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分層教學在中職汽修實訓教學中運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傳統中職教學授課時容易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導致學生在參與實訓課程時難以得到個性化發展。隨著新一輪教改的推進,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成為教學改革重點內容。本文將以中職汽修專業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分層教學法在中職實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情況。
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汽車售后市場隨之蓬勃發展,而與之相配套的汽修行業卻由于起步較晚而呈現略微落后的形式。近年來,各大中職院校為了解決汽修行業從業人員素質不足、技能水平不強的問題,專門開設了汽修專業,每年為汽修行業輸送大量的人才[1]。但汽車維修是一個實踐性十分強的專業,其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有較強的動手和動腦能力,這對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計劃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1 汽修行業及汽修專業教學現狀
根據我國汽車人才調研會相關數據顯示,在“十一五”期間,我國的汽修人才缺口超過了 80 萬,而隨著汽車 4S店模式的普及,在未來我國對于汽修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會更大。從近年來的各大招聘網站和招聘會相關信息來看,專業的汽修類工人需求量要明顯高于實際應聘人數[2]。另外,教育部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各類職業院校每年能夠為社會輸出汽車專業人才僅為 30 萬,且其中還有部分學生在畢業后不會從事汽修行業,因此實際上每年新增的汽修專業人才遠遠無法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高素質的專業汽修人才目前已經被列為我國“十大緊缺人才”。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目前汽修行業中的技術型管理人員中,高中及高中以上學歷的人才比例不足 75%,而從事一線生產和工作的工人中,高中及高中以上學歷人才比例更是僅為 61.5%,而未接受過專業、系統化培訓的人員比例更是高達 87.4%。而從工作人員技術等級認證方面來看,一線技術工人的初級、中級、高級及以上技能等級比例分別為 30.4%、43.1%和 26.6%。而在所有被調查的企業中,擁有技術等級認證的工作人員占比僅為 77.6%。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現階段汽修行業從業人員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人員數量嚴重不足、行業普遍技能等級水平較低、服務意識欠缺、專業技能水平相對不高等方面,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汽修行業的穩定、健康發展。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深入,對中等職業院校提出了新的任務,即培養能夠滿足社會進步需求的高素質、專業化應用型技術人才,同時還要確保這些人才能夠符合企業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鑒于我國目前汽車行業高速發展而帶來的對汽修人才需求量巨大的背景,大量中職院校開始了汽修專業課程。但由于這些中職院校中大部分缺乏與企業的合作,故而教學多采用的是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在授課時以講授課本知識并開展簡單的實驗驗證為主。在學生學習階段,學校包辦了其從理論知識學習到實踐技能培訓的整個學習過程。由于在課程設置和實訓教學等諸多環節缺乏企業的參與,導致汽修專業課程教學偏重于理論知識講解,學生缺乏實踐操作能力,難以將所學內容與實踐操作有機地結合,學生就業時難以直接上崗工作,企業不得不花費大量的資源對員工進行二次培訓,這樣間接地增加了企業的用人成本,導致中職畢業的汽修專業學生就業難度加劇。由此可見,中職院校應打破傳統封閉式的人才培養體系,加深與企業和行業的合作,整合多方優勢資源,以企業、行業需求作為人才培養方向,對專業課程進行重新規劃,通過建立校企合作等人才培養模式,為國家培養出真正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對于學生而言,只有加強實踐技能操作方面的培養才能夠真正解決其理論無法指導實踐的問題,真正意義上掌握在工作過程中有用的理論知識和操作能力,達到企業對合格員工的各項要求,提高自身就業競爭能力。20 世紀 90 年代,以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方面的成果開始被國內教育專家所重視和認可,隨之我國教育界開始更多的重視對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隨后大量的相對成熟的職業教育理念被逐漸引入國內,并在職業學校開始試點推行。但由于國情的不同,國外的教學模式在引入后的推廣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約,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受到影響。因此國內大量的職業教育學者們開始從多方面入手對我國現階段職業教育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但這些研究將分析重點多集中在職業技能培養重要性方面,而對于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現狀的分析以及相關對策的研究則相對較少,尤其是針對中職汽修這類社會需求量較大且非常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的專業研究更是缺乏。
2 分層教學理論依據
分層教學實際上是指以學生的個人素質、基礎知識水平、學習能力作為分層標準,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方面體現出層次性,將處于同一個層次的學生編為若干個固定的班級或者單科教學班級,并為層級不同的學生群體制定適宜其發展水平、個人能力的教學目標,進而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對于中職院校而言,分層教學實際上就是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個人能力、學習需求的不同將其劃分群體,并根據群體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根據群體的不同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進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充分的發展。我國中職院校汽修專業作為一門專業性較強、重視實踐操作能力的學科,其開展分層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有著積極的意義[3]。
2.1 學生個體有差異
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受到遺傳因素、家庭環境影響、教育情況以及學生自身主觀思維模式不同的影響,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在成績、學習方式、學習速度、學習能效、興趣愛好、生活經驗等多個方面。而分層教學正是認識到這些差異,并在此基礎上,從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在其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適合自身特點的教育。
2.2 符合我國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其對學生存在著個性差異和才能差異的看法進行了肯定,主張應根據學生的自身個性以及特長對其進行培養,發揮其所長。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不僅對我國傳統教育有著深刻的影響,其在現階段也對中職教育工作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材施教要求教師首先要先對學生進行深入的研究,充分地了解每位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智力情況、行為習慣、接受能力以及學習態度等情況,再由實際出發來制訂教學計劃,確保教學深度、廣度以及進度都符合學生的基本情況,確保每個學生的才能品行都可以得到發展。
