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校園足球教學模式構建路徑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校園足球政策將全民運動的理念帶入到教育領域,并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團結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出明顯的推動作用。本文探究校園足球教學模式構建路徑,分析如何在校園足球的背景下,在體育課堂高效開展足球教學活動。通過標準化、規范化教學模式的搭建,最大限度激發校園足球對于人才培養的價值,并為國家足球事業的發展積累更多青年力量。
關鍵詞:校園足球;教學模式;足球文化
校園足球政策頒布于2015年,在相關方案、意見的引導下,我國校園足球事業得到顯著的發展,在足球教學內容、方法上不斷優化創新。但對比看來,我國校園足球推廣起步較晚,教學模式、評價方法等方面依然受到傳統體育教學理念的影響和限制。為進一步發展校園足球事業,提高足球教學成效,需要對其教學模式的構建路徑進行分析。
一、完善保障機制
校園足球政策背景下的足球教學不同于以往的體育教學活動,其具備明顯的公益性特征,在學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也要高于傳統體育教學。教育工作改革涉及學生、學校多方利益,社會影響較大,想要順利推廣并實施校園足球教學,協調各方利益是重點也是難點。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性政策輔助校園足球教學實踐的開展,但目前為止,其依然面臨經費不足、師資薄弱、認知有誤等發展阻礙[1]。為此,在構建校園足球教學模式時,需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完善相關的保障機制,盡可能清除校園足球發展阻礙。結合本校教育現狀及校園足球政策要求,應做好教師培訓、資源完善及宣傳推廣工作。例如,合理利用政府撥款,增加對校園足球項目的投入,一部分資金用于對現有教師的專業化培訓和新教育人才的引入,另一部分資金結合足球教學所需,對相關設備設施進行完善。同時,應做好學生的協調工作。例如通過公開宣講會向學生明確國家對于發展校園足球事業的宏觀要求,介紹相應政策,并強調校園足球對于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及國家足球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最終落實到對學生自身的益處上。展現目前發達國家校園足球的發現現狀及我國近年來取得的突出成績,激發學生參與足球項目的熱情,支持并配合校園足球教學活動的開展。同時,學校應為校園足球教學爭取更豐富的教學資源。例如,與當地俱樂部、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組織開展足球友誼賽、足球公益活動等,并采取合作、租賃等方式,使高校能夠享受到更多區域內專業的足球教學資源。
二、創新教學方法
(一)興趣培養。大學生學習自主選擇意識較強,其對教學活動的認可度和配合度往往決定了教育成效的高低。為在足球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遞更多足球知識、訓練足球技巧并提高學生足球能力,興趣的激發是關鍵。例如,在校園足球教學推廣初期,制作精美的宣傳海報和宣傳單,展現精湛的足球技術,使用帶有引導性和鼓勵性的宣傳標語,激發學生深入了解足球文化、參與足球教學活動的熱情。在具體的教學階段,也要考慮到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偏好,以更加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足球教學活動,始終將學生的學習熱情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二)游戲教學。科學的足球教學游戲能夠在活躍教學氛圍、激發參與熱情的同時,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以往體育教學中的熱身環節大多采用慢跑、關節放松等形式,學生參與積極性并不高,能夠起到的調整狀態、活化身體機能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在校園足球教學模式中,建議采用足球游戲的方式進行熱身訓練,促使全體學生均參與其中,奠定活躍、有趣的學習氛圍。例如,依照教學人數將學生分為2~4組,進行“胯下傳球”游戲,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其他組的學生則要接受“懲罰”,懲罰采用俯臥撐、仰臥起坐等方式進行。教師還可以“胯下傳球”游戲為原型,設計依次帶球過人等游戲形式,多種游戲方式交替使用,確保每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在游戲氛圍中掌握一定的足球技能并充分熱身。
(三)賽事點評。該教學方法針對校園足球理論教學部分提出。校園足球不光要向學生傳遞足球技巧,還要讓學生了解更豐富的足球知識和足球文化,即將足球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且考慮到不可抗因素的影響,每一堂足球課程均在室外場地開展也不現實。建議教師結合教學進度及客觀條件,選擇在適當的時機帶領學生到教室中,以賽事點評的方式向學生教授足球比賽的規則、比賽技巧、足球發展史等。例如,選擇歷史中的經典足球賽事片段供學生觀看,然后以自由討論的方式對賽事進行分析點評。當學生積累一定的足球理論后,還可在觀看比賽的同時,邀請2~3名學生進行現場解說,使賽事點評教學更加有趣,并訓練學生的足球分析、點評能力。
