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學語文語言特點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自古以來,教師的職責被定義為傳道授業解惑,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的一系列教學行為為學生們傳達知識,同時幫助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其中最重要的教學行為當屬教學語言,即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們傳授知識時所使用的語言,教師教學語言的優劣直接影響教學效果[1]。對于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而言,語言是教學行為的一個重要步驟,是語文教師教學活動的的關鍵媒介,也是提高學生溝通表達能力的主要途徑。本文通過對中學語文教學語言功能與特點、教學語言現狀及存在問題以及優化中學語文教師語言的措施等方面研究,其中著重分析了中學語文教學語言的特點,為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中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語言;語言特點
一、中學語文教學語言的功能和特點
中學語文教學語言的功能主要有:首先是對學生的啟發引導功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包涵著豐富的知識和文化,優質的教學語言能夠對學生的觀念和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教學語言,能夠將復雜的語文知識和生活經驗相融合,使得學生能夠將陌生的知識轉化成自我的認知。其次是溝通交流功能,教學語言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在課堂教學中,課前的教學語言能夠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流能夠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有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最后就是榜樣示范功能,教師教學語言的示范作用是提升學生言語能力的重要方式,很多時候學生會將教師作為行為的模仿對象。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的語言習慣、思維方式等都會在無形中對學生產生影響,從而發揮了語文教學語言的師范功能[2]。從形式上看,中學語文教學語言主要包括了口頭聲音語言、身體形態語言和黑板展示語言等三種形式。作為口頭聲音語言,主要作用就是傳播知識,也是語文教學中作為重要的教學語言,讓語文知識變得更通俗易懂,具有科學性、邏輯性和感染性的特點。身體形態語言主要表現為教師的面部表情和行為動作等,例如不同的眼神就能夠傳達出不同的情感,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來使用不同的體態語言。而黑板展示語言主要是黑板上的文字圖表等,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輔助教學方式,有助于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明確教學的重難點[2]。
二、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語言的基本技能有待加強。通過實際語文教學的情況來看,很多教師缺乏專業化的語言教學技能,從總體上來說,教師教學語言的基本技能有待加強。一方面,教師在入職前后缺乏與教學語言相關的培訓。大多數教師都是師范生畢業,在學校的課程教學中,基本沒有針對教學語言開設的課程。而在入職以后,中學對于教學語言并沒有深入的認識,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而也沒有開展相關的培訓活動來提升教師的教學語言能力[3]。而在另一方面,一些教師的普通話標準程度不夠,在口頭語言上缺乏示范性。甚至在一些學校,教師用方言進行教學,給學生以錯誤的示范,這對中學生語言能力培養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2.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學語言的運用技巧有待完善。語文學科對教師語言教學技巧運用有較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既要考慮教學語言的規范性、準確性、詞匯的豐富性,更要注意語言的語調、語速,使學生產生一定的共鳴。在教學內容重復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自己不同的授課技巧,采用獨特新奇的教學語言,使課程不知福單調乏味,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3.教師教學語言的綜合素養有待提升。對于語文教師而言,掌握足夠多的詞匯、提高自身文學修養是最基礎的素質,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主動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斷改正并豐富自己。
三、優化中學語文教師語言的措施
1.教師應增強教學語言的培養意識,實現個性化語言教學。課堂教學的目的就是為學生傳授知識技能,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局限于傳統的教學語言是遠遠不夠的,語文教學對語言要求高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培養自己獨一無二的教學風格,或幽默活潑或機智逗趣或新穎獨到,這樣更加地吸引學生,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體現教學的藝術性,從而提升教學質量[4]。
2.豐富自身語言儲備,提高教師素質。語文教學中,優美的語言作為教師傳播文化的重要媒介,是教學活動的關鍵推動作用。同時教學語言又是以各種詞匯為載體,而詞匯來源于教師們豐富的詞匯儲備和知識修養,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時不斷增加自己語言素材的積累。另一方面,教師應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熱愛生活,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多給學生傳達積極樂觀的心態等正能量的思想,讓學生不僅能夠學習知識,更能夠確立一種向上的人生態度,為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礎[5]。
結束語
教學語言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教學語言的教育、交際和示范作用不僅可以有效的提升語文教學效果,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幫助;同時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語文學習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課堂學習中更加集中注意力[6]。從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中學語文的教學語言仍舊存在著一定缺陷,探尋其中的解決對策尤為關鍵。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本身必須持續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語言素養和綜合能力。同時提高培養教學語言的意識,在豐富自己教學語言的同時,讓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活潑高效。
作者:王笑笑 單位:長春市第72中學
參考文獻:
[1]謝書民.淺談語文教師教學語言的規范化[J].語文建設,2012(16);10-11.
[2]趙紅.教學語言的評價標準探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03);2-3.
[3]王琪.淺談漢語術語的形音義規范[J].中國科技術語,2010(05);17-18.
[4]戴鳳君.論中學語文教師的語言修養[J].成才之路,2012(25);5-6.
[5]田瑩.新課改理念下重新審視語文教師語言[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5);3-4.
[6]胡國萍.淺談中學語文教師應具備的專業技能[J].教育探索,2011(0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