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讀寫結合在閱讀教學中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閱讀教學往往與寫作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讀寫結合能力的培養,通過鼓勵學生進行讀后感寫作、換位思考寫作、走進生活寫作、進行摘抄與仿寫練習等途徑提升閱讀教學質量。讀寫結合作為閱讀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培養學生閱讀與寫作素養方面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文章結合讀寫結合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通過一些實際教學案例對讀寫結合的閱讀教學方法的作用和具體的應用方法進行分析探討,以豐富讀寫結合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閱讀文章的過程是學生學習、積累、體驗和應用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提升自身寫作技能的過程。學生個性化的學習特點決定了不能完全按照一刀切的讀寫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而是要在尊重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優化,使教學方法能夠真正適應學生的學習要求。教學實踐表明,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可以拓寬閱讀教學的思路,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和效果。當然,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決定了教師在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方面要掌握科學的方法,要認清閱讀與寫作的重要聯系,在進行課文教學過程中巧妙利用學生心理特點,鼓勵學生帶著感情去寫讀后感、模擬作者思想寫作訓練、生活當中體驗文章以提升學生寫作能力,進而提升閱讀教學質量。
1讀后感結合教學,提升小學生語文課堂閱讀質量
讀后感是讀者在閱讀文章或音頻后,根據自身理解與情感所做的總結,是讀者閱讀成果的升華。寫讀后感習慣的養成有利于學生加深自身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升華自身閱讀質量,進而提升閱讀教學質量。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應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帶著感情去寫文章的讀后感,讀寫結合教學提升課堂閱讀教學質量。文章的感情的把握程度是衡量學生閱讀水平的重要體現,讀后感有利于學生理清自己的思想,升華閱讀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將情緒帶入讀后感,提升學生讀后感寫作質量,提升閱讀教學質量。如我在進行《畫楊桃》過程中意識到故事升華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重要性。在進行故事講解過程中我利用了自身體會讓學生帶入情感進行閱讀學習。特別在老師向學生闡述不同方向觀察畫出的楊桃不同的片段,我通過自身經歷闡述真理得到認同過程中喜悅和事實沒有得到贊同心理的失落對比,試圖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以提升閱讀教學質量。在文章講解完后,我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融入自己的情感進行文章讀后感寫作。在學生寫作前我再次為學生強調文章內涵深刻之處以醞釀學生的寫作情感,以提升學生讀后感寫作質量。在課后讀物閱讀教學過程中我也多次要求學生帶有情感去進行讀后感寫作。如在《稻草人》、《我要做個好孩子》等心靈啟迪的課外書籍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就讓學生根據自身理解表達自己的感受、樹立自己的目標以升華小學生閱讀教學質量。情感教學是閱讀教學的常用方法,情感寫作也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閱讀情感教學的落實,在文章閱讀教學后鼓勵學生帶有情緒進行讀后感寫作,通過深化學生對于文章的情感理解程度,升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2古詩情景模擬寫作教學,換位思考提升課堂閱讀教學質量
模擬寫作,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通過模擬作者、模擬情景進行寫作。模擬寫作對于促進學生加深自身對于文章理解程度、升華閱讀教學質量有著較為明顯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換位思考寫作教學,促使學生加深自身對于文章內容理解程度,進而提升課堂閱讀教學質量。縱然小學生從小學習古詩,然而古詩作為距離學生年代較遠的文章對于學生閱讀理解仍存在較大的障礙。換位思考的閱讀教學方法,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擺脫簡單的古詩詞背誦困境,而是站在古人審美、創作的視角去認識、理解古詩的內容,借助內容來構建相應的情景,借助情景來強化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與認同,進而達到熟記的目的。換位思考,有利學生加深自身對于古詩故事的了解程度,進而升華小學古詩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模擬情景寫作以提升古詩教學質量。如我在進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學過程中就讓學生進行了模擬寫作,以詩人視角去閱讀古詩以提升學生對于古詩的理解程度。我先為學生講解完古詩,通過為學生大致梳理古詩故事思路降低學生換位思考寫作難度。在古詩內容教學完后,我讓學生根據古詩進行情景模擬寫作,以第一視角發散自身思維,盡可能還原古詩故事,表現出詩人的情感,透過這種寫作訓練提升學生對于古詩故事、情感的理解程度。在批改學生換位思考寫作之后,我再次為學生講解古詩故事以深化閱讀教學質量。在現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我也常利用到這種換位思考寫作的技巧,讓學生換位思考進行文章續寫與改寫訓練以提升課文閱讀教學質量。換位思考是促進人際關系的重要能力,同時也是促進讀者與作者情感交流的利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認識到換位思考的重要作用,在重要文章教學過程中巧妙利用模擬寫作教學,促使學生換位思考寫作,讀寫結合教學進而提升課堂閱讀教學質量。
