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學體育設施配備發展,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吉首市是湖南省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區域,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對體育教育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全面了解吉首市中學的體育設施配備現狀,對教育行政部門全面把握民族地區中學體育設施的配置,進而對科學合理布局、規劃教育資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研究提出的吉首市中學體育設施的建設策略可以為優化民族地區學校體育設施的配置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吉首市;中學;體育設施;配備現狀;發展
體育設施資源配備是學校體育的基本的物質保障,是體育課程實施的必要的硬件,它決定了學生的實際水平和體育課程的實施范圍。運動器材短缺、體育場地太簡陋是影響中小學學校體育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吉首市位于湖南西部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為湘西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區4個街道、5個鎮、7個鄉,總人口29.57萬人,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由于歷史和自然條件的原因,經濟發展一直處于落后狀態導致現在的教育發展不夠均衡,城鄉之間、校際之間,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經費投入、師資隊伍、學校管理、教學質量等參差不齊。對吉首市中學體育設施資源的現狀進行分析、探究,可以填補對地域性學校體育設施配備建設的空白,為湘西地區教育相關部門提供資料,有針對性地提高和促進民族地區學校體育設施的建設,為民族地區體育教育事業和社會發展服務,為當地的教育管理決策部門提供參考依據。
1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對比分析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以吉首市13所中學的13名教育管理人員、26名體育教師和70名學生為調查對象,同時對各個學校的領導、體育教師和學生進行訪談。
2結果與分析
2.1吉首市中學體育設施的總體配備狀態
2.1.1吉首市中學體育設施種類的現狀
通過實地走訪以及問卷統計結果得出,吉首市中學體育設施都能夠按照國家的一類必備標準配備,但按照國家的二類必配標準的學校比例較低,達標率僅為5%。在所調查的學校中,吉首市第一中學和吉首市民族中學、吉首市第二中學以及吉首市第四中學的體育設施配備情況明顯要好于其他農村學校,這說明吉首市中學體育設施的配備存在地域差異。
2.1.2吉首市中學體育設施數量的現狀
吉首市體育設施在體操類項目的器材數量上分布不均,有些體育設施的數量能達到國家標準。但從整體的體操類項目設施來看,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種類還是少數,有很多體育設施離國家標準相差甚遠,如山羊、跳箱的達標率為33.3%,達不到國家的要求。這是因為山羊、跳箱項目存在安全隱患,所以導致引進該項目器材的學校較少。在田徑基礎項目所使用的秒表和皮尺2種體育設施在占全部調查學校比例能達到100%。另外,接力棒在所有的學校都擁有,只是所有學校在校均數量上還沒能達到國家標準,其他幾類的田徑設施擁有的學校都在50%以下,尤其是在和國家標準比較后,其他幾類田徑設施的達標率遠遠達不到標準,相對集中于10~35%之間,田徑設施的校均擁有數量還非常低。球類項目中小籃球和小籃球架在全部調查學校中比例達到100%,各個學校基本上能實現全部覆蓋。但需要較大場地的小足球、小排球上和教學不易普及的足球、皮球還不能實現各個學校的全部覆蓋。而像壘球、聯合訓練器、木啞鈴、小沙包、爬繩與爬桿等器材,這些器材的缺少主要是由于學校不經常使用此類器材,學校覺得該類器材可有可無,又由于學校資金本身就并不是很充足,也就造成這些器材的缺少。國家標準雖然要求學校必須配備以上器材,但在實際的體育教學和課余體育活動中對該類器材的使用很少,可以說幾乎不使用。
2.1.3吉首市中學體育設施配備情況的滿意度
對本校的體育設施配置感覺一般或者不太滿意,17.3%的體育教師對本校的體育設施配置基本滿意,只有8.5%的體育教師對本校體育設施配置滿意。學生對體育設施配備要求不高,僅14.6%的學生對本校體育設施配置不滿意,48.8%的學生對本校體育設施配置基本滿意。
2.1.4吉首市中學生活動狀況
通過對吉首市各校中學生的調查分析可初步了解到,大部分初中生都喜歡體育活動,只有極個別學生不喜歡體育活動。在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中排在前3位的分別為籃球、沙包和拔河。學生認為影響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是學校缺乏體育活動場地和學校缺乏體育器材。
2.2影響吉首市中學體育設施配備的因素
2.2.1環境因素
吉首市地處武陵山脈腹地,山高水險,地廣人稀,經濟發展十分緩慢。地形復雜,很難找到一塊開闊的場地,這導致無法拓展和興建體育場地。吉首市位于全國降水偏多的地區,降水集中期為4~6月,降水的強度往往很大,而吉首市各個學校建設室內體育場館及其罕見,所以經常出現學生體育課無法同時進行的情況。
