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生物課程有效教學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導致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種趨勢下,我國的教育也要緊跟時展,不斷改革。本文主要研究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教學,根據本次研究,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提出了相關策略,希望可以推進高中生物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一、低效高中生物課堂產生的原因
1.教師對教材的分析和處理力度不夠
通過對教師的問卷調查和訪談發現,大概只有63.95%的教師按照教學要求對課程進行了調整,還有一部分是稍作調整,甚至還有少量教師對舊教案完全沒做調整,這是導致低效教學質量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高中生物教學存在一個教師帶幾個班的情況,使得老師的教課任務也相對繁重,對待每個班都是相同的教學方式,也沒有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做出合適的調整,這就導致了高中生物課堂的低效性。
2.三維目標存在偏差,可操作性不夠
根據調查發現只有17.44%的教師能基于學生的情況進行分析,制定不同的教案,其余大多都正在尋覓中,大多老師對重點、難點都掌握得較好并且能夠很好的教給學生,但部分教師三維目標存在偏差,只關注學生的文化教育而忽略他們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還堅持自己絕對權威的地位,忽視了師生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
3.新課程的實際操作存在不足
據調查分析很多老師都可以接受新課改背景下新的教學方式,并且愿意將它引進課堂,但就是在引進過程中部分老師心有余而力不足。因為目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課的標準只是以一個指令性文件出現的,并沒有具體說明如何去實現這個標準,老師之間相互探討自行摸索,卻沒有一個規定的可行標準,導致在落實理念上存在偏差,不能夠準確判斷新課程的實施是否到位。
4.課堂教學缺乏懸念意識,課堂呆板
根據調查結果發現,教師都有將新課程理念融入到設計中的意識,并愿意為之努力。但大多老師更關注課程教學里的層次性與邏輯性,很多老師還保留著以前的傳統教學模式,只負責通過教材給同學傳授知識,而同學也是被動的接受,很多東西他們不懂原因,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去死記硬背,長期的呆板教學模式下,又很少在課程設計中“留有懸念”,沒有重視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他們對生物這門課程越來越沒興趣的同時還阻礙了學生全面而綜合的發展。
1.教學準備策略
主要包括對教材的研讀、對學生的學情分析、對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的設計。對教材的研讀指的就是在新課改背景下,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制定不同的方案,要開發教學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統籌、增減、調整,必要時可以超越課本,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以提高課堂效率。學生學情分析是教學目標的基礎,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喜歡新鮮的事物。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出帶有一定難度的問題,供他們去思考和探討,另外老師要因材施教,對待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的設計則是指在注重學生文化教育的同時,也要培養他們個人素質和情感的培養。
2.教學實施策略
主要包括有趣的課堂情境的創設、合作進步型學習策略、探究型學習策略。有趣的課堂情境的創設指的是老師要改變之前傳統呆板的教學模式,可以在課堂里講一些有趣的話題,設置一些有趣的場景,比如一問一答、給他們提出問題下節課再解答,往往有趣的東西可以勾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給他們營造了一個自由輕松的氛圍,這對他們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很大幫助。其次老師要改變以前自己絕對權威的局面,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老師要跟同學和諧相處,亦師亦友。最后老師不再是課堂的主要講授者,在學生面臨問題時,不是直接的告訴他們解決辦法,而是通過各種角度來從側面引導他們,讓他們自己找出自己的問題,并去尋找解決辦法,這可以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
三、結束語
此文主要分析了新課程改革下高中生物有效課堂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認真分析了其問題產生的一些原因,經過探討發現,實施教學準備策略、教學實施策略可以有效的改善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理由相信隨著有效策略的實施,我國高中生物教學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吳長勝.高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3(12)
[2]龔彩霞.生物教學生活化———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生物有效性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34)
作者:林春穎 單位:福建省平潭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