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語文古典詩詞教學中美育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提要】古典詩詞作為中華文化精髓之一,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鑒賞價值,還被教育界廣泛運用到審美教育中。審美教育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能夠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生活中無處不彰顯審美的重要性,因此審美教育也將在高職語文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針對高職語文古典詩詞教學中的美育滲透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對美育滲透提出有效的策略,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古典詩詞美育教育
引言
古典詩詞是我國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部分。古典詩詞以精煉的語言、豐富的情感等特點,在語文教學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高職院校語文教師通過對古典詩詞的有效教學進行美育滲透,在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本文對審美教育概念進行論述,針對高職語文古典詩詞教學中審美教育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以問題為主要導向,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在探究中不斷激發學生對審美的感知,同時提高學生對古典詩詞的鑒賞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美育的概念
美育的概念是指運用審美的方式進行教育,目的是為了提高審美能力,以及培養審美興趣,幫助人提高整體素質。美育的核心所在是藝術教育,可以通過對藝術的鑒賞進而來提高審美能力。美育是以審美形象的情感力量為手段去感染個體,進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具體地說,美育是一種以情動人的美的教育。美育還指對學生發現美、認識美的能力進行再培養,培養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可稱之為審美教育。審美教育在現如今的教育界中據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想要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就要進行審美教育。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審美教育最早是由西方國家的學者提出的,他認為,審美無功利論,審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對藝術的審美態度,同時還能培養對藝術的鑒賞能力;審美能夠幫助人提高自身的素養,進而陶冶情操。在現在的高職語文教學中,更應該滲透審美教育,利用高職語文古典詩詞進行美育滲透,使學生體會古典詩詞中富有的美感句子,體會作者的情感,進而養成良好的審美習慣。審美教育對學生有很重要的影響。
二、高職語文古典詩詞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問題
(一)學生對古典詩詞審美鑒賞興趣不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素養本就參差不齊,在這種情況下,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就會很困難。況且學生并不理解審美教育的意義,對古典詩詞的審美鑒賞不感興趣。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首先應該保證學生對此項目有興趣,這樣接下來的工作才能順利開展進行。高職語文教學中,古典詩詞的難度較高,并且古典詩詞中的句式精煉且有深刻的意義,很多學生理解不透。讀古典詩詞講究的是咬文嚼字,這導致學生在學習古典詩詞時感到有些吃力,這也是很多學生對古典詩詞不感興趣的原因。古典詩詞是考試內容,因此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太過注重教材,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這也將導致學生學習古典詩詞時沒有興趣。
(二)學生古典詩詞審美鑒賞能力不足。在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是以提高審美素養為前提,以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為最終目標,但是很多的高職語文教學中都存在對審美教育的忽視現象,這將導致學生對古典詩詞的審美鑒賞能力無法提高。很多的教師都把重點放在背誦和對古典詩詞的默寫上面,這樣陳舊的方式會導致學生失去自己的思維方式,更導致學生失去對美的敏感度。經常以考試為前提進行古典詩詞學習,是不能提高審美鑒賞能力的,并且這種以完成考試檢驗為目的的方式也是不科學的,學生沒有將古典詩詞的含義與審美素養相結合,無法理解其背后的真正情感。
(三)教師的美育意識薄弱。在當前的高職語文教學中,很大一部分教師對美育的教學意識相對薄弱,這也將導致教師無法有效開展美育教學。同時教師缺乏對古典詩詞審美教學的重視,無法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這樣將會導致學生的審美能力不足。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以考試為出發點,還是想提高學生的成績,并沒有重視審美教育,忽視了對古典詩詞中審美因素的深度挖掘,同時在教學中,也忽視了注重用美的方式去發掘古典詩詞的美感。教師的意識薄弱,將導致學生不能給予審美以足夠的重視。
三、高職語文古典詩詞教學中對審美教育滲透的有效策略
(一)關注學生審美感受。1.加強誦讀,幫助學生體會古典詩詞的美在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古典詩詞的審美教育時,應該加強對古典詩詞的誦讀要求,要讓學生大聲朗讀出來,讓學生在每天的誦讀中體會古典詩詞的美感,體會作品中的意境美,從而陶冶情操。例如,教材中的《詩經》,這是四言體詩歌,很適合學生進行誦讀,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語氣十分輕快,節奏感也很強,能夠跟著輕快的感覺體會古典詩詞的情感和美感。這種誦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古典詩詞中的韻律,提高對古典詩詞的審美興趣。2.為學生學習古典詩詞創設情境進行古典詩詞教學,除了加強學生的誦讀能力以外,還應該幫助學生進行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對古典詩詞中蘊含的美感進行鑒賞。例如,《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教師在教學時為學生創設情境,對其中的美感進行鑒賞,可以將含義和美感結合,充分結合所有資源來激發學生對審美教育的興趣。
(二)提高學生對古典詩詞的審美鑒賞能力。在新課改的促進下,我國高職語文古典詩詞的美育教學應該緊跟時代進步的步伐,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古典詩詞都是以篇幅短小的特點為自身優勢,雖篇幅短小,但是內涵卻極其豐富,其中蘊含的意義深遠悠長。所以教師在展開教學時應該以審美素養為主要前提,準確地捕捉古典詩詞中的意象,把握古典詩詞的意境美,幫助學生體會背后真正的情感。學生只有融入其中才能提起興趣,進而提高對古典詩詞的審美鑒賞能力。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走出惡性循環的狀態。
(三)提高教師美育意識。當下語文教師的現狀是對古典詩詞的美育教學意識不足,因此應當根據新課改的要求,不斷更新改進教師的美育意識。教師是學生的指導教師,起到了指明道路與方向的作用,這種情況,更驅使教師提高對美育教學的意識。教師以往都是把教學目標設定為迎合考試,但是這種觀念和意識是錯誤的,尤其是在對古典詩詞進行講解時,陳舊的教學觀念讓學生無法理解古典詩詞中所蘊含的真正意義,感受不到古典詩詞的美感。因此教師應提高美育教學意識,對學生展開指導教學,提高學生古典詩詞審美鑒賞的興趣,進而提高審美鑒賞的能力。教師提高意識,能夠促進學生對審美的新認識。
四、結語
古典詩詞是我國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能夠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關鍵性內容。文中闡述了審美教育的概念,通過對高職語文古典詩詞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在對古典詩詞進行美育滲透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很大因素在于教師的意識不高,教師的教學手段陳舊,因此我們將不斷改善教師的教學觀念,來對學生進行美育滲透,培養審美鑒賞能力。
作者:簡婕 單位: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公共基礎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