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生活教育理論與中職教育教學改革,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生活教育理論與中職教育教學改革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要以“生活即教育”為理念,強化教育教學的信心;以“社會即學校”為場域,擴大教育教學的范圍;以“教學做合一”為方法,提升教育教學的能力。
關鍵詞:生活教育;中職;教育教學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具原創性的教育理論,它結合了杜威實用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為當時的中國教育改革打開了一面新窗。它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為抓手,解決了近代中國學校人才培養中集中體現的“教不能用”的弊端,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迅速上手,并在畢業工作后成為業務骨干。所以,時至今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特別是對以職業教育為主的中等職業學校來說,其理論是我們中職學校辦學的重要理論依據。
一、以“生活即教育”為理念,強化教育教學的信心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論的核心所在,它強調生活本身就是具有強大的教育功能和價值。所以陶先生強調:“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按其理解,當時的學校教育很多脫離了教育的實際,導致學生學習了豐富的理論知識,畢業后卻不能實行簡單的技術操作。不僅陶行知這樣看待,當時的其他教育家如黃炎培等人也認為,中國的學生“畢業即失業”,所以要注重技能培養。從這個角度來說,“生活即教育”完全可以成為我們當下的中職教育的核心指導理念,并以此為中心,謀劃出中職學生的核心素養。而作為教育者來說,我們應該從以下幾點著手,將“生活即教育”理念貫穿到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去。首先,樹立“生活即教育”的校園文化。理念先行的集中表現是校園文化的確立,我們當下的中等職業學校應該在校風、學風等方面確立“生活即教育”的觀念,具體做法包括在學校以宣傳欄、宣傳旗幟、網站、標語等方式,讓全體教職工和學生明確生活教育是我們當下的唯一主旨。這樣,以隱形課程的方式將“生活即教育”貫穿至校園文化始終。其次,強化教師的“生活即教育”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將生活中必需的、必要的內容引入課程當中,編訂適合學校、地區教學的課程及校本教學內容,以實用、適用為主導思想,引領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同時,還需要積極與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湖北省陶行知研究會學習,引入中陶會、湖北陶研會的專家機制,通過專家引領、專業發展,讓每個教師的教育理念中必須扎下“生活即教育”的核心思想。最后,幫助學生形成“生活即教育”的終身人生觀、價值觀,我們要借助“生活即教育”大課程觀的確立,以校本課程、校本教材等方式,同時以政治理論課、職業實踐課、見習課等多種課程的配套學習,引導學生形成“生活即教育”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外化為學生的社會實踐,讓其在社會實踐中進一步來證明這一觀念的重要性,從而確立起全校性的生活教育核心思想。通過上述的三個流程,我們強化了“生活即教育”作為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轉變了學生、教師的思維模式,從“要我學”、“要我教”變成了“我要學”、“我要教”,體現出了“生活即教育”強大的時代生命力。
二、以“社會即學校”為場域,擴大教育教學的范圍
陶行知先生看出中國教育的學校困境,所以倡導推倒學校的圍墻,將社會納入整個教育的體系當中,故而他提出了“社會即學校”的觀點,他強調,“整個的社會活動,就是我們的教育范圍,不消談什么聯絡,而它的血脈是自然流通的”。確實,打破教育的牢籠,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多的教育資源進入學校,還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開闊視野,提升能力。因此,借助這一觀點,我們當下的中職教育應該擴大教育場域,將廣義的大教育納入中等職業教育當中來。為此,我們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首先,從“人”字著手,建立系統的人才庫,將城市當中的有應用技能強項的人員統統納入人才體系當中,從中遴選合適的雙師型人才,聘為學校校外指導教師,將教師的范圍進一步擴大,這樣也有助于學生了解掌握更多的知識。如以十堰為例,十堰以車聞名世界,我們就應該將造車、修車能手聘為雙師型教師教授我們的汽車制造與維修專業學生,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其次,從“財”入手。既然有人,但沒有財力調動,社會中的雙師型人才必然難以為我所用,所以我們要與相關部門協同,將更多的財力資源投入職業教育,明確職業教育優先發展的策略,適度建立中職人才專項培養聘用基金。最后,從“物”入手,擴大與社區、社會協同的能力,將社區中的物資納入教育體系當中,因地制宜,建設社區教育應用平臺,讓學生在社區實踐當中學習進步。如我們還可以將汽修教學課堂直接開設到修車廠、十堰東風汽車制造廠中;美發專業教學開到美發室;酒店管理專業開設到相關酒店當中,讓學生在實地學習、實地工作、實地成長。另外,學校還應該從課程體系的角度進行改革,在課程設置方面,減少理論課的安排內容,擴大社會實踐課程的內容,將見習、社會實踐作為必修課程大量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當中,從而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向社會。
三、以“教學做合一”為方法,提升教育教學的能力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是其理論的操作實踐具象化的重要過程。只有有了“教學做合一”,那么“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才有可能成為現實。這一理念的提出,徹底解決了當時教育中教、學、做三者分離的情況,將三者協同統一發展,實現了“在勞力上勞心”的愿景。也只有這樣,才將書本與實踐脫離的困境徹底擺脫。時至今日,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依然并始終對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實踐為主的職業教育。因此,就“教學做合一”來看,其對我們當下的中職教育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在充分消化吸收其思想的基礎上,從以下幾點著手,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的能力。首先,端正課程觀念,將“教學做合一”與現代中職人才培養模式相結合。在課程設置、開發的起始點上,我們就要將大量的“做”的過程設計到其中去,以“做”來引領理論課、基礎課,讓學生掌握具體實踐能力。在中職人才培養的三年計劃當中,我們要在一年級開始,逐步遞增實踐課程的學分,加強實踐課程的設置開發,讓學生將大量的實踐都投入到社會見習、實習當中去,以便培養出畢業即能上手的學生。其次,將課堂教學搬到實踐現場去,以雙師型教師引領帶到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如將我們的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與相關酒店結合,將學生的教學現場搬到酒店去,借助酒店里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具體指導學生如何在酒店中與客人溝通,以及具體實物操作,再如將我們的汽修專業直接帶到汽修廠現場教學,讓汽修的雙師教師現場診斷現場維修,邊看邊做,指導學生在“做”一遍的基礎上迅速掌握實踐動手能力。再次,我們要改善現今的學分體系,建立合格的“教學做合一”的評價體系,鼓勵學生去“做”,以“做”的成績來抵扣學分,如我們的電商專業,可以鼓勵學生在淘寶上開設門店,只要達到一定的規模等級就可以抵扣學分,順利畢業;汽修專業只要完成一定數量的汽車維修保養工作就可以順利拿到學分畢業。這樣的評價體系一旦建立,學生就不再為考試所困,不再為成績所難,反而解放了雙手、解放了大腦,實現了陶行知先生強調的“手腦雙揮”。總而言之,生活教育理論至今在我們中等職業教育體系中有著重要的現實實踐價值和意義。只要運用合適,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到有用的技能和知識,還能迅速幫助學生在社會上立足生存,從而進一步發展。也就是說,生活教育理論是一套極有實踐價值和意義的學說。所以,思考、挖掘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為我們當下的中等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發展可以起到極為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作者:杜勇 單位:湖北省十堰市職業技術(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