(四)競賽教學。競賽教學強度大,對學生足球技巧、身體素質均提出較高的要求。在比賽過程中,學生可對自身技術、技巧的掌握情況進行檢驗,并發現訓練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進[2]。在開展競賽教學時,教師可根據教學階段、學生能力、男女生占比情況等,合理設置競賽等級。例如,將足球競賽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依照國際比賽規則進行,模擬大型比賽情境對學生能力進行全面的鍛煉和檢驗,此類競賽每學期開展1~2次。第二等級競賽注重學生對足球技巧的鞏固,以友誼賽或單項比賽的方式進行,如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專門的點球比賽,訓練學生單項能力。第三等級的競賽強調趣味性,如在熱身環節開展的足球競賽,主要目的在于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使其有足夠好的身體素質參與足球對抗。
三、優化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校園足球教學的實施框架,也是重要的理論指導。體系中應對課時安排、教學內容、方法要求、教學評價等做詳細、合理的規定,要求教師嚴格依照課程體系要求開展足球教學活動,以促使校園足球規范化、常態化發展。教育部門頒布的校園足球實施意見中規定,高校校園足球課程體系應滿足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等要求,并依照學生自身情況進行差異化教學,使教學方法、課程結構、資源配置與校園足球教學目標相匹配,從而高質量開展足球教學活動。在優化課程體系時,高校既要充分結合國家及相關部門提出的要求,又要從學校角度出發,打造帶有區域特點、學校特色的校園足球課程體系。例如,對國家頒布的教材、足球課程進行深入剖析,提取適應本校教學環境的點并融入創新教育方案,將足球教學與興趣培養相結合,促進足球運動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在評價手段上,打破以往采用統一評價標準、單一評價項目的觀念,結合學生自身條件及校園足球的教育目標,重新設計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例如設置足球技巧、身體素質、理論知識、學習態度等多項一級評價指標,并結合具體需求對一級指標進行細分,如學習態度下可涵蓋課堂表現、出勤情況和活動參與程度三項二級指標。對學生進行過程性的觀察和評價,確保能夠通過學生單項得分情況,分析個體在足球能力、素質上存在的不足,并制定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同時總結學生群體中的共性問題,對教學方案進行優化。在評價方法上,將單項技能考核、足球競賽、試卷考核等方法相結合,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避免使用單一足球技能測試的方法,打擊身體素質較弱學生的足球熱情。
四、建設足球文化
營造足球氛圍、建立足球文化是校園足球推廣的初衷,在足球文化氛圍中,學生持續接受足球精神、體育精神的熏陶和感染,體驗足球樂趣、享受團隊榮譽,以身作則成為足球文化的發揚者和傳承者,進而將校園足球的影響范圍擴大到全社會,真正起到促進國家足球事業發展的作用[3]。在構建校園足球教學模式時,也要重點關注足球文化氛圍的營造。例如,聯合學校足球社團和學生會,組織開展多種類型的足球集體性活動,世界杯或其他大型比賽期間,在校園內設置宣傳海報和條幅,發放宣傳貼紙,并邀請學生到學校禮堂、公共教室等區域集體觀看足球比賽。與本區域其他高校聯合,舉辦足球友誼賽,前期通過微博、微信、QQ等學生活躍度較高的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組織評選我最喜愛的足球隊伍及運動員活動。將足球元素充分融入到大學生生活當中,強化學生對于足球運動的認知度,提高學生對足球文化的認同感,從而為校園足球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五、結論
本文總結四點校園足球教學模式構建路徑,包括完善保障機制、創新教學方法、優化課程體系和建設足球文化。多角度入手,為校園足球教學活動的開展打造良好的內外部條件,不斷發展、完善具備本校特色的足球教學模式,為足球文化傳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羅宇.體育強國目標下我國校園足球的價值定位及其實現[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9,39(04):14–17.
[2]李志超.探索足球班組競賽教學模式促進足球教學訓練管理全面改革[J].體育教學,2019,39(07):20–21.
[3]蔡志強,張響芹.面向校園足球推廣的體育院系足球專項課教學發展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07):40–41.
作者:羅大岷 單位:六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