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幼兒教育現狀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要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
每一位幼兒教師和家長都想要幫助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可是健康的成長并不僅僅是指體格健壯、身體健康,更多的是指行為上的健康和品德上的健康,行為上的健康和品德上的健康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那么,要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呢?
1.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身作則。
幼兒這個年齡段,處于一個個性和品質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好奇心特別重,分辨能力特別差,模仿能力特別強,要想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幼兒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以身作則,幼兒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幼兒教師要語言文明,行為文明,做事穩重,謙讓寬容等等,千萬不要做任何不文明的事情。因為在幼兒階段,與幼兒相處時間最長的是幼兒教師,最能影響到幼兒的也是幼兒教師,幼兒的模仿能力特別強,再加上幼兒教師對于幼兒來說是神圣的,知識淵博的,無所不能的,幼兒認為幼兒教師做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是正確的,如果幼兒教師在行為上不講究,就會影響到幼兒,使幼兒也成為不講道德的人,反之,幼兒則會養成良好的品德,對以后的成長大有幫助。
2.家長要用理智去愛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溺愛。
現在在很多的家庭里,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對自己的孩子百依百順,我覺得這樣做是不正確的。家長要明確究竟怎樣做才是真的對孩子好,并不是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就是對孩子好,家長愛孩子可以,寵孩子也可以。但要分什么事情,什么場合,千萬不要溺愛,溺愛只會害了孩子,使孩子養成嬌縱、依賴、自私、目中無人等壞的習慣。家長可以在吃、穿、住、行上讓孩子無憂,但是在做人、與人交流、與人相處、言談舉止上,一定不能嬌慣孩子,什么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這樣并不是愛孩子,而是害了孩子,使孩子在幼兒時期就在品德上不合格。
3.不管是家長,還是幼兒教師,在教育幼兒的時候一定要使用恰當的方式,多使用引導教育,千萬不能使用暴力。
家長打孩子,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很多家長因為脾氣比較暴躁,或者是沒有受到過高的教育,還堅守著“棍棒底下出孝子”那種傳統的思想,只要孩子一不聽話,就用打的方式來管教孩子。還有一些幼兒教師,因為幼兒總犯錯誤,就讓所有的同學都疏遠這個幼兒,或者是用恐嚇的方式嚇唬幼兒如果再犯錯誤怎么怎么樣,甚至用體罰的方式去懲罰幼兒。這樣的方式是不對的,這樣既不能讓幼兒改掉毛病改正錯誤,又會使幼兒在心理上對與人的交往產生抵觸,還會使幼兒與家長、幼兒教師之間產生隔閡。所以說,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方法,要用引導的方式去教育幼兒,要在引導中使幼兒知道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該做,要怎么做,要引導幼兒積極思考,自己明白事理。總之,幼兒的品德行為,總是通過日常生活來學習,來養成的,所以,家長和幼兒教師要把品德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去,家長和幼兒教師要通過身教和言傳給幼兒制造一個良好的道德環境,讓每一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能受到道德品質的教育。
二、要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幼兒教育中,除了要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還要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要讓幼兒在接受教育的一開始,就想學、愛學。那么,要怎樣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
1.幼兒教師不要老是盯著幼兒的缺點,幼兒年齡雖然還小
但是自尊心,好面子卻一點都不輸給成人,如果幼兒教師太看重幼兒的缺點,每天都把幼兒的缺點掛在嘴邊,這樣很容易讓幼兒失去自信心,也會讓幼兒對上學失去興趣,甚至會產生抵觸的情緒,不愿意上學。所以,幼兒教師不要總是盯著幼兒的缺點,要用心去關注每一個幼兒,善于去寬容幼兒的缺點,發現幼兒的優點,如果幼兒教師能對幼兒的優點多給予表揚和贊許的話,幼兒的缺點自然而然地就消失了。
2.幼兒教師不要堅持完美主義,不要給幼兒定太高的目標和設定極高的標準
不要從一開始就要求幼兒做到十全十美,幼兒教師要關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變化,要知道幼兒每一個微小的變化都是值得欣喜的,幼兒教師要肯定幼兒的每一個變化,每一點進步,然后鼓勵他們,引導他們,使他們不斷地成長,不斷地成熟。幼兒教師千萬不要覺得幼兒的幼兒時期是學習最快、記憶力最好的時期,就對幼兒高要求,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凡事都要有個度,不可急于求成,如果揠苗助長,必會枯萎。
3.幼兒教師不要拿一個幼兒和另一個幼兒進行比較
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所以優缺點必然不相同,幼兒教師不要想著把每一個幼兒都塑造成自己想象中的樣子,幼兒教師要發現每一個幼兒的閃光點,按照每一個幼兒的個性和特點去引導他們、發展他們就好,不要總是做比較,比較來比較去,很容易把幼兒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打消完,還會使幼兒產生厭煩的情緒。綜上所述,是我關于“如何正確有效地進行幼兒教育”這個問題做出的分析和總結。幼兒教育是對人的一生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教育階段,所以我們要認真對待。
作者:薛新 單位:山東省膠州市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