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淺析民辦幼兒園發展困境及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云南省的學前教育在近 20 年取得了突飛猛進的巨大成就,但云南省由于教育發展起步晚,發展滯后,地區教育資源不均衡,使得民辦普惠性幼兒園在發展的規范性,建設的有序性,教育質量的成果,與東部沿海省份相比,還存在巨大的差距。筆者作為在云南從事多年幼兒園教育管理的工作者,將結合自己的經驗認識,對云南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如何更好更快地推進提出自己的觀念看法。
【關鍵詞】普惠性; 民辦教育; 幼兒園; 學前教育
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是學前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 21 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不斷推進,國家對幼兒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我國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建設規模和質量得到了快速發展,這一方面有效解決了幼兒“入園難,入園貴”的社會龐大學前教育需求,另一方面通過對社會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彌補了國家教育經費的不足。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云南省出臺了鼓勵推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建設的政策,加大了對該領域的教育資源傾斜力度,制定了科學有序的階段性建設規劃,使得云南省的學前教育在近 20 年取得了突飛猛進的巨大成就。但是云南省由于教育發展起步晚,發展滯后,地區教育資源不均衡,使得民辦普惠性幼兒園在發展的規范性,建設的有序性,教育質量的成果,與東部沿海省份相比,還存在巨大的差距。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普及程度能夠展現出社會公共教育的公平性,也能夠推動社會公共教育水平不斷邁向新臺階。作為幼兒園教育管理工作者,要結合自己的經驗認識,對云南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如何更好更快地發展提出自己的觀念看法。
一、當前云南開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有力因素分析
( 一) 國家提供了諸多有力的建設政策方針。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平臺,對孩子思維意識、道德修養、行為習慣具有重要的啟蒙作用,甚至可以決定孩子未來人生發展的方向和軌跡。為此國家對學前教育高度重視,并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規劃剛要》中明確指出公辦幼兒園與民辦幼兒園要同步發展,公平發展的指導思想。同時國家教育部還對城鄉學前教育發展不平衡,幼兒園建設收費不清晰,存在明顯的門檻效應、民辦與公辦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等問題提出了“國十條”具體發展策略。云南省積極響應《教育規劃綱要》和“國十條”具體要求,為此專門制定了 10 年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和結合自身地區發展實際情況的學前教育管理條例,這為云南普惠性學前幼兒園的科學規范的建設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 二) 強大的幼兒學前教育需求使然。目前由于教育市場化的不斷深入進行,使得幼兒園辦學的形式更加多種多樣,比如公辦形式、事業單位形式、個人形式、社會企業在生產經營之中的附屬形式等,使得幼兒園的數量和規模都得到了巨大的改進,有力地保障了近年來由于二孩政策驅動幼兒群體增多而形成的入園難問題。但是我們要客觀清醒地認識到當前云南幼兒園發展仍具有與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相似的,城鄉幼兒園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公辦幼兒園的數量有限,使得當下家長存在為了孩子選擇合理的幼兒園通宵排隊,爭搶名額,靠關系走后門的形式,為此大力發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能夠有效地緩解學前教育資源短缺的困境。而且由于教育部門在學前教育的制度設置、教學安排、監管舉措已經十分完善,能夠在教學質量、特色等方面達到推進孩子綜合素養達到符合國家未來人才的要求。從云南省教育部門了解到,2015 年全省民辦幼兒園的數量已經突破了 4? 300所,其中滿足了 63 萬幼兒的學前教育需求,占全省幼兒總數的 53% ,已經成為云南完成學前教育任務的主力軍[1]。
二、云南省普惠性民辦學前教育困境分析
( 一) 辦園門檻低,導致整體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為了吸引和鼓勵社會教育資源更多地參與到幼兒園領域,使得申請幼兒園辦學的政策條件相對比較寬松,參與幼兒園的各種企業,個人的目的和訴求各不相同,再加上教育市場上還存在一些未經審批,私自辦園的情況,這在一些偏遠的鄉鎮農村地區十分普遍,這樣就導致了幼兒園發展水平良莠不齊。另外,大多數民辦幼兒園的初心和目的不在于開展幼兒啟蒙教育,而是追求盈利性,在這種濃厚的商業因素影響下,極大地壓縮了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生存空間,比如幼兒園為了節省成本,追求更高的效益,會普遍性地出現降低伙食標準,縮減師資力量,減少工資待遇等行為,導致幼兒園教育條件達不到既定的辦學標準。
