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教育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模式的發展,賦予高職護理專業教育以新的內涵。如何加強職業素質教育,培養具備較高綜合素質,滿足臨床護理需要的應用型護理人才,是護理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積極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職業素質教育;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就業
現代醫學教育模式的發展,賦予高職護理教育以新的內涵,高職院校應面對國家護理人才緊缺的現實,適應現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培養具有較強應用能力,能滿足臨床護理需要,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和較強的實干、創新、創業精神的應用型高級護理人才。
一、醫學模式的轉變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提出更高要求
隨著社會的進步、健康概念的拓展,人們對護理工作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因此,需要護士的職業能力與社會的發展同步前行,這樣,才能滿足患者對護理職業的需求。在護理專業教育中,如何加強職業素質教育,培養具備較高綜合素質、滿足社會需求的應用型護理人才,是護理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積極研究和探索的問題。職業素質是指職業道德、職業修養、職業技能的綜合體現。護士的職業素質是指良好的醫德醫風、高度的責任心、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臨床經驗、穩定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身體素質。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醫護人員的職責與工作方向發生了改變,逐漸從過去的對疾病的治療轉變為對人的整體治療。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構想的提出,國家對醫護人員的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學模式也逐漸從過去的某個系統的疾病轉變為整體醫學模式。護士不僅要對患者已經發生的疾病制定護理計劃和護理措施,還要幫助患者對自身未來的健康發展制定預防措施和保健知識普及。
二、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時代意義
護士是一個面向患者、服務患者,履行保護生命、減輕痛苦、增進健康職責的職業,它不僅需要良好的形象、精湛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必須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因此,作為護理教育工作者,加強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為社會輸送具有良好的業務能力、較高綜合素質的護理人才,對我國護理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三、加強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途徑探析
(一)職業情感培養是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
良好的護理職業情感來自于對護理事業的忠誠和熱愛。高職護理專業學生選擇護理專業的原因存在較大差異,如就業前景好、收入水平高、家庭因素、盲從大眾等多種因素,而真正由于個人喜歡護理專業的卻占很小比例。因此,護士對職業的熱愛程度越來越低。高職護理教育應針對這種情況,加強培養學生對護理專業的興趣,使他們認識到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在生產實習中讓學生親身感受護士的工作氛圍,體驗患者對護理工作的需求和社會對醫護人員的敬仰;還可以邀請資歷高的護理專家介紹職業職責和使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職業理念,把對職業的認識內化為自己個性的一部分,促進護理職業情感和個性的和諧發展。
(二)結合護理人員職業素質要求,加強職業語言表達與人際溝通能力培養
現代社會要求護士具有較強的職業語言表達能力與人際溝通能力,要求護士在工作中能較好地與病人及其家屬、醫生、護理人員、管理人員及社會各階層之間的溝通。護士良好的人際關系依賴于其職業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高職院校通過舉辦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邏輯思維能力及應急能力,進而為其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團隊協作能力培養是護士職業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
護士是以女性占多數比例的專業群體,其工作性質一般為輪班制度。高職院校應針對此種特殊的職業現象,在教育教學和社會實踐中增強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通過團隊合作訓練,提高學生互相幫助、協作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克服自身個性特性,消除“小我”思想,遇事能沉穩冷靜、顧全大局、豁達寬容的職業素養,進而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
(四)職業禮儀教育應貫穿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全過程
南丁格爾曾說過:“護士是沒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人們把護士比喻為白衣天使,同時也賦予了護士的職業內涵美。護士的職業禮儀教育是區別于其他專業的特有教育形式。高職院校應通過《護理禮儀》理論課、實踐課、禮儀大賽等形式,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人文素養,掌握護士應具備的行為規范,讓護生的行為語言給人以美的享受,并將儀表大方、笑容友善、言語親切的職業禮儀展現到職業發展中。
(五)加強職業道德培養,為學生成功就業提供前提和保障
職業道德是人們職業活動的指南。職業道德素養直接決定一個人能否在本職工作中盡職盡責,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取得事業的成功。因此,高職院校要培養學生積極了解職業道德基本規范要求,使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護理學生的醫德信念、醫德品質決定著護生對待本職工作和服務對象的根本態度。高職院校要注重在專業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深化對護士職業的認知和認可,并將護士的職業情感逐漸升華為護理人的職業責任感,這樣才能將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更好的發揮和創新,應用于今后的護理事業發展中。擇業觀是畢業生選擇職業的前提,是畢業生對職業的看法和態度,也是畢業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就業問題上的反映。擇業觀正確與否,直接決定著擇業的成敗。高職院校要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引導他們從社會對護理專業的需求情況和發揮自身才能兩方面來考慮自己的選擇,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理想與現實、環境與成才等關系,克服擇業期望值與現實社會相脫離的傾向。高職院校應緊緊圍繞高職護理的專業特色及當前國、內外護理人才需求情況,幫助學生設計職業發展計劃,了解國家的就業方針政策,及時有針對性的給予學生就業心理指導和社會適應指導,增強承受挫折和參與競爭的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從而使學生能實事求是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掌握擇業方法和技巧,促進和幫助學生順利就業。通過對學生的擇業方法與技巧指導,使學生掌握應聘、就業程序,掌握自薦方式和應試的有關禮儀,掌握面試辯答、應對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的正確運用方法。加強擇業方法與技巧方面的指導,可以使學生避免由于方法和技巧不當帶來的求職擇業障礙。高職護理院校還應廣開就業渠道,和多家醫院建立并保持密切聯系,了解醫院的需求量,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有效就業信息,使畢業生資源合理分配,充分就業。
參考文獻:
[1]劉瑞華,董勝蓮.護理教學中護生職業形象美的培養[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3,(05):105.
[2]張禮賓.論《護理學基礎》教學中護理職業素質的培.2008.
[3]劉玉錦,王艷秋,李玉華.人際關系與溝通[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56.
[4]孫會珍.護士職業形象塑造在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中的實施[J].現代醫藥衛生,2007,(01):153.
[5]韓順玲,張艷,張潔.護生職業素質培養初探[J].齊魯醫學雜志,2004,(02):180.
[6]李穎.淺談護理高職生職業發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性[J].衛生職業教育,2007,(05):89.
作者:張蕊 單位:沈陽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