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關于通識性知識幼兒教師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幼兒教師應當具備通識性知識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現代幼兒教育改革和發展對幼兒教育教學工作者的要求更高,通識性知識成為幼兒教師所必備的知識。美國學者舒爾曼提出的教師專業知識結構包括:(1)學科內容知識;(2)一般的教法知識;(3)課程知識;(4)學科教學法知識;(5)有關學生的知識;(6)有關教育情境的知識;(7)其他課程知識。其中,第七點就體現了通識性知識的內涵。不僅國外學者重視通識性知識,我國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在基本內容的第七點也明確提出幼兒教師必須具備通識性知識,其中包含:“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了解中國教育基本情況;掌握幼兒園各領域教育的特點與基本知識;具有相應的藝術欣賞與表現知識;具有一定的現代信息技術知識。”由此可見,通識性知識對于幼兒教師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但由于入職前的幼兒教師學歷教育中對通識性知識不夠重視,聘任考核的缺陷和在職培訓內容對通識性知識關注不夠,目前幼兒教師通識性知識十分缺乏,因此對其產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應對措施值得去研究。
二、幼兒教師缺乏通識性知識的原因
(一)入職前,幼兒教師對通識性知識不夠重視
幼兒教師在入職前的教育中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方面。《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明確提出幼兒教師必須具備通識性知識,其中包括自然和人文知識、中國教育基本情況、藝術基礎和現代信息知識等。但是,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把更多精力放在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等專業知識和舞蹈、鋼琴等專業技能方面,普遍對通識性知識不夠重視。
(二)在職培訓中,涉及到的通識性知識內容較少
幼兒教師在入職后,一方面,由于幼兒教師接受培訓的時間、精力和機會都比較有限,能接受在職培訓的幼兒教師畢竟還是少數,在職培訓不能涵蓋大多數。另一方面,幼兒教師接受在職培訓中涉及到的通識性知識比較少,在職培訓的主要內容也多為幼兒教師工作中所需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三)入職后,幼兒教師接觸通識性知識比較有限
目前,幼兒教師的教育教學任務比較繁重、工作比較瑣碎、普遍工作時間過長加上自我發展動力不足,影響了職后開展學習。為了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幼兒教師往往把關注點集中在與之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上,通常接觸到的通識性知識比較有限。
三、幼兒教師缺乏通識性知識的危害
幼兒教師缺乏通識性知識不但妨礙幼兒的健康發展,而且對自身專業發展也具有危害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幼兒教師缺乏通識性知識,影響幼兒形成正確的概念
幼兒教師因通識性知識貧乏,不能對幼兒的疑問作出及時和正確的回答,無法滿足幼兒探究的興趣,也不能幫助幼兒認識繽紛多彩的世界。幼兒的想象力豐富,尤其是中、大班幼兒的想象常常突如其來。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如果沒有廣博的通識性知識,不能對幼兒的疑問作出正確的解答,勢必影響幼兒正確概念的形成;而錯誤概念一旦在幼兒頭腦中形成,以后會很難糾正,會對他們產生消極的影響。
(二)幼兒教師缺乏通識性知識,影響自身的專業發展
幼兒教師缺乏通識性知識,無法更好地運用科學文化知識,融會貫通地理解所教授的知識,也妨礙實踐性知識的形成。同時,缺乏通識性知識的幼兒教師把自己的勞動局限在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上,缺乏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對幼兒的教育、缺乏對于自身工作高遠的立意、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文學修養,也不利于自己的專業發展。
(三)幼兒教師缺乏通識性知識,影響師幼互動與啟發式教學
根據幼兒的認知特征,幼兒教師應當在教學活動中采用有效的合作交流的方式與幼兒進行互動,如果幼兒教師缺乏通識性知識則不能實現有效互動。同時,缺乏廣博通識性知識的幼兒教師不能有效開展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是目前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一種主要教學方式,可以引導幼兒開動腦筋、積極思維、主動實踐,達到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技能及發展智力、培養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目的。
(四)幼兒教師缺乏通識性知識,影響良好師幼關系的建立
缺乏通識性知識的幼兒教師不能夠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正確解答幼兒的問題,達不到促進幼兒認知發展的目的。由于回答不出幼兒提出的問題,有的幼兒教師就會采取回避的辦法或者責怪幼兒“胡思亂想”。這不僅影響幼兒教師的自身形象,而且影響良好師幼關系的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對幼兒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幼兒在一種和諧的師幼關系中成長,會形成一種愛自己、愛他人和愛社會等優良的社會性品質;反之,如果幼兒在一種緊張的師幼關系中成長,會影響幼兒創造性的發展,不利于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
四、加強幼兒教師通識性知識的措施
(一)在培養幼兒教師的學歷教育中增加通識性知識課程
通過學歷教育,既要使受教育者具有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掌握適應崗位或社會需要的技能,又要使之具有對社會需求變化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同時又能促使學習者完善自我,其著力點應放在培養“通才”上。學歷教育要在制度建設上鼓勵未來的幼兒教師學習廣泛的知識,因此在學歷教育課程設置上,幼兒教育專業應分為專業課和通識課。專業課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學與學前教育等專業課程,通識課應包括作為未來的幼兒教師所必備的人文科學、自然科學、藝術修養、信息技術課程和其他課程,在學歷教育中開設幼兒教師所必備的通識性知識課程。應通過加強學業要求,嚴格學業考核來提高未來的幼兒教師對通識性知識的重視,通過學業考核提高他們的通識性知識水平。
(二)聘用幼兒教師時要重視對通識性知識的考察
增加目前的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和幼兒教師上崗考試內容,除目前考察的教育學、心理學、時政和教育法律法規等內容外,還應增加幼兒教師必須的通識性知識。
(三)幼兒教師在職培訓中要加大通識性知識所占的比重
受目前學校辦學模式的制約,幼兒教師的通識性知識匱乏。目前,幼兒教師的繼續教育主要形式是在職培訓。因此,一方面要創造各種條件讓越來越多的幼兒教師參加在職培訓,這有利于幼兒教師提高業務素質,有利于幼兒教師提升自身專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在職培訓中十分有必要增加通識性知識,提高通識性知識在培訓內容中的比重,以提高幼兒教師對通識性知識的重視。
(四)幼兒教師要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
幼兒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與反思能力,掌握幼兒教師所必備的通識性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背景,要通過不斷學習來豐富知識。這不僅是謀求自身專業發展的內在需要,而且是現代幼兒教育改革和發展對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客觀要求。
作者:冀秋陽 單位:汕尾職業技術學院藝體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