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政治教學策略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教師課堂引導作用不夠到位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初中政治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主要發揮引導的作用。然而,當前依然存在一部分教師并沒有完全轉變教學模式,還是采用過去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主導式的照本宣科,不重視提高授課的有效性。
(二)錯誤地理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前存在部分教師看到新課改要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應該在課堂中掌握主動權,要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就錯誤地完全放手,讓學生采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學習。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非但沒有培養出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反而浪費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與精力。因此,教師首先要正確地理解新課改的要求,然后在此基礎上,發揮引導作用,引導著學生去學習,并且要把握住度的讓學生去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提高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與熱情
要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應該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與熱情。只有通過這種方法,才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他們才會主動去探求政治知識與事件。那么要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與熱情呢?這主要就需要教師多學習多實踐了。例如,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操是初中政治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便可以抓住學生喜歡聽故事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一些愛國的故事,讓學生在津津有味的聽故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愛國主義的感染。再例如,講到我國的法律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法律的權威與正義,可以引入一些關于法律的故事,讓學生對法律產生濃厚的情感。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與熱情便被調動了起來,學生主動地去接受知識,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教師要采用更加貼近學生的方式對知識進行講解
初中政治知識對于初中生來說比較抽象,非常系統,如果政治教師還是采用過去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只會不斷地打擊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學生在政治課堂教學中,面對一大堆抽象、枯燥的知識,像聽天書一般,會逐漸對政治產生厭煩情緒。并且教師雖然讓學生死記硬背住了政治的重點內容,但是當需要學生對具體的政治問題進行分析時,學生還是不知道要如何運用背過的政治知識去分析問題。因此,這就需要教師采用更加貼近學生的方式,對政治知識進行講解。教師不僅要把每一個政治知識點仔細地給學生將明白,而且還應該通過舉例子或者聯系學生的生活的方式,把知識點應用的情況進行展示。例如,當教師給學生講解“公民受教育的權利”這一概念時,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試著思考他們為什么都要接受九年義務教育?讓學生思考他們沒有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是合法的嗎?讓學生結合自身去理解“公民受教育的權利”,會幫助學生對這一概念理解的更加深刻。
(三)教師要盡量在課堂教學中引用時事政治
隨著當今世界經濟與政治的飛速發展,使得教育明顯跟不上時展的步伐。特別是教材的內容跟不上時展的腳步,雖然我國實行了新課程改革,也頒布了新的教育條規,但是政治實時在發生的變化,政治教材中的很多知識、事件,很快便成為了舊聞。而教師不能讓學生學習政治的內容依然停滯不前,而應采取相關的措施,讓學生的思想趕上時展的步伐。這就需要初中政治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聯系當前的時事政治。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教師自身就應對當前發生的各種政治事件進行關注并分析,然后才能在課堂上講解給學生。例如,在給學生講解“國家領土”相關的知識時,我把釣魚島事件引入到了課堂教學中。將我國政府、臺灣以及日本之間的關系及態度,給學生做了一個深入的分析。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們不僅深刻地理解了國家領土的概念,而且也學會了如何對時事政治進行分析,更加加深了對于國家的愛國主義情操。
三、結語
初中政治教師,不僅要把最基本的政治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正確地看待當前時時發生的政治事件,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認識能力。
作者:謝雅林 單位:廣西玉林市玉東新區茂林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