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語言藝術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新聞評論節目特質要求主持人的語言更加靈活。
電視新聞評論集圖像、聲音、文字于一體,有時還運用多種表意符號來傳遞思想。在節目中,經常會插入現場再現、嘉賓訪談、現場采訪連線等,其內容十分的豐富,形式多樣。這就要求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除了具有傳達信息的能力外,還能夠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維,跳出自己已備好的語言模板,用自己更加靈活的語言,去串聯各方,確保節目的正確方向和順利進行。
(2)新聞評論節目特質要求主持人的語言更加親和。
傳統的評論總喜歡擺出一副講大道理、教訓人的姿態。而電視新聞評論則不然,無論是主持人、嘉賓、記者、事件當事人,上了鏡頭,就是面對面的交流。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作為各方的銜接者,要使節目參與各方都能夠以最佳狀態投入節目,順暢地傳遞信息,首先在語言上要做到有親和力。
(3)新聞評論節目特質要求主持人的語言更具分寸。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性的回歸,新聞評論節目對主持人自我語言特點和人性化表達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主持人要顧忌人性,該高要高、該低要低、該怒要怒、該喜要喜、該傷要傷,這樣才能拉近受眾、吸引受眾。同時,在評論中要特別注意分寸,應兼顧大多數人的接受水平有的放矢、有分寸地把握語氣、節奏,使自己的評論能夠更多地得到接受和認可。
二、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應注意的語言禁忌
(1)不要說想當然的話。
作為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更多的職責是將新聞的信息傳播好、把參與各方銜接好、盡力得到較為科學、公正的結論。因此,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在參與評論的時候,在語言上一定要留出空間和彈性,一定要謹慎。切忌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隨意地給出結論。
(2)不要說不負責任的話。
新聞評論節目很多的時候是代表政府說話,代表政府傳達信息,所以信息的指導性非常強,影響非常的深遠。因此,對每一句話都要真正地負起責任,說每一句話都要真正清楚、明確。特別是很多的事件,涉及多方的責任,甚至會涉及政府部門,在這樣的情況下,弄不清楚的話,不負責任的話更不能說。
(3)不要說壓迫性的話。
新聞評論節目涉及方方面面,所有的參與者都處在一個平等的層面上,沒有誰高誰低,也沒有誰質問誰,所有參與者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使新聞能夠更加完善,使結論能夠更加科學。因此,作為主持人,盡量避免用壓迫性的語言,去質問和要求參與者。
(4)不要說虛話。
新聞類節目本身特點就是真實,真實的事件就是需要真實的表達,稍加修飾和做作,就會使之失去原本的意義和特點,大大降低事件本身的可信度和影響力。因此,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要切忌說虛話,哪怕一點的不實,都會使整個節目出現本質上的改變,原本真實的信息也會被受眾懷疑。
(5)不要說廢話。
新聞評論節目,信息量的集中儲備在新聞描述、在新聞當事人、在評論嘉賓,而不是在主持人。主持人的話太多,自然會占用節目的時間,影響到節目的信息量。因此,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要切忌說廢話,要使每句話說到點子上、問到點子上、評到點子上。
三、如何提升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的語言藝術修養
(1)提高政治思想水平,使語言更主流。
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每天都在剖析、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達國內外發生的各種消息。這就要求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具有較高的政治水平和思想素質,較強的政策觀念和新聞敏感。因此,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要注重對中央和各級發展精神的學習,把握方向,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
(2)擴大社會知識面,使語言更豐富。
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每天評論的事項,古今中文、天文地理、人文自然,無不包括,所接觸的評論嘉賓很多都是各個專業的專家和高層人士。因此,要真正使自己的語言能夠駕馭好節目的開展,知識面的豐富是基礎。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刻苦地學,不斷地學,自己的學歷層次、文化水平和知識積累。
(3)提升專業能力,使語言更規范。
專業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提升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語言藝術修養最基本的要求。要獲得良好的聲音,必須進行長期的、艱苦的聲音訓練。此外,還要加強口頭報道、現場采訪等語言能力的訓練,加強自身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積極開展語速的訓練,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最多的信息傳遞給受眾,能夠在更為緊迫的情況下,準確規范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4)做足準備功課,使語言更恰當。
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在錄制節目前,一定要對所播報的問題,詳細地搜集有關情況。一定要與編導組一道研究、分析,充分掌握整個節目的初衷、要達到的目的、整體的程序、參加的嘉賓、引導的方向和最終的結論。同時,主持人還要深入細致地了解嘉賓,了解詢問的問題,甚至要充分預想或事先詢問嘉賓的回答內容。
(5)塑造良好的風格,使語言更精彩。
對一個主持人來說,其風格是否獨特鮮明,分析是否深刻,決定著主持的成敗。特別是在語言表達上,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富有感染力。每一個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自身的語音條件不同,自身的講述方式不同,所主持的節目也不同,但是風格的培養是必須的,風格培養的方向就是符合節目設置、符合受眾要求、符合自身實際,使節目更具人性化、吸引力和感染力。
作者:劉霖 單位:萊蕪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