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創造性能力中的幼兒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現代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的特點與解讀
談到幼兒的創造性思維,離不開對現代幼兒語言的分析,人們在感嘆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的同時,還常常會感嘆“不知道現在的孩子為什么這么能說”。事實上在有經驗的幼兒教師看來,這其實正是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一種體現。他們在家庭中,在進入幼兒園之前,由于家長有針對性的教育,由于電視中動畫片的刺激,由于生活中觀察到的各種事物———幼兒自己感興趣大人卻無法感覺得到,因此當幼兒到園里進行學習與生活時,其實是帶著大量的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感受進入課堂的,因此每每遇到適當的刺激時———如教師的語言、課堂上的情境等,他們的這種創造性就會表現出來。因此,在幼兒教育階段,對幼兒進行仔細的觀察并尋找相關的理論依據,就成為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基礎。
二、幼兒教育階段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措施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幼兒教育階段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是有著良好的基礎的。但這并不意味著無論怎樣的幼兒教育都能促進兒童創造力的提升,相反,如果我們不注意增強這種培養意識,或者不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培養的技能,那幼兒有可能經歷了三年的幼兒園成長階段之后,創造性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甚至會因為有意無意的阻礙而停滯不前。因此在筆者看來,要想有效地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至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與實施。
1.給幼兒營造一個敢想、敢說和敢做的生活環境。
這一點很基礎也很重要,看起來簡單但想做到且做好并不容易,因為我們知道幼兒是具有一定的破壞性且缺少規則意識的,放手讓幼兒活動往往意味著實際的物品或精心布置的環境被破壞,有可能意味著幼兒之間容易出現更多的矛盾而影響了幼兒園的常規管理。但從長遠的角度講,我們要思考我們幼兒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是為了表面上的整齊有序,也不是為了眼前的管理方便,而是為了幼兒長遠的發展。且不說什么大道理,就從人們常說的“從小一看,到老一半”所隱含的兒童時期教育的重要性,我們也應該本著為兒童終身發展的目標,盡量地讓幼兒大膽表達、大膽表現。事實證明,只有幼兒在不害怕、不恐懼的環境中,他們才能將自己的創造能力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如在一次教學觀摩中就看到這樣的情形,可當時上課教師害怕孩子弄臟了衣服,就制止了幼兒的這一行為。后來在交流時,有專家指出其實當時可以大膽一點讓幼兒表現,因為幼兒在表現過程中還有可能有其他的一些行為或者語言出來,這對兒童的成長是十分有益的。而我們制止了幼兒的這一行為,其實就是打斷了他的思維,看起來衣服是干凈了,是講了衛生了,但很重要的一個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機會也就失去了。因此,這一行為是得不償失的。
2.將一些活動進行到底。
真正落實起來也不容易,根據我們的經驗,我們日常的課堂上,幼兒教師對活動的規劃痕跡往往都非常明顯,一個活動進行到什么時候,進行多長時間,到什么時候應該有什么教學環節,往往都設計得比較精確,這種精確固然能夠保證活動的整體性和可觀賞性,但對于幼兒思維的發展卻往往不是好事。因為成人是很難觸摸到幼兒的思維的,有可能出現我們認為一個活動可以結束時,幼兒的思維才剛剛展開,因此教師對活動的中止往往也就意味著幼兒思維的戛然而止。注意到這一點,在實際活動中我們就應該給孩子們多一點時間,問問他們:你們還有什么要做的嗎?你們還有什么要說的嗎?某某某(一般是思維能力比較強的幼兒)你還有什么想法嗎?有了這些問題,那些隱藏在兒童內心的想法就有可能外顯出來,而我們的活動也就有了預設外的生成。這樣,幼兒教育的精彩也就能夠充分體現,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也就有了發展的時間與空間。
三、幼兒教育中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思考
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學活動都是經驗性的,我們作出這一判斷并不是批評我們自身,因為我們無法拎著自己的頭發使自己離開地面。經驗是個好東西但卻又常常讓人難以走出其中。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需要的正是我們能夠走出經驗層面,更多的從幼兒的角度出發,更多的從科學角度出發,這樣才能有效地達成對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教學中,一要注意積累經驗,二要注意總結經驗并走出經驗,學會從幼兒的角度看問題。那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說簡單不簡單,說難卻也不難,就是多注意觀察幼兒的生活,看看他們喜歡怎么做,喜歡怎么說,在兒童遇到事物面前猜想他們會有什么樣的表現,一旦我們的猜想被兒童的行為證實了,就說明我們能夠讀懂幼兒了。
作者:洪愛華 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磨頭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