3生活當中借鑒體會,實際當中創新表達、提升作文質量
小學語文課文內容多與學生生活有著一定的聯系,因此生活可謂是小學閱讀教學的重要教學資源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及時發現文章與生活的關聯之處,鼓勵學生在生活當中體驗文章內容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以提升小學閱讀教學質量。走進生活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巧妙利用生活教學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提升閱讀教學質量。在這里,我鼓勵學生進行“隨寫”,引導學生從日常的所見所聞所想入手,不限制學生寫的內容和體裁,可以是學生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也可以是天馬行空想到的,只要學生我手寫我心,想寫什么都可以,內容隨意,體裁不限,只要能抒寫性靈,并在作文過程中形成能力、養成習慣即可。例如,學校組織完消防演練之后,一名學生在自己的“隨記”中寫道:“剛開始出來教室,我的內心有點小激動,總覺得就像玩游戲一樣,后來我們來到樓梯口,發現這里已經被其他學生占據的水泄不通,他們都在快速而有秩序地下樓,很多老師在高喊著‘不要擁擠,不要推倒其他同學’,于是我開始緊張起來,幸好,我們在班主任的指導下順利地出了教學樓,來到操場上,我抬頭望著天空,感覺呼吸都沒有如此的順暢過。我相信,就算真的遇到火災,我們也一定能夠沉著冷靜地應對。”慢慢地,學生積累的生活素材增多,寫作能力也能得到顯著的提升。另外,我還結合本班是IPAD實驗班的優勢,采用微視頻寫作。根據主題事先布置“每日一拍”,錄制好影像作品,讓學生觀看后進行寫作。比如蠶寶寶的生長過程,拍攝蠶寶寶吃桑葉、睡覺、吐絲、作繭等過程后,讓學生觀看并交流蠶寶寶生長的過程再進行寫作,這樣可大大降低寫作的難度。學生們在習作中這樣寫道:“蠶寶寶們白胖胖,一對小小眼睛,不長大點還真看不見,還有啊,那一排小牙齒,別看它們小,其實,只要一個晚上就能把五六片葉子啃完了。過了幾天,它們長的更肥更大了,拉得屎也像一粒一粒的芝麻。再過了幾個星期,它們已經長得特別大了,拉得屎都要趕上綠豆大了。當然,它們要結繭了。第二天,一個個圓圓的繭,出現在我眼前,它們織的還算薄,我還能看見它們在繭里慢慢的編織。不過,第二天,我看不見它們了,我有點傷心。不過一想到它們還能破繭而出,我又高興起來了。”生活是小學語文課文的重要來源之一,寫景文、敘事文都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閱讀教學與生活的結合。在新文章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走進生活驗證文章內容寫出自己的感受,進提升閱讀教學質量。
4摘抄與仿寫結合,增進閱讀理解與應用能力培養
閱讀教學是一個從教學到消化再到轉化應用的過程,如果單純地讓學生通過多次反復閱讀課文內容來實現閱讀教學目標,難免有些困難。考慮到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興趣、愛好,教師除了采取常規的泛讀、精讀、細讀外,還可以引入摘抄的方式,即讓學生將自己覺得比較有趣、有意義的句子、段落摘抄出來,作為自己閱讀的成果。當然,在摘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或者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摘抄的內容進行相應的仿寫練習,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對摘抄的內容進行深度的理解、加工和輸出,從而將摘抄的要素融入到自己的深層次思想中,真正轉化為自己的閱讀學習成果。例如,在開展《桂林山水》一文的閱讀教學時,我除了安排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閱讀賞析以外,還鼓勵學生進行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摘抄,使學生將自己認為有趣的詞、句摘錄出來,作為閱讀內容積累。例如,我提出讓學生摘抄出能夠體現漓江水靜、清的詞、句,這樣學生就在閱讀的過程中摘抄出了諸如“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的流動”“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等美妙的句子。在摘抄完畢后,我會再引導學生根據所摘抄的奇妙語句仿寫出相應的語句,這樣,學生就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和生活經歷,仿寫出了一系列具有比喻、排比韻味的語句,不僅增進了學生對課文中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提升了學生仿寫的意識和能力。除了在課堂閱讀教學中使用摘抄與仿寫結合的方法以外,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養成課外閱讀過程中的摘抄與仿寫習慣,讓學生將課外學習、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好的詞、句摘抄下來進行仿寫練習,這樣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將通過閱讀學到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成果,融入到日常的寫作活動中。
5結語
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乃至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基礎性內容,對于學生寫作能力及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考慮到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表現出的個性化特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認清學生情感與實踐對于閱讀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作用,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換位思考、模擬寫作、走進生活驗證文章、進行摘抄與仿寫練習等途徑,進行合理有效的讀寫教學提升閱讀教學質量。
作者:羅新文 單位:深圳市南山區珠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