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現代舞先鋒派舞蹈家的藝術語言,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先鋒派”舞蹈這個詞在舞蹈界出現最為密集的時段正是被運用到后現代舞發展的過程中,代表了那些具有先鋒意識和“叛逆”的舞蹈家們,以及后現代舞的特質與表征。后現代舞大師們反對古典現代舞的傳統唯美主義,摒棄一切令人窒息、違背自然的程式化動作;以“前衛”的舞蹈嗅覺和“接地氣”的舞蹈觸覺,凝結了他們超前的舞蹈觀,這份觀念和生活結緣,與時代并進。如此看來,無論從美學觀念、動作原理還是舞蹈風格均打著“反叛”和“先鋒”的旗幟,并向“古典唯美主義”宣戰。“先鋒派”這個標簽如使命般地緊隨美國后現代主義時期的偉大的舞蹈大師們,成就了他們在現代舞發展史中不朽的歷史價值。
【關鍵詞】先鋒派舞蹈家; 前衛意識 ;時代的“鬧潮兒” ;動作理論與技術體系先鋒派”舞蹈家的實驗性與可能性翻涌著整個后現代舞的浪潮,小劇場運動風起云涌,此時“賈德遜劇場”的創建為這些另類的舞蹈創作者來說無疑是個從屬于他們的領地,為年輕的編導們開辟了一個充分實踐與創作的實驗性中心,這是偶然也是必然,此時應運而生了美國現代舞發展的第四個時期——后現代舞。
一、前衛意識下的“后現代舞”的領跑者們
位于后現代舞時期的大師們數不勝數,各家動作理論與技術體系在整個現代舞的發展中各領風騷。然而,以下兩位最負盛名的后現代舞的扛大旗者為例,淺析并概述他們的藝術特征與審美傾向等舞蹈觀念。首先,蘇珊·布朗是美國后現代舞蹈發展史中十足的先鋒派舞蹈家,編導大師,是舞蹈時代的“弄潮兒”,突出地代表了美國后現代舞的發展樣式,以及在新時代和新的環境下的新式實驗。布朗最具代表性的“放松技術”是后現代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彰顯她對身體本能自然狀態的回歸。“放松技術”是從美國古典現代舞的緊張和限制中解脫出來的身體和精神全面放松狀態。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身體層面上:吸收中國太極和印度瑜伽這種東方身體的審美意識文化來充盈舞蹈技術。第二,時代層面:深受冷戰和二戰的影響,從政治、經濟、文化均受影響。這里的“放松”有三方面含義。第一,從緊張和限制中解脫出來。第二,嚴格身體意義上的非收縮,身體回到放松的自然狀態。第三,它是美國古典舞大師瑪莎·格萊姆“收縮——放松”動作原理和技術體系的簡稱和組成部分。布朗“放松技術”和她對“純舞蹈”“即興編舞”的研究與完善等等,從中可以看出她對舞蹈本體的認知與研究和她的審美傾向。第一,技術上體現了她對肢體語言運用的拓寬,指出“一切皆可舞”的大膽創作,進而促使舞蹈表現力的豐盈和肢體語言的流暢且多變。第二,以“實驗性”的純舞蹈形式展開對動作本身的開發和挖掘,認為動作本身就具有意義,使舞蹈回歸人體運動本身的功能。第三,以“純舞蹈”形式展開對人體和人性本身的關注。其次,從布朗的舞蹈藝術和創作觀念不難看出,人體的放松和松弛正在演繹著一場人們對身心靈的救贖,人們渴望解脫束縛,大膽施展著人體運動本能。第一,她的作品《沿墻壁行走的人》舞蹈實踐者們傾斜身體順樓而爬的狀態,通過舞蹈動作、空間、人體等拿來重用,為舞蹈增強著新的定義,《橫傳》和《樓頂作品》亦是。第二,布朗舞作的前衛性是多方面的,除了打破傳統作舞的空間,而且舞者融入百姓中成為一分子,并改變了觀舞的習慣和常規意義。第三,創造了舞蹈表演巨大空間的物理概念,從傳統狹窄的舞臺概念擴展為亭臺樓閣、花草湖泊等室外的廣闊空間,使舞蹈回歸生活和自然??梢姡@些作品全方位無不打著“先鋒派”布朗的烙印。
二、“后現代舞”時期“界碑式”的編導大師
