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職業教育生成機理模式體現,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職業教育體現終身教育理念的3種實踐模式
(一)銜接拓展型
“銜接拓展型”主要指在學歷教育內,中、高職院校通過打破終結性教育的“天花板”,與高一級院校銜接培養,或者本級院校內部拓展培養的方式,實現中職、高職、本科、碩士研究生的學習上升路徑。如江蘇省從建立和完善與現代產業體系相適應的職業教育體系出發,于2011年開始全面實施現代職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江蘇省教育廳的《2012年現代職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的通知》(蘇教高〔2012〕12號)主要從5個方面進行銜接試點工作:中高職“3+2”或“3+3”分段培養;中職與普通本科“3+4”分段培養;高職與普通本科分段培養;高職與普通本科聯合培養;中、高職五年一貫制培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成長的需要,在“中職、中本、高本”的培養形式中選擇繼續升學,拓展了學習發展空間,拓寬了人才成長渠道。上海市通過逐步打通架設立交橋的方式來實現銜接拓展,打通學生的學習上升的通道:從實現中高職融通入手,積極探索中高職五年制一體化辦學,架設起中高職協調發展的立交橋;再嘗試中職與應用本科貫通培養點,試圖架設起中職、高職、本科之間協調發展的立交橋。
(二)融通互換型
“融通互換型”主要是指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之間的融通、職業院校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間的融通、職業教育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融通。普職融通及雙證融通,需要學分互換、學籍互轉等作為保障。上海市架設起教育部門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及行業主管部門之間的立交橋,并積極開展職普學分互認,實現了雙證融通。在山東,初中畢業生可以兼報普高和中職,并且已經實現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互認學分、互轉學籍、學歷互認,確保了普職的融通。
(三)分級多元型
“分級多元型”主要是指職業教育依據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將職業教育進行縱向分級設置制度。在分級制中,實施連續學習與彈性學習相結合的學習制度和教學管理模式,無論是學齡學生,還是成人,在任何時候均可以進入分級制學習系統,形成了學習者多元化的格局。北京市職業教育分級制到目前結果尚不明確,但是所進行的探索還是有很多值得思考與借鑒之處,如北京市按照“從職業出發”和“服務人們終身職業發展”的理念,構建了以職業教育分級制度為核心的職業教育體系框架。該體系是以初中后分流為起點、以5級架構為主體,并能縱向發展的職業教育分級制度。職業教育的分級制拓寬了現有職業院校的辦學功能,擴大職業教育的資源范圍,增加人們接受職業教育的機會和可選擇性,體現出職業教育面向人人的終身教育理念。
銜接拓展型、融通互換型、分級多元型3種模式并不是某一地區的專利,各地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過程中,經常在某一類型的基礎上將3種類型交融在一起。3種模式助推了職業教育終身教育理念的實現,它們不是職業教育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實踐模式的不同發展階段,沒有先后之分,只是各地結合實際做出的選擇。各地的選擇不是完全憑借主觀意向或經驗,也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而是遵循職業教育發展的規律,在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及職業教育發展等基礎上,選擇更適合本地特點的模式。剖析職業教育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實踐模式,筆者探索其生成的機理,認為主要有以下3點:
(一)破解終結教育的理念
終結教育、斷頭教育是困擾職業教育多年的問題。職業教育從原來的中職教育延伸到高職教育,學生有了升入上一級學習的機會。但學生上升參加本科、碩士、博士學習的通道仍沒有打通,職業教育的學生升入高一級學習的機會與空間成為制約學生發展的瓶頸,這也成為職業教育吸引力不高的癥結所在。各地職業院校都嘗試用銜接或拓展的方式打通學生學習的通道,主要有有“3+2”“3+4”、中職、高職、本科院校銜接模式,或中職及高職培養年限拓展的五年一貫制等模式。這些銜接拓展模式,破解了職業教育為終結教育的問題,為職業教育學生在學制體系內上升學習成為可能,為終身教育打下了基礎。
(二)滿足人的全面發展的多種需求
職業教育體現終身教育理念的關鍵內涵是滿足人的發展需求。個體為提高個人生活質量,有提升職業適應能力的需求,職業適應能力提升的最好渠道是通過學習獲得。當前中國正處于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與知識密集型產業轉變的轉型升級的時期,對人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個人要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和更高的生活質量,需要在一生發展的過程中隨時接受教育。“唯有全面的終身教育才能夠培養完善的人”,“教育必須按照每一個人的需要和方便在他的一生中進行”。“現代職業教育是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要的教育類型不僅要為各層次學習者提供‘時時、處處’的學習機會,而且還要能在不同的教育層次和類型之間實現無縫轉換,為學習者的個性發展、能力發展提供基礎條件”。職業教育為滿足人的發展需求,提出了普職融通、雙證融通、學分互換等做法,為人人、時時、處處接受教育成為可能創設了條件。
(三)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
職業教育是一種教育類型,它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但因各地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及區域經濟發展對職業教育提出的需求不同,其實踐模式選擇也就有所差異。江蘇省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區域產業發展對職業教育人才的需求層次也較高,部分中、高職院校的師資、硬件設施也比較先進,可以選擇銜接拓展模式。上海、北京兩大城市,聚集著各種類型的職業人才。城市發展節奏快,工作生活壓力大,更需要進行終身學習。只有融通互換、分級多元等靈活多樣的模式才能滿足大城市中這些職業人才隨時隨地進入學習教育系統的需求。
