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化學工藝專業學生職業素質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職業素養
按照教育部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化學工藝專業教學標準,化學工藝專業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職業行為,具有較好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具有安全生產、清潔生產和節能環保的意識和行為,具備一定的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專業素質
按照教育部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化學工藝專業教學標準,化學工藝專業學生應該了解化工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工藝操作規程,熟悉本專業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和化工生產專業知識,能識讀工藝流程圖、設備圖、管道圖等相關圖樣,熟悉并應用化工生產中的檢測儀表與自動控制系統,能熟悉、使用和維護化工裝備,能掌握典型化工單元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完成化工生產裝置開停車及運行操作,具有正確判斷、處理化工生產運行中一般故障的能力,能在生產過程中實施QHSE及清潔生產,最終取得“化工總控工”或“化工生產運行員”(四級)職業資格證書。
3.創新素質
創新素質的培養是繼職業素養、專業素質養成后的又一必要素質,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適應新形勢下就業、發展、再就業、創業的需求。
二、學生目前的狀況
筆者學院學生總體上看是好的,但有的學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如文化基礎差,學習能力差,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差,不愿也不會學習,對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的學習感到吃力,曠課,心理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差,缺乏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一部分學生在就業后因為缺乏吃苦精神,嫌工作環境差、工作時間長、待遇差而放棄就業崗位。
三、培養策略
1.加強職業素養培養
(1)重視行為養成,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
學生除了技能過硬之外,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才能受到企業的歡迎,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筆者認為筆者學院化學工程系、德育教研室、學生處和德育教師等應聯合開展道德品質教育工作,每兩周至少開展一次德育教研活動,有針對性地研究德育課程改革,研討德育方法,使德育課確實有效。特別在待人禮儀、日常言行、實習實訓等方面要制定行為規范標準,要求具體化,讓學生對照標準規范自己的言行,校正不良行為,養成較好的行為習慣,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
(2)開展心理輔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
在激烈競爭的當今社會,職業學校的學生必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去面對現實。受過去失敗心理的影響,他們往往在擇業、就業、再就業和創業的過程中不能正確地認識自我、把握自我、推銷自我和發展自我。針對此種情況,學校應開設心理輔導課,讓學生找出自身的優勢與劣勢,揚長避短,通過努力彌補個性的缺陷,主動適應職業的需要,特別在最后一個學期,學校要加強學生擇業風險意識和競爭意識的心理輔導,以增強學生適應職業要求的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減輕學生就業的心理壓力。
(3)提升學習基礎及學習能力。
基礎差、缺少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是中職學生的一個特點,作為職業教育,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結合學生實際,完成打基礎、提興趣、教方法、培養能力的多重任務。基于學生實際和化學工藝專業素質要求,筆者認為教學過程應盡可能從行動教學、形象教學、互動教學等方面下功夫,盡量避免空洞而乏味的抽象教學,這樣有利于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積淀學生的學習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加強教學改革
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既不同于傳統的基礎文化、純理論教育,又不是簡單的操作培訓,職業學校培養的是可持續發展的應用型技能人才,既不能只傳授專業理論知識,也不能只教會學生一些簡單的操作,而是要把相關專業知識點與操作技能相結合,使理論基礎與專業技術相結合,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目前現代化工企業對學生的專業素質要求,化學工藝專業的教學必須進行改革,從宏觀層面上看要進行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運行體系的開發設計,從中觀層面上看要進行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的開發設計,從微觀層面上看要進行教學設計、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考核方法的開發設計。為了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完成總體培養目標,任何改革都必須結合企業需求、培養目標、學生情況來進行,且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完成調研分析、開發、設計、實施檢驗四個階段。
(1)公共基礎課。
公共基礎課教學要符合教育部有關教育教學基本要求,按照培養學生基本文化素養、服務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的功能來定位,重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以及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的創新,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職業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專業技能課。
學校可結合云南化工實際,組織編寫校本教材,教材應以本專業教學標準為依據,結合化工企業經濟的發展和職業資格鑒定標準(四級)的相關要求選擇教學內容。要建設具備現場教學和情景教學的實訓中心,使之兼具教學實訓、職業培訓、職業資格鑒定的綜合功能。專業技能課按照相應化工崗位(群)的能力要求,推行理論實踐一體化,突出教-學-做一體的職業教學特色,使一體化教學、項目化教學、情景化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成為常態教學法,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教師引導學習等教學形式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都動起來,教學中要使學生感覺到有事可做、有東西可學,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角色。專業能力強調技能知識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化學工藝專業培養的目標就是化工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教學計劃中可將一些與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相關的課程加以整合,把單元操作所需的知識點融合在一起,并以單元操作為主線進行教學組織和操作實訓。以精餾操作單元為例,教學過程可設計為:認識實習(校內外實訓基地認識)→化工原理(精餾基本知識、精餾塔工作原理)→精餾實訓裝置(操作和控制,壓力表、溫度表等原理、結構,精餾塔等設備、閥門和儀表的維護和檢修)→考核評定,在整個教學實施過程中,要結合操作單元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融入環保、安全等知識。這樣的教學過程,針對性強,知識點突出,學生學習目的性強,也能使學生看到自己的實際進步,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教師的教學。
筆者學校化學工藝專業的教學長期以來都受到“應試”觀念的束縛,雖然課改在不斷地進行,但是課堂教學模式仍是偏向傳統的應試教育方法,只關注于知識灌輸,忽略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活,學生不能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課堂效率不高,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培養學生良好職業素質的目的,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不斷提升自己作為教師的職業素質,要創新教法。創新教學方法可以從很多方面進行,比如創新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可以采用模塊化、一體化、項目化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教師在做中教,通過反復的教-學-做過程,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強化學生專業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提升其社會交往素質和產業文化素養,增強學生的職業素質。
(4)強化技能訓練。
專業素質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了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在化學工藝專業的一些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等方面必須進行改革。從2012年開始,筆者在精細化工概論、化工安全與環保等課程的教學中,探索并實踐項目化教學法,在教學中盡可能實現“教、學、做”合一,有意識地加大實習和實訓課時,盡量挖掘學生愛動的特長,使學生不斷地在學中做、又在做中學,教學過程注重開發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在做中學習和夯實理論知識,又在學中強化學生的操作技能,使學生的專業素質得到了較好的提升。不但如此,在整個教學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還鍛煉開發了學生的文獻資料檢索能力、信息處理能力、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團隊合作意識等社會交往素質和產業文化素養,學生的職業素質也在逐漸養成。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非常歡迎,教學效果很好,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
3.推進校企合作
一直以來,筆者所在學院化學工藝專業的教學質量不高、適應性不強、吸引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實習實訓設施,校企合作辦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辦學條件不足的問題,有效地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此外,要扎實穩妥地開展學生頂崗實習,推進訂單培養模式,要充分發揮和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的作用,只有確實保障學生技能培養的途徑和質量,才能增強學生的適應性,提升專業吸引力和競爭力,促進專業持續發展。
4.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創新素質的培養
近年來筆者所在學院化學工藝專業的學生就業情況不太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工資待遇低、工作環境差、工作時間長、就業不對口、化工企業持續減員增效等,學生很可能面臨另謀職業或自主創業,因此化學工藝專業的教學,在重點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和產業文化素養、專業素質(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要著眼于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中應整體考慮課程體系改革、教材改革和教法改革,為學生多次擇業或創業奠定基礎。
作者:李曉清 單位:云南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