
2.4充分發揮學生主導作用
足球是一項有著較強競技性、對抗性的運動,同時重視成員之間的合作協調。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彼此了解,掌握合作技能,形成自我協調能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為了完成既定任務,部分教師占據主導地位,沒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自由活動時間,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育教學強調尊重學生主體性,而且高中生已經具備較為成熟的自我思考能力,有強烈的自主學習意識,希望教師實施的教學方法和組織的教學活動能夠符合自身意愿。如果教師僅灌輸講解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嚴重降低學生的足球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采取教學方法,組織學生有效開展小場地教學比賽。例如,部分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足球腳內側踢、停球”動作技巧時,主要講解動作技巧,要求學生機械、反復鍛煉,甚至施加壓力,導致一些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熱情。為了實現訓練高效化,教師應及時轉變應試教學思維,重新定位自己與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允許并鼓勵學生在比賽中自主商討和決定相關事務,比如根據團隊情況制定比賽計劃、作戰方針等,交還學生主宰權、決定權。在比賽結束后,教師還應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互相評價,給予學生主體地位足夠的尊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
2.5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間接影響教學實效性。應用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以小組為單位評價學生成績。譬如,組織學生開展正腳背顛球比賽,將滿分設置為50分,同時設置如下規則:只要顛球成功一次,就可以獲得1分。結束一個回合的比賽后,教師以小組成績為準評分,即小組總分越高則說明小組的成績越好,最高得分者即為足球比賽冠軍,所有成員都會獲得物質或精神獎勵。這樣的評價方式能夠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責任意識等,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協作能力等。當然,這樣的評價過于單一,無法將小組成員的素養客觀、全面地反映出來,教師在評價內容中還要加設小組整體秩序、小組成員進步情況、小組配合狀況等,以提升評價的客觀性、公正性。在評價主體上,除了教師評價以外,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反思、互相評價,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以提升評價的深入性、客觀性。
3.足球教學中應用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應用小場地教學比賽教學方法組織高中生進行足球訓練,教師需要注意以下三個事項。
3.1比賽場地設置
前文講過,教師要合理選擇足球比賽場地,一般來說,籃球場大小的場地足夠開展小場地足球比賽。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數量合理調整比賽場地大小,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鍛煉。
3.2比賽人數的設置
比賽人數直接影響比賽質量,人數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學生的體驗感,繼而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積極性。正如前文所說,小場地教學比賽中,5~8個學生最合適,比賽時間盡可能控制在35分鐘左右。標準化足球比賽中,每個足球隊員有1~2分鐘的控球時間;而小場地教學比賽中,成員的控球時間可以延長到4分鐘甚至更長。球員數量影響控球時間,球員數量越少,每個球員控球機會就越多。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比賽人數,既要保證教學效果,又要保證學生體驗感,還要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避免參與頻率過高而出現運動損傷的情況。
3.3注重球門的設置
與標準足球場地不一樣,小場地教學比賽中學生使用的足球場地不固定,經常會用到排球場、籃球場,教師要注重球門的設置,可以以樹立兩個標槍的方式作為球門,具體大小則根據教學需求設定。若是為了增加比賽樂趣和激發學生訓練激情,教師可以將球門設置得足夠寬、足夠高;若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足球水平,教師應適當降低球門的高度和寬度。
4.結論
綜上所述,小場地教學比賽與常規的足球訓練相比有諸多優勢,教師應客觀、深入地研究該教學方法的優勢,并以此為載體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案,有效解決當前高中足球教學中存在的“人地”矛盾,提升學生足球訓練效果。
作者:饒程玲 單位:廣州市白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