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學教師作文教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低年級作文教學
指導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據此,我認為,作文教學應該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在說話課上,教師要指導學生怎樣觀察事物,怎樣看圖說話,然后怎樣看圖寫話,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說話課內容既要豐富、又要具體;既要學生感興趣,又要學生愿意說,不要向學生灌輸現成的觀察所得,要讓學生自己觀察,說心里話,寫心里話。在進行說話課的教學時,要使每個學生既覺得有內容可說,又感到有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說話課時,要與學生讀的內容、讀的訓練結合起來,教師還應該按照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補充、選擇一些合適的圖畫。教師還可以用運用幻燈、電視、電影、錄像等電教器材作為教學手段組織說話教學。說話課的訓練方式,應該按照說寫要求的不同采取多樣化手段。此外,在說話課上,刻意通過口答、朗讀和復述等途徑,多給學生說話的機會。經過上述的說話訓練,學生有了一定的說話基礎,就應該寫話過渡。過渡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在學生動筆之前,讓學生說一說,以此引路,然后再寫,這是因為口頭語言的發展總是先于書面語言之前,所以在說時,讓學生盡量放開說,多說點,寫的時候,讓學生放低寫,按一定順序扎扎實實地寫,做到內容既有條理又清楚。為了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觀察、想象、說話和寫話的能力,還要讓學生學寫觀察日記,但不一定天天寫。學生在學寫觀察日記時,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怎樣觀察,可以布置同一個觀察內容,讓學生談談他們各自的觀察結果,同時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提高他們觀察的興趣。當他們有了一定的觀察基礎后,在觀察事物的時候,就要讓他們選擇自己的觀察對象,運用自己的觀察方法,教師在這方面不要把學生管得太死,要使學生觀察的面盡量廣,范圍盡量大。
二、中年級的作文教學
經過低年級兩年的看圖說話、寫話的訓練、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說話寫話的基本功,但是還不夠熟練,還應該在已有的基礎上,繼續加深對詞和句的訓練,并在此基礎上重點進行段的訓練,教師在進行片段練習時候,要讓學生進行言之有序的訓練,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再寫什么,要有條理。要用詞準確,并且還要注意每段有一個重點內容,段與段之間要有聯系,逐漸向獨立成篇的作文過渡。在中年級開始階段要以片斷練習訓練為主,作文教學重點要放在一段話或幾段話的片斷聯系上,一般不要求成篇的文章,這樣持續一年多時間,到中年級后期,學生學會寫一兩段或幾段文字之后,指導教師要引導學生給他們寫的文章加個題目,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應該讓學生向命題作文過渡,然后再逐步練習寫獨立成篇的文章,為學生進入高年級進行作文訓練做好準備。
三、高年級的作文教學
中年級通過段的訓練,高年級就應該過渡到篇的訓練。在讓學生進行篇的訓練時,教師要明確學生的每次作文都要有一個訓練重點,使學生把在課內或課外重點讀的內容充分運用到重點寫的實踐中。作文訓練的重點要通過學生每次作文體現出來,但教師在圍繞訓練重點出作文題目時,要力求出在學生的心坎上,不要限制學生只寫某一個內容,遇到個別情況,可以允許學生另換題目,寫他們自己愿意寫的內容,描繪他們自己熟悉的生活,表達他們自己獨特的情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表達他們真實的感情。高年級在加強篇的訓練時,還要注意文章中心的明確,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布局謀篇時,不要單單講求文章的組織形式、安排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從文章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入手,選擇具體可信的生活實例。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認真思考,積極動筆,寫成文章。學生只有有所作為,寫出來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四、結語
總之,學生經過五年扎扎實實的作文訓練,他們畢業后,是能寫出簡短、中心明確、內容具體、思想健康的記敘文和常用的言之有物、條理清楚、語句通順的應用文的。
作者:李興連 單位:山東省濟寧市高新區濟東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