后現代舞的另一位大師代表——默欺·堪寧漢。他的歷史地位很特殊,不僅是美國古典現代舞的奠基人之一,而且是后現代舞的“先鋒派”舞蹈家,編導大師的杰出代表。他是跨越兩個時代分界的重要人物。首先,堪寧漢師從古典現代舞大師格萊姆,他的先鋒性就是他對師父的“反叛”??皩帩h率先開啟了一陣“純舞蹈”之風,通過實驗性的表演和編創,徹底與格萊姆為代表的古典現代舞,無論從審美觀念、訓練體系、動作技術,還是舞蹈空間、戲劇結構等方面一統天下背道而馳,開辟現代舞的新局面,引領了一批時代先鋒??皩帩h創建了最具代表性的后現代舞的動作理論和技術體系。第一,他開創了與格萊姆心理刻畫式分道揚鑣的“純舞蹈”。他對純肢體動作的癡迷與實驗所謂是到了極致,作品《空間點》中的舞姿、動態、節奏,連接和空間布局淋漓盡致體現了他的“純舞蹈”的編排技術和創意點。第二,堪寧漢首創“機遇編舞法”,在中國古代哲學著作《易經》——“以變為本”的道家思想的影響下,通過“偶然和拼貼”的隨機元素開展生發。然而,堪寧漢在此基礎上是以一種偶然與必然的關系中尋求舞蹈本質的內核。同時在整個過程中強調求“異”求“變”,以新為本的舞蹈創作理念貫穿創作始終。這種方法貌似煩瑣,但卻能有效地避免編導家重復自己,協助他們搞出不同于他人,甚至不同于自己過去的作品來。因此,“機遇編舞法”在整個后現代舞時期非常具有先鋒意識的代表性價值和革命性意義。一方面,打破舞蹈編排創作方面的思維定向;擴寬舞蹈動態與空間銜接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作品內容往往含混、不確定模糊性強,從而使意義的寬泛性擴張。其次,隨之而來的是他開創的“堪寧漢技術”,這個極具個性化風格的創造,為他的編舞技術奠定了扎實的訓練體系。該技術借鑒格萊姆技術中“收縮——放松”的精華,同時借鑒芭蕾“腿部的靈活”優勢,將兩者有機結合。“堪寧漢技術”吸收各家所長,在不全盤否定古典芭蕾的基礎上,又借鑒了令他背道而馳的古代現代舞的經典訓練技術,將兩種經典舞風有機結合,以此為基礎融入了時代的特征。對于影響力深遠的“堪寧漢技術”而言,已然成為風靡整個世界舞壇的訓練技術體系。歐美各大院校紛紛運用此動作技術原理培養著一代又一代的舞蹈學者。該技術無論從語言體系、技術構成,還使編舞觀念均秉承了后現代主義舞蹈藝術特征的特殊要求,即:個性、原創、觀念、時代。由此,“堪寧漢技術”便是踏著時代腳步而行的最好體現;同樣也是堪寧漢先鋒派舞蹈的典型“話語”。通過以上這些藝術特點充分證明了堪寧漢對純舞蹈的摯愛追求。他認為舞蹈動作本體的開發與靈活度的擴寬,是純粹肢體語言的強勢回歸,他已然對表現心理和情感的舞蹈不感興趣,全身心地探索和實驗動作本身的意義。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這場后現代的風暴中,別具一格的舞蹈實驗家們,以“先鋒”意識與“實驗”精神,披荊斬棘奮勇開道,以便成為自然和人生的代言人。與其說時代造就了他們,不如說他們成全了時代,并成為時代強有力的代言者。因此,這些被全世界人們經典傳唱并運行不衰的現代舞動作原理和技術體系,均出自美國后現代舞蹈大師之手,來自他們樂此不疲地實驗與實踐,無休止的革命創新引領著他們奮勇向前,“反叛”地達到自己的有可能。這些偉大的功績,不僅在美國派的現代舞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和前瞻性,并且對于整個世界現代舞的發展進程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開啟了藝術之花。
[參考文獻]
[1][美]瓦爾特.索雷爾著.歐建平.譯.西方舞蹈文化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10(1994-11補充).
[2]歐建平.外國舞蹈史及作品鑒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1(2015-11第13次印刷).
作者:姜墨 單位:北京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