2.2.2管理因素
首先,學校主管領導不重視,體育組織機構不健全,他們對學校體育管理投入微乎其微;其次,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和器材是因為學生的存在而建設和購置的,所以理應從學生的需要角度來科學管理。目前,吉首市中學的體育場地設施和器材實際狀況遠不能滿足學生鍛煉的需要,但是我們應在管理上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盡最大努力為學生的體育鍛煉活動服務,為學生爭取更多的體育鍛煉的機會。
2.2.3經費因素
學校體育的發展有賴于對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投入。開展體育工作最基本的物質保障是經費,沒有基本的體育場館設施和必要的經費,工作就無法開展。調查數據顯示,各學校對體育經費的分配存在明顯的偏差。在高考制度下絕大部分的學校都是“重文偏體”,這導致體育課程很難發展。作為體育經費最主要的來源——政府,其通過財政撥款發展學校體育事業,但這些獲得財政撥款的學校能否有效地將經費用于學校體育工作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社會與個人對學校體育投入的積極性也不高,體育經費得不到切實的保障,這就與加強和發展學校育工作的原則背道而馳了。
3吉首市中學體育設施建設的建議
3.1配置資金
吉首市各中學應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充分利用本校現有的資金,適度加大體育設施經費的投入,逐步完善本校體育設施的配備建設,爭取達到國家標準的要求。吉首市政府在財政分配時應注意考慮鄉村中學的資金需求,適當加大投資力度。對貧困縣里的鄉村中學可以下撥專項的體育設施經費,用來加速改善吉首市各學校體育設施配備上的差距。
3.2更新建設
吉首市各中學在購買新的體育設施時,應嚴格按照國家的規格要求進行購買。對本校內未達到國家要求的必配類體育設施,應在更新體育設施時優先考慮。吉首市各中學應提高該校的體育設施利用率。學校在引進體育設施困難的情況下,應多鼓勵該校的體育教師積極主動地開發本校現有的體育設施。
3.3體育設施合理分配
面對吉首市現有的體育設施數量遠不能夠滿足該地區各中學逐年增加的在校人數需求的矛盾,除了增加各中學體育設施的數量外,還要注意在吉首市不同學校體育設施分配上的合理。現階段,吉首市各中學體育設施分配存在不公平現象,不同地區之間的體育設施分配與經濟掛鉤,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在學校體育設施分配上具有很大的優勢,教育部門對該地區的體育設施投入的經費更多,這就更加加速了體育設施的不合理分配。
3.4完善體育設施管理
通過調查發現,吉首市中學體育設施在管理上存在很多的漏洞。吉首市各中學在擺放體育設施時混亂,以至于在尋找體育設施時很難及時找到。在對中學體育設施的存放方面,吉首市多數學校沒有專門的體育設施保管室,更加沒有對體育設施的定期保養。學校在使用體育設施時很混亂,有些體育設施本堂課還在使用,到下堂課就找不到了。針對發現的問題,首先就要完善體育設施的管理制度,從制度上下手,管制住體育設施的亂存放問題。例如,在上課前進行體育設施的紀錄,下課后有專人對體育設施進行檢查。還有每個學校要建立專門的體育設施管理室,有專門人員負責,如果學校沒有專門人員負責,也可以由體育教師輪流負責管理。學校定期對該校的體育設施進行檢查,每次都統計記錄。對損壞、丟失的體育設施進行統計紀錄,再由學校進行定期補充。
3.5開發與創新體育設施
除了通過國家在專項資金的投入,各中學可以根據當地的資源,結合學生實際和本校場地,制作簡易器材,改善自身教學條件。學校在依據國家標準逐漸完善體育設施配備的情況下,把制作簡易體育器材作為有機補充。這樣做不僅可以大大降低經濟成本,而且可以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制體育器材是指人們自己制作發明的,能被體育教學、體育鍛煉和業余訓練所利用的體育器材。它可以是自己動手做的、商店里買的,或是路邊撿的,哪怕是一塊磚頭,若是能運用在教學、訓練中,都可稱它是自制器材。在校教師以及學生應多動手開發利用本校已有的材料進行改造和創新。
作者:向水針 高蒙蒙 李林 單位:吉首大學
參考文獻:
[1]牛森.河南省城市中學體育設施資源開發利用現狀研究[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2,28(6):115.
[2]徐莉姝,卜暢.黑龍江省民辦高校體育設施資源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08(11):75.
[3]李玉輝,袁筱平.甘肅省隴南市農村小學體育設施資源現狀與開發利用研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25(12):92.
[4]田應福,張麗芳.新平縣水塘鎮中學體育設施現狀與發展對策[J].科技信息,2010(9):573.
[5]劉瓊,胡德強.江西省農村中小學體育設施資源開發的對策研究[J].健身俱樂部理論研究,2009,3(5):9.
[6]胡振宇.現代城市體育設施建設與城市發展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06.
[7]李驍天.城市社區與學校體育設施資源共享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9,24(6):226.
[8]王乃號.魯西南地區鄉村小學體育設施的配備現狀與建設策略研究[D].山東:曲阜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