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學講模式在中學語文教學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學講計劃”旨在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了解知識——“學進去”;學生理解知識——講出來,本文就“學講計劃”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①字詞教學②文言文教學③名著教學等三個方面展開見解。
【關鍵詞】學講計劃;語文教學;合理運用
一、“學講計劃”在中學語文實行中的前提
實施“學講計劃”的前提是小組合作。就我執教的八年級語文教學的實例來講:根據班里的情況,安排學生六個人一組,每個小組的學生最好安排平均些,促進較好的學生幫助較差的學生,更好的使學生互相提攜,共同進步;培養學生在各組的競爭間有強烈集體榮譽感及上進心。小組間實施積分制,課堂表現積極或其他表現良好的方面給予一定程度的加分;同時,課堂提問或其他表現不好的方面給予一定程度的減分。除此之外,教師給予承諾:小組積分至50分全組有一個小的獎勵,積到100分則有一個大的獎勵,促進學生更愿意將自己容身于小組的榮譽中,為了自己的小組而戰。
二、“學講計劃”在中學語文中的體現
(一)字詞教學
1.課前自學。語文早自習利用工具書解決有困難的問題,并小組間合作交流,保證小組間的每個人都能做到充足預習。小組間的查閱也許是有限的,課前兄弟小組間可以相互補充和幫助。理解字義的方法:在原文中圈出字詞,結合上下文反復誦讀理解字詞的原義及文中義。如:八年級上冊《背影》中“蹣跚”一詞,形容腿腳行動不方便。學生自學時,應注意文中是誰蹣跚?為何蹣跚?蹣跚著干什么?等問題,以詞語串接文中的內容。這樣,不僅能充分的理解詞語更能深入理解文本。2.課堂展示。課前輪流小組將小組間交流的重點字詞板書在黑板上,需要強調的字音及字形可以用彩色粉筆標注。課堂上,教師隨機請小組組員上臺講解(增強每個學生的責任感及學習的普遍性)。學生根據討論的情況展示每個字需要注意的字音及字形。如:關于字義方面,學生根據聯系課文的方法,逐步把握文本文意。3.教師點撥。教師綜觀課堂效果,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點撥學生,引導學生不僅知其然,更明白其所以然。根據學生在講臺上的展現,教師補充一些學生沒有提到的方面。如:(1)字形相近的比較《背影》中“簌簌”與“萬籟俱寂”的“籟”進行比較。(2)多音字的比較《大自然的語言》中“風雪載途”與“三年五載”,“載”的多音字補充。當“載”讀去聲的時候,一般做動詞與承擔、承重有關,如:裝載,載人飛船;當“載”讀上聲的時候,一般與時間有關,如:三年五載,記載等。
(二)文言文教學
1.課前自學。學習一篇新的文言文之前,教師用準確的讀音及停頓在早自習時向學生范讀,或根據網絡的多媒體素材,向學生播放文言文的標準范讀。學生在小組間互助朗讀,相互指點讀音及停頓。同時教師告知學生當天課堂學習的任務范圍,如:今天我們的課堂將共同學習《觀潮》的1-2節。學生進行課前自主學習,小組間學生互相幫助解決:朗讀、作者信息、1-2節字詞及句子翻譯等。2.課堂展示。課前學生將原文的1-2節抄寫在黑板上,并根據預習的效果用紅色粉筆圈畫出重要的實詞,用黃色的粉筆圈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課堂上教師隨機抽取小組成員,要求學生走上講臺講解要學習的1-2節。教師告訴學生方法。這樣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更能增加學生對于難點的把握和記憶。如此一來,課堂教學的難點便水到渠成的展現,而不是教師滿堂灌式的教給學生。3.教師點撥。教師根據學生的講解適當且適時的點撥,最主要的是交給學生如何學習文言文的方法。首先解決字詞(包括實詞和虛詞),根據語法直譯文言語句。全班都無法解決的字詞或句式,教師加以補充并能根據課文內容擴充。如,《觀潮》中狀語后置句“出沒于鯨波萬仞中”引導學生明白什么叫狀語,一般文言文中狀語的標志字“于”。
(三)名著教學
1.理清地位。根據我市推行的“學講計劃”,我認為初中階段的名著閱讀應與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結合起來。2.學生展示。全班學生依次輪流展示,這樣一個學期下來班里的每個學生都能將名著閱讀融入自己的學習生活并能根據自己的理解提出有用的觀點或學習名著傳達的精神。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名著閱讀,另一方面加強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使每一個上臺展示的學生都能大膽而自信的學習和感悟。3.教師鼓勵。當然,學生展示的時候多少會有一些不足之處,教師在積極鼓勵的前提下,能夠根據學生的不足提出相應的一些改善要求,爭取下一次的展示更上一層樓。如此一來,學生在肯定中進步,逐步由怯懦自卑走向更加自信的語文學習中。4.課堂滲透。名著教學不一定是教師專門拿出一節課來教導學生閱讀及分析。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在摒除喧賓奪主的前提下,教師可以滲透式的教學。如:八年級上冊《老王》一文,“老王”是一個三輪車夫,而名著《駱駝祥子》中祥子也是一個車夫;聯系老王的職業時,教師可以進行不著痕跡的滲透祥子的悲慘命運;并能切合《老王》的主旨:關愛社會中像“老王”這樣的下層百姓而思考祥子命運悲慘的原因。
三、總結
“學講計劃”的推行無疑是教育根據時代需求的進一步改進,中學語文更需要這種創新及務實的教學模式。“學講計劃”的精神更應滲透于中學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本文根據自己對“學講計劃”的理解和實施,有限的談到了中學語文字詞、文言文、名著閱讀教學三個方面。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能更多的搜集相關知識及經驗,將“學講計劃”應用在中學語文的各個方面。
參考文獻:
[1]劉芳玲.關于“學講計劃”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探索[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05):259.
[2]王曉華.初中語文課堂管理的有效性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作者:齊程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樹人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