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音樂教育中的幼兒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讓幼兒多接觸音樂,將音樂融入到一日生活中
首先,幼兒在入園時播放悅耳的輕音樂,使幼兒一入園就進入到安靜舒適的音樂環境之中,使其愿意到幼兒園來,并愿意參加活動。園里活動中設有音樂角,配有麥克風以及符合幼兒特點的節奏樂器和紗巾,彩條,民族帽子等創設條件和環境,滿足幼兒的唱,跳,欣賞和動手操作的愿望。其次,就餐時播放音樂。音樂能有助于驅除腦力和體力的疲勞,優美的音樂有利于幼兒的消化吸收,增強身體健康。一邊吃飯一邊聽音樂利于幼兒養成吃飯不說話的好習慣。再者,午睡時播放安靜、抒情的搖籃曲,有助于幼兒入睡。音樂能夠有效消除幼兒午睡時的恐懼心理,尤其是新入園的孩子。另外,起床這一環節是不好把握的。我便采用比較歡快的曲子,讓幼兒在這樣的音樂環境中穿衣,入廁,洗手,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整個環節有條不紊,幼兒也非常愉快。一日生活的每個環節都用音樂來指揮,有助于孩子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學習習慣。在環節緊張或幼兒集合時,播放節奏緊張的音樂,容易使幼兒建立條件反射。在區域活動結束時,教師彈奏《小松樹》,幼兒會馬上收拾活動區域內的材料,入廁彈奏《小鳥飛》,幼兒便學著小鳥飛,有條不紊地入廁。教師彈奏《士兵進行曲》,幼兒便拍著手有秩序地排隊。這樣,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都用音樂來指揮,幼兒不僅在潛移默化中對音樂產生了興趣,而且還充分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通過舞蹈教學,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表現力
幼兒舞蹈教育是在音樂伴奏下,教師根據音樂性質引導孩子用動作來表現音樂內容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學前教育不可缺少的教育內容。它對幼兒身心健康和陶冶情操具有重要意義。幼兒正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容易接受生動、活潑的事物。優美的舞蹈動作能生動地體現音樂的意境、起伏的旋律等,因而,更有利于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表達自己的情感,用舞蹈這把鑰匙啟迪幼兒的智慧,能夠使幼兒的創造力和表現力得到更好地發展。我在每節教學活動中都根據不同的內容,編出了不同的兒歌。比如在教《腰鈴舞》時,給幼兒每人身上都帶上腰玲,邊跳邊說:“我的腰上有鈴鈴,動一動,叮鈴鈴,扭一扭,響三聲,鈴聲鈴聲真好聽。”這樣,無論是活潑的還是內向的幼兒都能跳起來,使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學會了動作。為了加深印象,我還把幼兒分成幾組,給他們一段音樂,讓他們編出適合這段音樂的動作。能力強的幼兒編動作,能力弱的幼兒則把編好的動作做給小朋友看,這種教育方式使不同的幼兒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3通過唱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和思維力
唱歌是幼兒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幼兒最初對音樂的感受就是通過他們的小歌喉來表達的。學習一首新歌,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往往不能發揮唱歌教學的教育功能。恰當的運用幼兒年齡特點的教育方法,能充分地挖掘唱歌教學的教育功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幼兒歌曲的旋律簡單,幼兒容易記。對于歌詞幼兒記憶起來較難,學新歌時,把歌詞內容在投影圖片上基本反映出來,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想象,把歌詞內容大體說出來,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把歌詞內容朗讀給幼兒聽。實驗證明,這樣反復兩遍,幼兒很快就能記住歌詞內容。歌詞內容記住后,教師采用的是填詞法,即教師先播放歌曲錄音,幼兒欣賞,然后教師再彈奏歌曲旋律,幼兒把歌曲內容填到旋律中去,并試著唱出來,這樣一首歌很快就學會了,在唱歌教學愉快的氛圍中,以幼兒說、聽、唱為主,避免了教師冗長枯燥的說教,縮短了教學時間,培養了幼兒的注意力、思維力和學習習慣。
4結合其它教學活動,讓幼兒感受音樂之美
幼兒時期在認識某一事物的過程中有很大的情緒性,色彩、音響都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容易為幼兒理解和接受。為此,開展各科教學時,要有意識地挖掘音樂與其它教學活動之間的聯系,使之很自然地相互結合,發揮整體作用。因此,我在開展教學活動中,巧妙將音樂融入到各科教學中。比如,進行美術活動時,學習畫小熊,教師先放一段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讓幼兒聽一聽,講一講音樂里都有什么,幼兒會說出音樂里有洋娃娃和小熊,因為小熊的身體很胖,所以,它跳起舞來很笨。這樣幼兒就把自己的體驗表達出來了。在繪畫時可以播放一些優美的民族樂曲,比如:《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這樣一來,幼兒就會沉浸在優美的音樂環境中,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繪畫,也避免了幼兒在畫畫時相互說話,進而養成了專心投入的良好習慣。幼兒學習兒歌、故事時,配上優美的音樂,一方面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另一個面能提高幼兒記憶效果。比如,學習兒歌《小熊過橋》,這首兒歌本身很押韻,再配上合適的音樂,幼兒既喜歡,學得又快。音樂能起到陶冶情感,凈化心靈的作用。比如《生日音樂會》,通過歌曲內容培養幼兒關心別人,愛護別人的情感等??梢娺@些活動都是把音樂同其他學科相結合,并融入到幼兒生活中去,使幼兒無論在學習、勞動、游戲時都能意志統一,行動合拍,精神愉快。
5通過節日主題活動,讓幼兒在音樂中健康成長
每逢節日,音樂是必不可少的,音樂有著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它可以陶冶幼兒的審美情感,改善心理品質促進智力發展,增進機體健康。所以,在各種活動中我都會安排音樂貫穿始終。比如,三八婦女節,先讓幼兒欣賞《我的好媽媽》,《小烏鴉愛媽媽》,然后讓幼兒體會媽媽怎么愛護關心自己,怎么辛苦勞動,啟發孩子在媽媽的節日里自己應該怎么做。編成兒歌,教師給兒歌譜上曲子,使之變成幼兒可以自己唱的歌,孩子看到自己可以編歌了,積極性很高,自信心與合作精神增強了。最重要的是培養了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六一兒童節是孩子自己的節日,在幼兒園組織的大型文藝聯歡會上,通過歌曲《六一的歌》,《歡樂的日子》等,讓幼兒感受老師和家長的祝福,感受人們對他的愛,使他們在愛的氛圍中,身心愉快地發展。利用節日主題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不但增進了幼兒對節日主題活動的興趣,同時,也促進了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6結語
總之,通過音樂教育,使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無論是學習、游戲、還是勞動時都能意志統一,行動合拍,精神愉快,進而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
作者:張亞珍 單位:內蒙古赤峰市直屬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