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幼兒園環境創設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幼兒園環境創設作為一種教育資源,有著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良好的環境創設可提高幼兒的智力;可塑造幼兒的主人翁意識;可以讓幼兒懂得節約。良好的環境創設的重要作用也就要求教師在創設幼兒園環境上必須做到合理、科學、有效,要想做到這三點必須遵守“有序性”“連續性”的結合,才能達到一定的效果。本文就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意義和原則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總結。
關鍵詞:環境創設;意義;原則
一、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重要意義
1.良好的環境創設可提高幼兒的智力。在環境創設中設置符合幼兒年齡發展的益智區,能夠有效地發展幼兒的智力水平。我們班的益智區種類多樣,如精心設計的迷宮和棋類游戲,能夠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培養幼兒初步團隊協作意識。幼兒和家長自制的美術拼圖,能夠提高孩子的觀察操作水平和動手能力,各種穿繩、插片和積木能夠發展孩子手部小肌肉和大腦的協調發展。幼兒的智力在多種多樣的環境中得到發展。2.良好的環境創設可塑造幼兒的主人翁意識。以前的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主要由老師們自己來設計制作,往往沒有幼兒的參與,這就不能體現環境中的師幼互動,因此,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始注重幼兒在環境中的參與,大大提高了師幼互動。幼兒積極參與設計和制作的環境讓幼兒有了自己主導環境的成就感,從心底里意識到這是自己動手動腦創造的生活環境,從而擁有了環境的主人翁意識,更加愛護珍惜自己創造的環境,同時提高了幼兒的成就感。比如我們班主題墻的設計是愛家鄉,教師引導幼兒一起制作了家鄉的地圖,并專門組織了一次教育活動,請幼兒自己講解自己家鄉的主要特產,親手將自己的照片貼到自己家鄉的地圖上,把屬于自己家鄉的特產貼在旁邊,面對這樣親自參與設計制作,并且自己也完全參與的主題墻,孩子們的主人地位一下子就凸現出來,幼兒非常喜歡對著主題墻互相交流,我的家鄉有什么,同時流露出對自己家鄉的熱愛和驕傲,保護主題墻不遭受各種破壞,這樣的環境設計才是有效的。3.良好的環境創設可以讓幼兒懂得節約。大多數的環境創設都是以廢舊物品和閑置材料為主,初步培養了幼兒的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教師引導幼兒用日常不用的紙箱做成孩子們的電話亭,用各種瓶瓶罐罐畫出各種美麗的花瓶,用不用的紙盒布貼出美麗的造型和圖案,讓孩子們在環境中體會變廢為寶的神奇的時候,有意識地將身邊不用的廢棄物節約起來,能夠發現和創造各種廢舊材料的價值,培養了節約意識,也為環保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
良好的環境創設能夠有效地減緩幼兒的入園焦慮;能夠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可提高幼兒的智力;可塑造幼兒的主人翁意識;可以讓幼兒懂得節約;是家園共育家園交流的有效平臺。1.有序性:主要指環境的干凈,整齊有序。毫無疑問,孩子在一個光線充足、氣味芬芳、色彩明亮、溫度適宜的環境里生活比在一個光線昏暗、空氣混濁、色彩黯淡、溫度過高或過低的環境里生活更能夠促進其身心健康的發展和成長。(1)設置材料安全、高度合理的隔離工具,如置物柜,既能收納活動區所需材料,又能巧妙地將各區分隔開來,以免不同區域的孩子相互打擾互相影響。(2)動靜結合且布局區分合理,比如,在設置區角時,閱讀區要安排在相對溫暖安靜光線適宜的區域,美術區相對也比較安靜,可以與閱讀區相鄰或相近。而建構區和益智區由于操作材料較復雜,而且需要幼兒分工協作,團隊合作,需要幼兒之間進行溝通,因此選擇相對開放,面積較大的區域更為適合。(3)張貼合理的區域標記,防止幼兒擁堵,爭搶行為引發的矛盾沖突,用直觀的圖像表達讓幼兒遵守“輪流、等待、分享、謙讓”的規則和良好的交往習慣。如在區域入口設置印章卡,每次設置合理的印章數量,進入的孩子自己蓋一個小印章,如果超出規定的小印章數,則不能再進入。由于室內布置科學、恰當,因而保證了幼兒井然有序、充分自由地活動。2.連續性:是指環境布置要考慮延續性。環境的創設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根據時間和授課內容的不同隨時更替園所和班級的環境。所以,在主題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如何做到效率較高,最大節約,同時又過渡合理,內容豐富的要求。比如蒙數主題墻的設計,要考慮到不同階段所學內容的相互銜接,和共同特性,能不能利用相同相似的背景,填充不同的內容,便于操作,如以列車車廂作為背景的設計,既美觀,同時又可以不斷更換車廂內容,引導幼兒進行數量,比較,分類等知識的操作,這樣既鞏固復習上期內容,又不失日后的目標的完整性。在環境設計與季節相結合的例子方面,注意各個季節不同特征的過渡和連續,采用比較方便更替的操作材料和粘貼工具,教師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物力去更替,達到資源的節約。我們班的以“愛我中華”為主題的背景墻,教師和幼兒一起創作了少數民族娃娃的畫像,就是以不變的小人偶搭配以可替換的服裝頭飾,定期更換,顯示不同民族的特色,用最省力的操作方法達成了背景墻需要達到的教學教育目的。因此,環境創設的延續性既保持了主體性,又保持了教學目標的延續性和廢舊材料利用的繼續性。良好的環境創設需要教師真正理解環境創設的定義、重要意義和指導原則,只有理解了這些,才能指導教師在教育生活的實踐中,創造出最適合幼兒發展成長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幸福新童年編寫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
[2]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附屬幼兒園.幼兒園區角操作活動150例[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賈振芳 單位:河北省廊坊市直屬機關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