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幼兒獨立性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獨立做事的能力
例如:家長要求孩子玩完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起來,放到固定的位置。孩子沒有管理好自己的玩具,想玩某種玩具找不到時,家長不要輕易去幫她尋找,而要借此機會進行教育。家長可以問孩子:“玩具玩完以后應該是自己收的,想一想,你把玩具放在哪里了?”這樣孩子會感到找不到玩具是自己的責任,下次自己一定要收拾好。教師和家長不僅要給幼兒提供獨立做事的機會,還要對幼兒獨立做事的行為給予肯定。無論孩子做的是否成功,我們都要及時進行鼓勵與表揚,使孩子感到經過自己的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樂趣,并且逐步建立和增強獨立做事的信心,從而更加快樂的自己獨立去做事。
二、獨立交往的能力
隨著經濟和社會環境的改善,家長往往對孩子過于溺愛,家長往往因為孩子免受“欺負”而盡量讓孩子減少外出活動,可自己又沒時間陪孩子,只是關起門來讓孩子獨處。時間長了,孩子的個性發展就會受到影響,變得孤僻、古怪、憂郁,不會與人交往甚至害怕與人交往。針對這種現象父母應該改變觀點,幫助孩子尋找伙伴,讓孩子有自己的伙伴。讓孩子有自己的伙伴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孩子放的院子里,讓他與鄰居的大大小小、男孩、女孩一起玩,許多孩子一起玩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諸如別人的玩具與自己的不一樣,只有得到別人的同意才可以玩;摔了跤要自己爬起來;蠻橫的孩子不受小朋友歡迎等。這樣的體驗讓孩子學會了交往。
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在各種生活中,教師要充分信任幼兒,相信幼兒有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用教師不停地說。如果教師不斷的說,幼兒只能圍著教師的話轉,久而久之就不會思考了。要培養幼兒獨立的思考問題的能力,就要讓他們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教師不要遇事就反復解釋。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也要注意培養幼兒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當孩子上學后,家長千萬不要“陪讀”孩子剛入學,在家做功課時,家長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是必要的,但有的家長在孩子做作業時總是陪在旁邊,盯著看,有了困難馬上給予解決,做完作業家長檢查、改錯,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一種懶于動腦筋,懶于獨立思考的依賴心理,孩子學習的自覺性和獨立性、學習能力都難于形成和發展。不要陪讀并不是不要去關心幫助孩子,家長的幫助應該首先體現在幫助孩子學會學習,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不是要求家長給予解決,而是要求家長采取適當的方法,鼓勵孩子自己思考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樣才有助于幼兒各方面的能力發展。
四、獨立克服困難的能力
對于幼兒來講,學習做一件事情是一個嘗試、失敗、再嘗試直至成功的過程。作為教師應該教育孩子不怕困難,敢于實踐,培養孩子從小用自己的力量來完成學習任務,克服學習上的依賴性。并且要引導孩子樹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未來的生活要靠自己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他屬于社會,屬于他自己,我們誰也不能代替孩子成長。但是我們身為人師,卻要幫助孩子們成長,幫助孩子學習,但最終要幫助她們學會獨立。因此我們應該更加注重每一個細節,是孩子們能幸??鞓返某砷L,在不遠的將來,他們將會是祖國的棟梁。關于幼兒的獨立性我就談以上幾點,如果各位同仁有什么意見或建議,我會很虛心的向大家請教。
作者:薛淑琴 單位:定州市叮嚀店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