( 二) 師資隊伍弱,導致幼兒啟蒙教育效果不佳。一是幼兒啟蒙教育沒有既定的內容,也沒有具體的教學效果審核標準,再加上高等教育中的幼師專業開展的時間較短,因此當前幼兒教師的結構比較復雜,據統計在一所能夠容納 90 人幼兒的幼兒園內,需要至少 10 名幼兒教師,但是擁有中專以上幼師學歷資格的教師比例不超過 50% ,其中絕大多數教師屬于管帶與教學相結合的性質,由于教師隊伍沒有得到專業系統的培育,導致缺少正確的教育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效果不佳[2]。二是民辦幼兒園教師隊伍屬于招聘上崗的形式,均為勞動雇傭關系,這與公辦幼兒園幼師注冊在編的“鐵飯碗”相比,其福利待遇、事業前景等方面均有巨大的差距。為此這些幼師一旦遇到了工資條件更好,職業發展更廣闊的工作機會,非常容易出現跳槽的情況,導致幼師資源兩極分化的現象非常嚴重,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農村地區的幼兒園出現幼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的情形已成常態。
( 三) 教學內容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體系。當前民辦幼兒園只是在孩子安全、健康等方面受到教育部門嚴格的監管,而在教學內容這方面目前還沒有向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那樣形成統一的固定的內容體系,這就使得幼兒園在教學過程中可發揮空間比較大,另外幼師由于沒有具體的教學成效考核,因此也就沒有教學上的壓力,使得教學過程中隨意性、散漫性較強。而幼兒園本身沒有受到教學內容的束縛,大多數情況下,為了突出向社會展現自己的教學效果,向家長見證孩子的學習成果,往往會急于求成,偏重于傳授一些肉眼可見的偏技能型的知識,比如舞蹈、繪畫等,但是對孩子具有長遠影響的學習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的素養教育不夠,這與國家學前教育的宗旨方針不相符合。
三、推動云南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學發展的對策
( 一) 教育部門加強重視,做好教育規劃制定。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學前幼兒啟蒙教育是幫助孩子系上人生第一顆紐扣,推動孩子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健康穩步成長的關鍵。教育主管部門作為統籌教育規劃,推動教育建設的引領者,應該高度重視學前教育,把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整體性建設推動納入到當地教育事業之中,尤其是要嚴格踐行國家關于促進民辦教育健康有序,合理規范發展的 16 字方針。一方面要在地方教育主管單位單獨設立專管幼兒園建設的辦事機構,安排專職人員進行專門負責,通過明確任務、推動實施、效果評估、權責分配等形式來把國家關于推動民辦教育的政策舉措落實到位,形成督查有力、指導有方、評估有序的工作原則。另外同時要開展民辦幼兒園教育科研調查工作,加強對基層學前教育情況的摸底排查,客觀了解幼兒園教育工作開展的具體情況,這樣才能夠有利于針對性地進行查缺補漏和教育改革。
( 二) 推動教師隊伍培訓教育,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幼兒教師作為教師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要用知識武裝孩子們的大腦,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用充滿正能量的道德思想來熏陶孩子們的精神,加強幼兒教師隊伍的培育,對推動孩子在學前階段智育與德育全面培養中,肩負著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輸送一批批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之重任,職責所在,意義重大。為此,教育主管部門要把幼師隊伍的教學能力培育和職業素養教育作為重點工作來抓,一是加強幼師人才的制度化規范化培育,報好招聘錄用關,堅守持證上崗的底線,加強教師職業資格審查,對那些讓無證上崗教師開展教學的幼兒園機構進行從嚴從重的處罰。合理制定既能夠激發員工積極性,同時又能夠根據工作能力出發的薪酬制度,從而讓幼師干事興業的事業理想與幼兒園的教育愿景緊密結合,增強其忠誠度和歸宿感。二是構建幼兒教師常態化的教育培訓體系和年度工作考核制度,并將其內容進一步細化,比如將幼師參與繼續教育學習的表現和成績作為自身評優評職的重要依據,也納入到幼兒園定級評估的標準之中,這樣就能夠引起各方的重視。
( 三) 提高資源扶持力度,完善教育設施建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對幼兒教育成效具有重要的影響,這是因為幼兒階段還沒有形成具有自覺性的學習意識,需要客觀環境的熏陶和教育條件的輔助來幫助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對幼兒各項潛能進行正向的引導激發。另外幼兒園硬件設施也是其通過教育部門評審的重要標準之一。當前云南省的民辦幼兒園教育設施存在兩極分化的情形,那就是城市與農村之間,尤其是與偏遠山區之間的差距十分明顯。為此,云南省教育主管部門一方面要主動作為,利用政策方面的相關扶持來幫助改善教學條件,比如可以采取以獎代補,減免費用等舉措[3]; 另一方面要加強幼兒園硬件設施建設方面的審核檢查力度,對于未達標的應要求限期整改。
( 四) 創新民辦幼兒園辦學模式,激發社會教育資源活力。針對當前云南省教育資源相對于東部省份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之情形下,云南省要盤活自身的教育資源,激發社會各界參與民辦幼兒園建設的主動性,對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之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比如,應該積極引導私人、企業、事業單位參與到民辦幼兒園建設之中,積極鼓勵開展股份合作制的辦學模式,打破幼兒園招生的區域限制等。
四、結語
云南省普惠性民辦教育的發展現狀也是中國學前教育的縮影,只有國家高度重視,社會積極參與,家長密切配合,才能夠為孩子在幼兒園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在素質教育的引導下將其培育成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接班人。
作者:吳媛媛 單位:云南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