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幼兒園語言教育現狀與實施策略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內容,幼兒教育包括健康教育、語言教育、社會教育、科學教育以及藝術教育。《綱要》中指出,前述教育內容應當彼此滲透,進而從不同層面實現對幼兒情感、態度、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培養。尤其是語言教育,更應該滲透到幼兒教育的方方面面,扎實開展,培養幼兒健康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語言教育;個體差異;家園共育
幼兒在三周歲之后,語言能力開始快速發展??梢哉f,處于這一年齡段的幼兒有著使用語言同他人交流的欲望。考慮到這一情形,幼兒教師應當為幼兒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發現語言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改進,幫助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良好發展。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現狀
雖然幼兒園階段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非常關鍵,但是當下幼兒園的語言教育現狀并不樂觀,存在著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教學內容過于枯燥等諸多問題,未能認識到不同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情況,再加上家庭教育觀念未能及時跟進等問題,幼兒教育還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加以改進。目前,幼兒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語言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教學內容過于枯燥。傳統幼兒教育理念有著積極的一面,但其教學模式較為單一,這種單一性具體表現為:幼兒園傳統語言教學模式基本采取講故事、看圖說話練習等形式,盡管這些傳統的語言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和進步,不過從對幼兒的影響來看,這些傳統的語言教學模式所依靠的是靜止的載體,無法真正契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訴求。原因在于,幼兒受限于自身的年齡以及心智水平,其邏輯思維尚處于形成時期,更習慣于形象思維,也就是說,在幼兒眼中,生動直觀的事物更具吸引力,過于枯燥的語言教學內容無法調動幼兒的興趣。
(二)語言教學存在諸多誤區。從幼兒語言教學的實施情況來看,大多數幼兒教師均會遇到幼兒發音不夠標準的現象,面對這一情況,部分幼兒教師加重對幼兒發音的糾偏,但過于強調發音不標準,會使幼兒的信心受到打擊,導致幼兒在后續的語言知識學習過程當中,面對教師的提問會表現得畏手畏腳。除此之外,部分幼兒教師年紀較輕,性格較為急躁,在面對幼兒作答困難的問題時,難以平心靜氣地對幼兒給予悉心指導和幫助,有的甚至以十分急躁的情緒和語氣加以指責,幼兒在這種負面情緒的影響之下,容易對語言學習產生畏懼心理。
(三)未能認識到幼兒個體差異問題。每個幼兒的家庭環境不同,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也存在區別,這意味著幼兒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個體差異。因此,幼兒教師必須清楚地把握好這一問題,如果一味采用傳統的語言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容易導致不同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出現差異。從幼兒的性格表現情況來看,一些幼兒活潑好動,一些幼兒靦腆害羞,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必須采取有差異性的語言教學方式,改變以往一刀切的教學理念,唯有這樣方能確保幼兒獲得均等的語言教育權利,使不同性格的幼兒得以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全面發展。除此之外,幼兒教師必須積極轉變自身的語言課堂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而是讓幼兒成為語言課堂的主體,注意在語言教學過程中與幼兒進行充分且有效的交流,唯有這樣方能促進和推動幼兒語言能力的進步與提高。
(四)家庭教育觀念未能及時跟進。當代幼兒多為獨生子女,即便不是獨生子女,由于物質條件的極大豐富,家長容易對其過分溺愛,并且十分關注其成長和成才。在步入幼兒園前,大部分家長開始對子女進行識字教育,在入園之后,一部分幼兒教師對家長的要求過于迎合,導致幼兒被沉重的學習任務所困擾,失去了課外活動時間,這對幼兒的成長有著不利影響。
二、基于幼兒語言教育現狀的改進策略
針對以上四個層面的語言教育問題,筆者認為,幼兒教師應該創新語言教育模式,將語言教育滲透到各種活動之中,積極更新觀念,改變錯誤的語言教育觀念,按照幼兒的學習情況創設語言活動,因材施教,注重同家長的有效聯動,實現家園合作共育。
(一)創新語言教育模式,將語言教育融入各種活動之中。傳統的語言教育模式對幼兒興趣與能力的提升力度不足,幼兒教師需要對此進行反思,傳統的語言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幼兒在心理層面或情緒層面,對語言知識的學習產生反感乃至抵觸情緒。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必須注重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否則,幼兒在語言能力養成方面將進步遲緩。為此,應創新語言教育模式,將語言教育融入各種活動之中。1.將語言教育融入音樂活動中在音樂活動中,教師可以多為幼兒創設一些語言表達機會,引導幼兒進行表達,將語言教育滲透到音樂活動中。比如,在欣賞音樂作品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說說自己是否聽過該作品,在哪里聽過,說出對音樂作品的感受。