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學政治教學創新性思維模式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創新性思維模式的培養有助于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符合新課改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轉變單一的政治課堂理論灌輸模式,從根本上提起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興趣,深入淺出地幫助學生理解政治教學中的深刻道理,在中學政治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層次地思考和探究,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模式,這是政治教師研究的重點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用活動教學,理論聯系實際,科學評價學生,才能在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模式。
[關鍵詞]政治教學;創新性;思維模式
現代教育的根本意義和價值在于培養和訓練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形成創新能力,塑造健康向上、適應時代要求的合格人才。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教學實踐與革新中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將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作為教學重點和教學目標,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對于問題進行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在課堂上的主體性才會充分體現出來。中學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模式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用生動的教學模式調動課堂氣氛
中學政治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教會學生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讓學生了解國家社會每項動態的形成背景、發展過程以及最終結果。中學政治課堂一般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和單一,教師調動課堂氣氛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借助表演的方法
可以在政治課堂上圍繞當堂課的教學內容編排一些話劇、小品或相聲,讓學生充當表演者。學生在扮演不同角色時,一定會對這些生動的藝術形象有所認知,扮演者可以在表演結束后將心得和感悟分享給同學,讓同學能夠感同身受,這樣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展開政治教育,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借助漫畫的方法
漫畫是一種比較流行的藝術表現形式,借助夸張和幽默的手法來揭示深刻的道理,在學生中很受歡迎。合理地將漫畫運用到政治教學過程中,可以把政治內容中深奧、難以解釋的涵義表現得更加直觀和貼切,如在一幅漫畫中有兩個圖像:第一幅圖像旁寫著“學生接受教育以前”,不同的學生頭腦中有不同的景象,花鳥蟲魚無一重復;而另一個圖像旁寫著“學生接受教育以后”,所有的學生頭腦中的景象一模一樣,旁邊教師的頭腦也是如此。這個幽默的漫畫直接解釋了現階段教育的弊端,引發人們深思。
3.借助比喻的方法
比喻能夠使抽象的問題變得更加具體,深奧的問題變得更加易懂。有時候僅僅一個比喻就能瞬間化解學生心中關于政治內容的各種疑問。如教師在教授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關問題時,單從字面解釋,學生可能覺得云里霧里,教師直接用鞋和腳的關系來做比喻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效果,教師可以問:“如果鞋子比腳大是否合理?鞋子比腳小又會有什么影響呢?”在學生思考和回答了該問題以后,教師可以直接告知學生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就如同鞋和腳的關系,這樣的比喻會讓學生理解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關知識,教師借助形象的比喻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和具體,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提升。
4.借助故事的方法
比起枯燥的理論知識內容,學生更愛在課堂上聽一些有趣的寓言和故事。教師可以挑選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故事,借助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吸引學生,在故事的曲折離奇中逐漸懂得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對塑造學生品行起到重要作用。如在教授“艱苦奮斗精神”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愚公移山”等神話故事來吸引學生,在講完故事以后拋出具有爭議性的話題,讓學生分成小組討論愚公的行為在當今世界是否可取。學生可能會圍繞愚公的“愚”展開爭論,在課堂結束之前,教師要告訴學生,這個故事的重點在于頌揚愚公不怕艱難險阻的精神,這樣的解釋讓學生茅塞頓開,一來一往的爭辯中,政治課堂顯得趣味盎然。
二、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興趣是激勵學生探索新知的最大動力,只有在學生對課堂內容充分感興趣的情況下,才會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創新性思維也會因此而發展。首先,政治課伊始,教師應該明確告知學生學習政治課的重要意義,讓他們了解學習該門課程的最終目的。學生在充分了解政治學習的重要性之后,就會下意識地集中精力來學習這門課程;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應時刻關注學生對于政治教學內容的興趣。政治課程相對于其它學科來說更加抽象,大部分的理論知識很容易讓學生思想開小差,這就需要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思維動向,借助提問、分組討論等模式展開互動,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教學內容中來。教師也可以想方設法地在政治課堂中添加趣味性因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創設課程內容有關的情境、巧妙地設置懸念和疑問、增加更多時事相關的實例、開展演講或辯論比賽等,將單一枯燥的政治教學變得生動活潑,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政治課程學習的樂趣,為學生創新性思維模式的培養奠定基礎。
三、用活動教學為學生提供創新思維空間
現在社會充滿競爭和合作,使得不同角度的思想觀點產生碰撞,人們在這些碰撞和摩擦中進行思考,為尋求彼此利益最大化而找出矛盾的平衡點,以此產生創新性的解決辦法。因此,集體活動是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模式。教師應該合理地創造一些教學活動,激勵學生參與其中,在教師同學生、學生同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和觀點碰撞的過程中,學生的頭腦風暴被進一步燃起。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的質疑精神,讓他們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對某一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在活動教學中鍛煉他們自主思考和學習的能力。同時,把所有學生放在活動教學中,讓他們同教師和同學共享信息、交流經驗,在辯論和思考中找到自我,學會合作。教師可以借助座談和辯論會類的教學活動來組織學生,創造模擬法庭和知識辯論等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集體活動氛圍,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提供空間。
四、多媒體教學為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提供輔助
信息時代的快速來臨惠及各行各業,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多媒體教學模式為政治課堂帶來了更多的生機。教師應多積累與課程相關的素材,用直觀生動的圖片、文本、聲音和動畫等內容立體表現課堂內容,讓學生在欣賞課件的過程中感受課程所要傳授的深刻道理,多媒體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更深層次的教學內容,為他們發展創新性思維提供技術支持。
五、聯系實際教學引導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政治教學過程中應該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理論聯系實際。教師應該清晰地認識到,互聯網的普及使學生很容易獲取所需要的知識,單純的理論分析已無法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應該鼓勵學生關心和了解社會實際,從不同的實際內容中感受政治思想。如在教授“健康中國需要健康的國民”內容時,可以借助相關新聞,告知學生該理論的提出背景,社會發展到何種程度以后,人們對于健康需求的覺醒,同時,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全民健康的基本途徑是什么,我國為此做了怎樣的努力。學生在搜索新聞和相關論述時會發現全民健身的相關內容,也會找出我國為推動全民健身所做出的各種努力,以此借助實際內容引導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思考和理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六、科學評價激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自由、活潑、充滿信任、目標明確的教學環境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而客觀、公正的評價模式有助于創設這樣的教學環境,因此,教師應該更加科學地對每一名學生進行評價和引導。一方面,教師可以用靈活的答案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思考,讓學生能夠用各種視角來理解和思考問題,進而對同一個問題給出不同的答案,只要符合邏輯,思維模式正確,教師均應該給予客觀的評價和鼓勵;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用更加靈活的方式來評價不同的學生,結合“減負”相關要求和學生的不同基礎,采取開卷或閉卷、口試或筆試、課堂回答問題、寫論文、做調查等各種方法來綜合考量和評價學生,以此讓學生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發展創新思維。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會簡單使用任何一種方法就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實際教學中,還有其它有益于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辦法,需要教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教學過程中邊摸索邊總結,以找到更多發展學生創新性思維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孫寶林.中學政治教學的課程價值構建與思考[J].才智,2014,(14).
[2]劉素娟.政治認同:關于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的探究[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4,(01).
[3]王彩英.在新形勢下開展有效的中學政治教學[J].學周刊,2013,(02).
[4]胡建軍.問題探究式教學在中學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江蘇教育研究,2013,(04).
作者:陸凱 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公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