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閱讀教學效率提高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傳統教學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實際上就是教師機械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由于被動接受知識,學生身隨而心違,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學習氛圍,學生的輕松、愉快又從何談起,更不要說對小學語文有興趣了。即使那些小學語文學習好的學生,也是為了分數和升學,把自己當作了記憶工具。這樣時間久了,就形成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出現了我們最不想看到的問題,一部分學習好點的,在拼命學習,一部分學習差的,在小學語文課堂居然昏昏欲睡了。所以,課堂環境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新課改下對小學語文教師的要求就是積極努力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做到這一點,很多教師以滿腔熱情投身于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當中,舉止優雅,目光親切,精神飽滿,態度和藹……為了淡化傳統教學給人們留下的陰影,我們要“寓教于樂”“動靜結合”“學用結合”“師生配合”,創設愉快的教學氛圍。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作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切入點。語文教師應該將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一項系統的工作來抓。教育學和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興趣對于一個人做某件事的成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可見語文閱讀興趣的培養應該從小學生抓起。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要結合本地的地域文化和校本特色,創設有利于學生閱讀興趣提升的情境,在這種情境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思考與閱讀同步,激發學生情感
教材中的很多文章語言清新活潑,情節生動感人,更有千古流芳的名句膾炙人口。我們要引導學生根據“劇情”設定自己的情感所屬,調動身體各個器官,忘我投入,思考與閱讀同步,漸入“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佳境。教師不僅要會教,還應是一個出色的演員。要善于用聲情并茂的誦讀再現故事情節,用豐富多變的肢體刻畫人物形象,用喜怒更替的面部表情切換劇情人物的內心變化,使學生深刻理解文本主題。
三、尊重個性化閱讀
新課程改革中多次提到,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培養學生自主閱讀、引導學生個性化誦讀是小學語文閱讀課改革的落腳點。實施個性化閱讀,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騰出”足夠寬闊的閱讀空間,賦予學生選擇閱讀內容和調換閱讀搭檔的權利,重視學生個體情感輸出,使學生的價值取向始終處于良性發展態勢?!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閱讀量總目標為400萬字以上,課外閱讀量要達到260萬字。小學階段,由于學生年齡偏小,正處于關鍵的身體發育階段,因此,在具體實行過程中,可以適當增加彈性,有的放矢地安排學生閱讀。在尊重學生自主選“草料”的前提下,可以適當地為學生在內容選擇、計劃制訂、讀書筆記等方面進行指導或引導,以提高閱讀的質量和效果。
四、創設活動,促成閱讀與寫作結合
在閱讀中讓學生學習積累好詞好句,積累美文的寫作手法,在閱讀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閱讀中利用摘抄的方法,做批注的方法,小練筆的方法逐步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只有將學到的知識能運用于實踐中,達到活用知識的境界,閱讀教學的歸宿點就可以彰顯。另外,只有在學以致用的過程中才能知道自己閱讀的不足,才能進一步尋找新的閱讀知識點彌補不足。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二者相輔相成,在閱讀中提升寫作水平,在寫作中升華閱讀知識。
五、結語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中,要提升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質量,就應該著手從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選擇精讀,陶冶情操;彰顯個性,搭建平臺;延伸閱讀,拓展空間;學會積累,學以致用中提升學生閱讀能力,這樣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會更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會提升。只有將閱讀教學落到實處,我們的語文課改才會走在最前列,讓閱讀化作我們的纖纖細手,去輕叩小學語文課改之門。
作者:陳淑梅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通安驛鎮高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