也可以組織幼兒一同討論,談一談自己最喜歡的兒歌,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刺激幼兒語言表達的機會,將語言教育滲透到音樂活動中,可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成效。2.將語言教育融入美術活動中相對于音樂活動來說,美術活動更是鍛煉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陣地。教師可以在美術活動中引導幼兒談一談自己創作的作品,創作過程中是如何想的,為什么要這樣創作。還可以讓幼兒互相點評作品,給其他幼兒的作品打分,并且說出原因。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頭腦中會不斷尋求恰當的表達方式,語言表達能力由此可以得到大大提升。3.將語言教育融入游戲活動中幼兒大都對游戲有著強烈的興趣,在游戲中也常常會進行表達、交流。為此,幼兒語言教學可以滲透到游戲活動中,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多進行語言表達,在游戲中不斷豐富詞匯量,增強幼兒對語言的把控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讓幼兒幾個人為一小組,在小組內討論、制定游戲規則,然后分配任務,并在游戲之后引導幼兒展開反思和討論,交流游戲中好玩的地方,甚至探討如何使游戲變得更好玩。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就能夠得到迅速提升。4.將語言教育融入戶外活動中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有固定的戶外活動時間,戶外活動時間幼兒可以進行自主活動,也可以進行互動。為此,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戶外活動的時候,也可以有意識地滲透語言教育,為幼兒創設語言交流的環境,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積極更新觀念,改變錯誤的語言教育觀念。很多幼兒教師在語言教育過程中存在著觀念方面的誤區,包括過于強調幼兒發音錯誤、缺乏對幼兒語言表達的鼓勵等,這對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是不利的。因此教師應該端正自身的語言教育觀念,改變教學誤區,為幼兒的語言表達營造寬容的環境,具體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1.寬容幼兒的發音錯誤,減少發音硬性糾偏3到6歲的幼兒發音錯誤、語音不標準是常見現象,比如有的幼兒常常把“六”說成“又”,把“姑姑”說成“嘟嘟”,把“小狗”說成“小斗”,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教師在發現這些錯誤時,不要急于去糾正否定幼兒,而是應該不經意地說出正確發音,并且加以強調。如,幼兒說:“老師,我畫了一只小‘斗’。”教師不要立刻否定“不是‘小斗’,是‘小狗’”,而是以鼓勵的口吻說:“你畫了一只小狗啊,真可愛!”如此,幼兒的自尊心非但不會受挫,還能夠聽到老師的鼓勵和正確的讀音,這樣就可以加深對正確讀音的印象。2.鼓勵幼兒大膽說為了使幼兒敢于表達,教師應該多給幼兒一些肯定和鼓勵。在幼兒說完之后,教師應及時對幼兒表達過程中的閃光點進行肯定,用豎大拇指、微笑等動作表情鼓勵幼兒,使幼兒感受到自己處于被愛的氛圍中,從而能夠大膽地進行表達。
(三)按照幼兒的學情創設語言活動,因材施教。幼兒教師應當按照幼兒的學情來創設語言教學活動,這樣才能確?;顒拥膬热菁靶问降玫接變旱恼J同和參與,也就是說,幼兒教師應當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發掘幼兒的興趣,對幼兒的個性化語言知識以及語言技能學習訴求做到精準回應,如此方能創設高效的語言教學課堂。同時,幼兒教師要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對幼兒加以啟發和引導,使幼兒能夠細致入微地學習語言知識,提升自身的語言技能,并增強語言思維能力。
(四)注重同家長的有效聯動,家園合作共育。家庭教育是幼兒的第二課堂,幼兒園應當就幼兒的語言教育同幼兒家長進行積極溝通,以便實現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效聯動,這樣一來,幼兒在家庭中也能接觸和感知到良好的語言環境,這對于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有著顯著意義。幼兒家長也應當積極構建家庭優質語言環境,以確保幼兒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可以獲得語言能力養成的契機。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現狀入手,基于幼兒語言教育現狀談了幾點改進策略。除了以上教學策略之外,幼兒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組織幼兒活動的過程當中,注重自身的規范發音,這樣可以使幼兒受到良好的啟發。如果幼兒在開始學習語言的時期未能掌握正確的發音,后續的糾正難度就會加大。幼兒教師還應當注重詞匯教學以及語法教學的精準性,使幼兒能夠積累足夠多的詞匯,掌握正確的語法表達形式,如此將促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有效養成與提升??傊?,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需要教師不斷探索,不斷改進教學策略,并在各項活動中加以滲透。如此,才能更好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志珍.試論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現狀與優化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17).
[2]李娜.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現狀與對策[J].中華少年,2017(7).
[3]鄭琦慧.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現狀與對策[J].速讀(上旬),2019(4).
作者:李全花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南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