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學生人文精神政治教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性
在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與意義。政治課程的教學肩負著非常重要的培養與塑造學生的價值觀與是非判斷標準的重任,而這些對于學生今后的人生會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獨立來理解與看待世界的時期,他們會慢慢對于社會上的各種人與事有深入觀察,并且會有自己的思考與體會。這個時期正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最好的階段。教師如果能夠透過正確的教學引導與啟發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與看待很多人和事,并且幫助大家形成應當有的人生態度,這會讓大家更積極樂觀的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與障礙,并且更好的將這些難關克服與跨越。這些都是透過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可以實現的,也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的作用與意義所在。
二、人文精神的滲透形式
1.教學過程中的滲透
人文精神首先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得以滲透,只要教師對于課堂教學有合理的組織與創設。政治課程中的很多教學內容都是對于學生基本理念的一種引導,并且能夠很好的起到塑造學生的價值體系與是非判斷標準的作用。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的設計時要注重對于學生思維的引導,要讓人文精神能夠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都得到適當的體現。這樣才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循序漸進的產生對于學生的正面影響,并且讓學生自身的人文精神更好的得以形成與深化。在講授初二教材中的“依法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一課內容時,從人文精神教育角度看,人類的經濟活動同時也是一種人文精神活動。市場經濟中的平等、公平、自由、誠實信用等原則,實際上屬于倫理道德的范圍。怎樣處理好經濟發展中的誠實與信用原則,體現了一種極具人文價值的社會思潮,這種人文價值只有成為人文精神的自覺才能體現社會的進步。這樣理解與實踐不僅達到了對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了解現實,培養解決、正視現實問題的能力,而且基本達到了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合理的教學過程以及教學引導不僅能夠極大的深化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認知,也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
2.教學模式中的滲透
人文精神的滲透同樣可以體現在教學模式的創設上,教師要有意識的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要透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來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并且不斷活躍學生的思維,促進大家對于教學知識點的理解與吸收。人文精神的培養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切入點,教師的引導與啟發是一個方面,學生自身的知識獲取與體會也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教師要引導大家多展開對于教學內容的思考探究,尤其是對于那些富有人文價值的教學內容展開全面的理解與剖析。可以創設相關的學習任務讓大家在課下通過各種途徑來完成,這既是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能夠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中深化對于自身人文素養的構建。比如初二教材中的環境問題,倘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仍以不變應萬變的用書上枯燥的理論和陳舊的案例授課,不僅學生不感興趣,我們的教學也無法達到使學生增強環保意識,自覺保護環境的教學目的。這時,如果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明了道理——實踐應用”的模式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課余通過書本學習、網絡檢索、實地觀察、調查訪問等途徑,以探索的目光去關注我們生存的空間,去發現存在的問題。這不僅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夠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加強對于自身的人文精神的培養。
三、人文精神的培養策略
1.挖掘教材中的有效載體
想要更好的實現在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中對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這需要教師采取正確的教學策略。首先,教師要善于對于教學素材展開有效挖掘,要為人文精神的培養找到合適的載體,這是提升教學效果的基礎。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很多內容都和人文精神有著一定的關聯性。教師要善于對于這些有效的教學素材展開深度挖掘,并且要深化學生們對于這些內容的理解與體會。這樣才能夠讓知識教學的效率更高,并且有效的在課堂上深化對于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與構建。例如,在和學生們講到“法律規范經濟行為”這一知識點時,筆者仔細分析了案例,與學生合作歸納出了基本知識點:在經濟活動中,經濟參與者要講究公平、平等、誠實信用。進而啟迪學生要自覺守法、誠實守信,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一學習過程中不再僅僅是單純地對知識的掌握,而是已經上升為一種人文精神的培養與塑造的層面,進而引導學生更好的展開對于相關的道德標準的追求。人文精神的培養必須以課本中的教學內容為依托,課本知識不僅是重要的教學載體,也是對于學生的積極引導所在。只有深化文本教學才能夠更好的實現對于學生人文精神的構建。
2.夯實教師的人文基礎
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的教學過程中,夯實教師自身的人文基礎也非常重要。教師只有自身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與人文素養,才能夠在教學中給學生們傳授更多有益的知識,并且給與學生們更有價值的引導與啟發。因此,教師在課下應當有意識的豐富自己,不僅要不斷拓寬自身的知識范疇,也要提升自身的施教水平。此外,教師也要更好的規范自己的行為,要讓自己成為學生們心中的表率。這樣才能夠透過言傳身教來深化對于學生的影響,進而讓學生自身的人文精神能夠更好的得到形成與深化。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講信用、平等友愛,教師先要做到誠實守信,用自己的行動來教育學生。答應過學生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出必行。一名優秀、合格的教師應該在思想品德、個人行為、學識、價值觀等方面為學生做好榜樣,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此外,教師不能停止學習的腳步,在課下應當有意識的多學習新知識,更新教育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教師的思維處于一種活躍的狀態,能夠在課堂上隨時、及時為學生滲透時政知識,激發學生對政治的學習興趣,并且更好的實現對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與素質。
3.構建人文化課堂
課堂氛圍的營造非常重要,這也是人文精神能否很好的在課堂教學中得以滲透的基礎。教師在知識教學前應當首先給學生們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人文化的課堂將會更加有助于對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教師要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地位,要鼓勵學生們在課堂上多進行思考與表達。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富有人文色彩的教學話題來激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與探究。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不僅是對于學過的知識的一種有效應用,這也是幫助大家更好的形成自身的人文素養的一個有效學習過程。人文化的課堂才能夠更好的給予學生們正面的熏陶,并且讓大家對于教學知識點有更深的理解與體會。比如在上到“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活動:(1)讓學生畫一張自己的畫像,并用簡潔的語言說出心中的自己。(2)認識自己的潛能,從身邊的故事出發,正確認識自己的潛能。(3)科學評價自己,引導學生科學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一靈活的教學活動的構建中不僅給學生們營造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的人文精神也得到了有效的培養。
4.教學情境的合理創設
教師同樣可以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這也是很值得采取的一種教學策略。教師可以結合相關教學內容給學生們引入一些課外知識,也可以有意識的拓寬教學范疇來豐富學生的認知層面。同時,教師可以透過音樂、視頻等多樣化的教學輔助工具來更好的實現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這些都會為學生的知識吸收形成很好的鋪墊。教師還可以結合相關的教學主題給學生播放一些視頻片段,這既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范疇,也能夠讓大家對于教學內容形成更好的認知,這些都會為學生自身的人文精神的培養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上到《積極的生活態度》這一課時,筆者播放了音樂《活得瀟灑》,以此來給學生們傳達一種不在意他人眼光,自由豁達的人生態度。同時,我還會帶領學生觀看《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表演片段,引導學生要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此外,我還給大家講述了美國大石油王的人生歷程,啟迪學生要有自己的理想與奮斗目標。這些都是和教學主題有緊密關聯的素材,透過這些素材的引入不僅極大的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這也讓教學主題更好的得到凸顯。最為重要的是學生們從這些深刻的案例中能夠很好的感受到積極的生活態度對于一個人的人生可以構成的重大影響,自身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也會更好的得到形成與塑造。
四、結語
想要更好的在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中深化對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這需要教師采取正確的教學理念與教學策略。教師要善于挖掘課本中好的教學素材,并且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施教水平與教學能力,這是更好的發展學生人文精神的基礎。同時,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合理選擇,并且要善于展開對于教學情境與教學氛圍的有效創設。這些都會幫助課堂教學更為高效的展開,并且在過程中深化對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與塑造。
作者:吳沁 單位:江蘇省常熟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