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多媒體中學政治教學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多媒體教學作為現代教學手段,已發揮著越來越重用的作用
1.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多方位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實驗心理學家蘇瑞特拉做過兩個著名的心理實驗:一個是關于人類獲取信息的來源,他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這就是說,如果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通過這樣多種感官刺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聽老師講效果好。另一個是關于知識記憶持久性的實驗,結果表明,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聽到內容的20%,看到內容的30%,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在交流過程中自己所說內容的70%。這就是說,如果讓學生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于傳統教學的效果。
2.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調動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動力,正如托爾斯泰所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導入新課時,用流動的畫面來體現教學意圖,創設出絢麗多彩、聲情并茂的情境,給學生以美的熏陶,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例如在講授七年級《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課的時候,通過制作的多媒體課件中的多彩的生命圖片,總結出多彩的生命構成了繽紛的世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變得生動和精彩,引起學生思維上的共鳴,激發學生探究引起這一變化的原因的興趣。
3.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優化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
多媒體課件走進課堂,廣大政治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捕捉富有時代氣息的教學內容來充實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不僅能夠強調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學內容,同時也為教學的綜合性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如我在制作“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的課件時,我利用電腦從網上找了三個典型人物。第一個殷雪梅老師舍身救學生的事跡;第二個是任長霞女公安局長的典型事跡;第三個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過這三位人物,讓學生們分析他們有什么貢獻,歸納評價一個人的人生價值。讓學生懂得一個人的價值,既要看他在物質方面對社會的貢獻,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對社會的貢獻。
二、多媒體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在課件的使用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傾向,影響了教師基本教學素質的提高,降低了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聲譽,弱化了教學目標的實現。在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不正確運用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重復教材內容
在課件的內容上,有的把教材內容大量復制在課件上。有的是教材上的文字內容,有的是教材上設置的情景,有的是教材上的漫畫,沒有新意,沒有創造。本來通過引導學生看書可以解決的問題,卻把它搬到課件上,淡化了教材的作用,把課件當作無粉塵的黑板,貶低了現代信息教育技術的特有魅力。
2.使用過于頻繁
有的課件內容繁多,既有文字又有漫畫,還有影像資料,在課堂上頻繁出現,一節課變成了課件的演示課,學生目不暇接,眼花繚亂。由于課件內容多,轉瞬即逝,沒有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學目標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實,使多媒體課件在學生心目中失去了新鮮感,課件使用泛化。
3.代替板書
利用課件代替板書,是使用課件者比較普遍的現象,黑板上整節課不寫一個字,長此以往,教師的板書基本功得不到提高。
4.粗制濫造
課件內容有的過多過濫,大量密密麻麻的文字,充其量不過是投影片的集合;有的畫面模糊聲音不清;還有的沒有清除電腦上自帶的聲音,出現音量大得嚇人,影響課堂氣氛。
5.顧此失彼
有的課件由于內容太多,講課老師頻繁操作,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制作和演示課件上,忽略了對教材內容的挖掘、補充、提升,顛倒了內容與形式的關系。一節課下來,熱熱鬧鬧,但學生如過眼煙霧云,收獲不大。
三、多媒體運用過程中的幾點啟示
鑒于上述種種情況,為了保證新課改健康順利實施,更好地發揮多媒體課件在新教材實施過程中的作用,我們認為多媒體課件在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要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要不斷學習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與知識創新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教育的競爭。作為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理念。其次要加強業務學習和進修,要學習多媒體課件制作理論,熟練掌握一兩種多媒體課件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有關素材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學會其操作要領。
2.課件的內容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政治老師常用的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能夠使教材中抽象的理論觀點形象化、具體化、直觀化,從而引發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雖然新教材設置了一些情景,具有極大的可讀性,但是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創設一些新的情景,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能夠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能夠豐富教材內容。如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選取三個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分別用MTV錄像片段、FLAISHI動畫等形式做成課件,形式新穎,情節真實感人,趣味性強。學生深深被課件的內容所吸引。然后教師再及時利用設置好的問題引導學生饒有興趣地進入對教學內容的學習、探討,學生思維非常活躍,積極思考,自發討論,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得非常充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形式要為內容服務,內容要優化
內容決定形式,任何教學形式都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在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恰當的媒體手段和表現形式,到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以達到使學生理解知識、形成技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目的。因此我們在制作課件時,選材一定要新穎、典型、貼切學生實際;做的畫面要清晰,聲音要清楚,文字量不要過多,不能有錯別字。只有高質量的課件,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增強教材的信度。
4.必須遵循適度使用原則
由于多媒體使用效果明顯,所以其使用頻率也大大提高。公開課、優質課、和平時上課都追求使用多媒體。會做的自己做、不會做的請別人做,大有一哄而上的趨勢,這并不符合實際。首先,硬件設施不具備。在目前條件下,一般一所學校只有一個多媒體教室,多的也只有兩個或三個,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全校幾十個班級都到多媒體教室上課。其次,并不是所有的課題都適合于多媒體,也并不是一節課從前到后都要使用多媒體。第三,作為課件,需要教師花很大工夫進行制作,是一項不容易的工作。我們平時用的課件,少說也要三五個晚上,上一節公開課所用的時間就更不用說了。教師的工作繁瑣,如果為了一節課花費這么大的精力,其它課肯定是要打折扣的,這對學生、學校都不是好事。
5.課件的內容要優化,質量要提高
課件的內容會影響使用的效果,一個優質的課件會為你的課堂增光添彩,內容更充實。因此我們在制作使用課件時,在選材上一定要新穎、典型、貼近學生實際;畫面要清晰,聲音要清楚,文字量不要過多,不能有錯別字。只有高質量的課件,才能更好地落實新教材,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增強教材的信度。
四、總結
總之,多媒體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顯示出巨大的魅力。我們要不斷探索,充分挖掘其優越性,著力避開它的弊端,利用其在輔助教學中的優勢提高教學效果,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
作者:薛小琴 單位:江蘇南京市秦淮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