三、職業教育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實踐模式的問題應對
從以上對職業教育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實踐過程及其生成機理的剖析中,我們會發現3種實踐模式因所選擇的途徑、方式存在差異,其對職業教育的適切性也有所不同。3種模式在實踐過程中都存在著一些問題。銜接拓展型模式過于依賴學歷教育體系內打通的升學路徑來吸引學生就讀職業教育。有些中、高職院校大規模采用銜接拓展促升學,卻沒有考慮到產業經濟對人才層次的需求。部分的中高銜接、中高本銜接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實現銜接,學習內容存在重復現象;部分拓展辦學年限的中職或高職,因院校本身理念、師資、設備等水平的差異,培養的學生質量堪憂。融通互換型模式解決了職業教育體現了終身教育理念的根本性問題,實現了學制教育體系內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發展興趣需求自由選擇教育類型的可能性。普職融通可以使學生在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自由選擇,雙證融通可以使學生在學業能力與技術能力之間自由選擇,學分互換、學籍轉換等為學生自由選擇提供了保障。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真正的融通與互換還不可能完全實現,原因在于,目前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隸屬于教育行政部門、人社部門、行業部門等管轄,學籍間轉換困難;二是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考核、評價機制區別較大,學分互換的等值性較難精確衡量。存在的這些問題使融通互換的實行難度較大。分級多元型模式將職業教育的功能拓展到學制體系外,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現有能力水平及發展需要,通過考核進入學習體系,可以連續學習或多次學習來實現知識積累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修滿要求的學分可取得學歷證書或培訓證書??梢哉f,分級多元型實現了“學生能夠自由地進入各個不同階段,而又能在不同的點離開”的終身教育的理念。但是分級的級別設置的科學性及考核量化的可行性需要深入考究,如何按照分級標準設計教學方案,以學習者的既往經歷、知識、能力為基礎確定培養方案,以模塊化教學和學分制管理進行教學,為人人、時時進入職業教育設計精細化的實施方案都有待進一步的研究。針對3種模式類型在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根據目前職業教育的實際,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予以應對,持續推進體現時時、處處、人人終身教育理念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過程。
(一)科學分析,準確定位,制訂好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規劃
為避免職業教育成為另類升學教育,需要科學分析產業經濟對人才的需求,建立區域經濟發展需求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間的聯動機制,合理定位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并結合職業院校本身發展的實際水平,制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的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規劃,比如在銜接拓展的專業選擇上,規劃時需要依據區域經濟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層次,確立專業及銜接拓展模式,以確保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培養目標等各方面的有效銜接,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
(二)健全體制機制,滿足各類人員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
目前3種模式在實踐中都存在不少問題,其主要原因是實踐過程中體制機制不健全,國家職業教育資格框架不完備,普職融通、雙證融通、學分轉換、分級培養等的落地執行還需要更健全的體制、機制保障,在實踐探索中還需要更努力地朝科學的方向前進,才可以達到朗格朗所提出“使教育從縱的方面貫穿于人的一生,從橫的方面聯結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各個側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一個人需要的時刻,隨時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識技能”的要求,滿足各類人員時時、處處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
(三)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及非正式教育相結合,時空上拓展延伸
體現終身教育理念的職業教育體系,在時間上應當具有延展性,在空間上應與其他教育形式交叉并行,各種教育資源相互補充,共同為受教育者提供全面的、形式多樣的學習機會。“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不是單純指現代職業學校體系,要跳出學校教育體制來談問題。國際上,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都包括三類教育”。終身教育理念下的職業教育體系不僅要有學制體系內正規的教育體系與制度,還需要非正規教育與非正式教育相結合。不僅要有學歷教育的銜接、靈活轉換,還要有非學歷教育形式多樣化、規范化、系統化,更要有信息化手段運用下的各種非正式教育的并行。只有這樣才能使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可以在這一體系內為達到各自職業發展目標,不受年齡、時間、空間限制,采用多次學習、遠程學習、非連續性學習等形式,實現時時、處處學習的目標。
作者:黃碧珠 單位:天津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