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課堂互動對中學英語課堂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被時代拋棄,新型的學校教學提倡師生平等的關系。在新型的課堂中,課堂互動已經滲入到課堂的每一個環節中。對于英語這門交際性很強的學科來說,教育行業已經把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入到課堂互動這個轉型方向上。所以,本文從這個視角出發,研究如何在英語課堂中貫徹實施課堂互動,希望可以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堂互動;新課改;師生平等
一、課堂互動的概念
課堂互動是指師生雙方或學生之間在教學過程中處于同一個情感的頻道,在這個情感的頻道上進行教學,最終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互動式英語課堂教學主要是通過師班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各種互動形式,在互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提高教學效果,同時也會增強老師的自我效能感,優化教學水平。
二、課堂互動的對英語課堂的意義
1.課堂互動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課堂教學互動交流最需要解決的的是學生的上課積極程度。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同一個教學目標,互動“有來有往”,這樣才能巧妙的發生“化學反應”,走棋課堂激蕩的主旋律。這種教學方式還體現出一種民主平等性、互促互補性、全員參與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只是一名學習的指導者,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但并不意味著放任不管,而是有的放矢,合理控制課堂節奏,不斷地監控課堂進度,讓整堂課往更好的方向發展。比如在一堂初中英語口語課中,教師選定一個話題,讓學生圍繞著這個話題用英語各抒己見,而教師只是起著補充談話,糾音訂正的作用。只有置身于這樣的環境中,師生雙方才能發揮真正的融入課堂,承擔自己的課堂角色,突出老師和學生的平等學習,互相的促進的理念。2.課堂互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課堂互動中教師可以適當降低難度,讓學生樂于運用純英語的思維。對于學生的提問可以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分清層次,循序漸進,這樣可以很好地體現課堂的漸進性。教師在課堂互動中所使用的激勵性語言,更容易讓學生克服困難,勇于挑戰自己。獨立語言思維。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比起傳統教學模式中只是“一是一,二是二”。課堂互動更容易養成良好的語言思維習慣和品質,這也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最關注的一方面。3.課堂互動可以提高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課堂互動的準備過程也是英語教師可以對課程的內容、知識點進行準確地掌握。因為教師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是站在專家的立場上,如果不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可接受程度,那么這堂課目標的達成就會大打折扣的。教師對課前對課堂互動的設計,也是對學生心理的預估,在互動中實現學習,通過在“做中學”把書本上晦澀難懂的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知識,無形中也給學生灌輸了一種把所習得知識得以應用的觀念。
三、開展課堂互動的方法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營造課堂互動氛圍。英語不僅是是一門語言的學科還是一門時效性很強的學科,應該在教學中與實際緊密結合。英語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資源,不僅有利于課堂的生動性,還可以夯實知識點,拓展知識的外延,傳授更多的學習方法,有利于學習習慣的養成,端正學習態度,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比如,教師和學生通過PPT這種媒介,模擬出真實的語言環境,營造一個溫馨的學習氛圍,用英語學英語,這種直接學習的方法可以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減少“中式英語”和“啞巴英語”的狀況。2.采取正面激勵話術,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心。在英語課堂的互動中,教師的話術很重要,如果平淡無奇,學生自然興味索然。教師應該發揮燈塔的作用,引誘學生自然而然地一步步往前走。所以,教師的語言應該發揮奇效,貫穿于整個英語課堂始終。對中學生來說,對于學習的興趣是維持學習進行,獲得更多成就感的第一步。很多學生失去自信心的學生是因為本身學習能力較差,對學習缺乏耐心和毅力,本身內部學習動力就低。再加上學校老師的“填鴨式教學”缺少鼓勵,家長對學習現有水平的否定。不要說提高成績,培養自信心都成了一件難事,更不用說學習態度了。所以在課堂上的有效互動必須要引起學生學習的求知欲。有了適度的求知欲才會引起他們的學習動機,進而產生學習興趣,提高成績,從而獲得應有的自信心。教師要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妥善利用最近發展區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比如,后進生應該以學習課本上的基礎知識為主,而好學生應該以拓展提升為主。3.設置合理情境,引起學生共鳴。情境是課堂別開生面的一面,情境的創設對教師的要求頗高,比如教師要有豐富的情感世界,才能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必須用于貼切,描述生動,才能夠喚起學生的想象,提升他們的境界。教師必須通過藝術的講授,才能讓學生發揮自如,有利于課后的探討鉆研。教師高超的教學手段,借助一定的媒介創造出來的,使教師和學生真正構成一個整體。那一堂課必定是火花頻出,揮灑自如。
四、結論
由于學生的身心都處于一個上升階段,繁重的學業致使他們沒有時間投入社會實踐,所以他們難以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這決定了教師是課堂上的必不可少的角色。正如互動是由雙方共同完成的,一個互動,必須要由教師發出,得到學生的反饋,教師再給予評價才算有效。課堂是動態的也是靜態的,課堂互動作為一種動態的課堂必須要時刻圍繞著教師的教學目標,由此出發,讓學生獲得更多的體驗與收獲。
參考文獻:
[1]唐莉莉,劉艷.社會交換理論對英語課堂互動的啟示[J].教學與理,2014(06).
[2]王蓮.多模態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課堂互動分析[V].教學與管理,2013(15).
[3]羅曉杰,王雪.專家-熟手一新手教師高中英語閱讀課課堂互動比較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1(12).
[4]劉意濤.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策略初探[J].教學與管理,2010(36).
作者:張亞雯 單位:教師教育學院2017級在校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