2.3 符合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中指出,每位學生都有兩種發展水平,一個是現有的發展水平,即學生在獨立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后所能夠達到的學習水平。另一個則是潛在發展水平,即學生在教師的協助下所能夠達到的學習水平。而這兩種發展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師應由學生的潛在發展水平入手,利用教學將學生的潛在發展水平逐漸轉化為現有發展水平,進而產生新的“最近發展區”,激勵學生發展。而分層教學模式就是根據不同學生“最近發展區”不同來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確保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將潛在水平轉化為現有水平,進而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最近發展區”。由此可見,分層教學模式是一種符合“最近發展區”理論的綜合教學模式,也是對“最近發展區”理論的深化和利用[4]。
3 分層教學在汽修實訓教學中的應用
3.1 學生分層
分層教學實際上就是將學生進行分層,故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掌握學生的個人情況,在分層時應綜合考慮學生的智力、基礎以及學習態度指標,來將學生大致分層三個層次: A 層: 基礎層,這個層次的學生只需要能夠掌握基礎的知識以及簡單的操作即可; B 層: 普通層,這個層次的學生要掌握教材中的必學內容; C 層為提高層,這個層級的學生要求較高,其不僅要具備 A、B 層學生都要掌握的知識,還要能夠理解選學知識和課外相關知識,且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在分層前教師對學生進行摸底,然后鼓勵學生根據自身情況來自愿報名不同層級,讓學生對于自身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并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隨時對其進行調整。這樣不僅能夠充分地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不同的學生都獲得滿足感,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刺激其向更高的層級努力。但在進行學生分層前應做好學生和家長的思想工作,深入地為其講解分層教學的內涵和意義,使其能夠充分地認識到分層教學的核心思想是為了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獲得符合自身情況的針對性教育,進而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更好的發展,切實提高自身水平。同時也希望學生能夠對自身有著清晰的認識,進而確保其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通過思想工作來緩解家長和學生對于分層教學的抵觸心理。另外,在分層時要充分地聽取學生的意見,不應僅以考試成績來對學生進行分層,要綜合考慮學生個人素質等多方面因素[5]。
3.2 教學計劃書分層
職業教學注重的是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而汽修專業更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其需要學生自覺參與其中,這就需要教師做好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引導工作。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充分結合當前院校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學生個體差異性。故而在制訂教學方案時可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步驟、教學方法、教具等方面入手,將其與不同層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相對應,強調教學的針對性,即確保了面向全體學生又兼顧了提優和補差,使教師在教學的不同環節中都能夠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另外,對于基礎知識較差、學習態度不明確的學生,在制訂學習計劃時應以確保其掌握實用性、動手操作為主的知識和技能,其理論部分的內容要相對精簡。而對于基礎較好、求知欲較強的學生,要確保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并重,增加科研性內容的教學。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來提出相應的教學目標。
3.3 分層施教
分層施教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所開展具有一定差異性的教學活動。在確定分層教學目標后,首先就要確定針對不同層級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并選擇有針對性的教材來制定教學進度[6]。在分層施教的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來完成教學工作,爭取做到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每個層次學生都能夠再學習中有所收獲,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教師要應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來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重視個體非智力因素的開發,繼而最大程度激發出學生的個人潛能。
3.4 建立多層次的評價體系
多層次評價體系是檢測分層教學成果的重要依據,目前常用的多元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基礎評價、能力評價以及延伸評價。其中基礎評價首先應該突出對基礎知識水平低的學生的積極評價,而能力評價則主要是針對具備一定技術特長的學生所開展的評價,延伸評價則針對每位有進步學生的激勵性評價[7]。
4 分層教學在汽修專業實訓教學中的實施
( 1) 在利用分層教學模式前要深度挖掘每位學生的個性,為不同的學生定制符合自身情況的學習方法。分層教學的前提是要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確保不同學生都能夠處于進步的過程中,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學習汽車零部件拆裝以及車輛事故檢查時,教師應為不同層級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確保學生都能夠在自身能力范圍內完成任務,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其學習興趣。
( 2) 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技能競賽,通過高層級的評價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使其能夠向著更高層次努力。汽修專業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其對于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要求較高,故而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應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不同級別的技能競賽,支持學生自主創業[8]。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給予學生恰當的評價,鼓勵和引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教師的評價不恰當則極易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另外,學生由于個體差異較大,其在接受學習內容時所能達到的目標也會有所不同,故而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應注意層次性、發展性以及科學性,多給予學生綜合性的評價,不應僅僅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價指標。
結語
雖然分層教學模式已經在諸多學科教學工作中廣泛應用,但其在我國的中職院校教學中還處于探索階段。中職汽修專業實訓教學與其他的教學工作有著一定的區別,這就需要不僅從學生角度入手去重新認識和定義分層教學模式,還需要從教師角度和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研究,將分層教學與實訓教學進行有機融合,形成一套適合我國現階段國情和市場需求的專業教學方案。
作者:張小莉 單位:江蘇省如皋第一中等學校( 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