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幼兒教師擇優選拔下心理評估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本研究探討幼兒教師擇優選拔注重心理素質的篩查和養成訓練的重要性,探討對幼兒教師心理素質測查的方法工具,探究幼兒教師擇優選拔視域下心理素質的特點,探索提升心理素質、維護促進心理健康的途徑。
關鍵詞:幼兒教師;擇優選拔;心理評估
2019年3月27日,河南焦作市萌萌幼兒園23名孩子食物中毒,中毒的原因警方證實竟是一名老師為報復另一名老師而在幼兒的八寶粥內投毒。為泄一己私憤,不惜以無辜幼兒做犧牲品,聯想到以前報道的教師虐童事件令人唏噓。不禁感慨除了法制觀念淡薄,或許早已隱匿的個人心理問題的爆發成了不幸事件的推手。
一、幼兒教師入職選拔心理素質評估意義
(一)幼兒園教師招聘現狀
幼兒園教育是奠定一生的最基礎的教育,幼兒園教育有著特殊的教育規范及行業要求,“保教結合”是其特殊性教育原則。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入園需求的增加、園所開辦多元化促成幼兒園數量驟增,幼兒教師需求量激增。雖然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學生很多,但選擇從事幼兒園教師工作的人員數量卻相對不足,這便造成了幼兒教師供求的缺口。
(二)幼兒教師工作現狀
目前幼兒教師工作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當前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和標準非常高,幼兒教師工作十分辛苦,不僅要處理與孩子、家長以及同事間的人際問題,還擔負著對幼兒生活起居的照顧,需要教師有強烈的責任感、精良的專業能力、極好的心理耐受性和良好的心理品質。這對于新入職和即將入職的青年教師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對幼兒教師的耐受性和穩定性的考驗。與此同時,當前幼兒教師需求量激增的現狀也給幼兒教師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這就直接影響了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而這也恰恰為教師不恰當行為埋下了隱患,如果這一隱患被忽視,可能會導致無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如何確保每一位即將入職的幼兒園教師都具備良好的教育品性、正確的角色期待、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減少幼兒園負性事件的發生,就成為當前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
(三)心理素質評估的意義
通過前期走訪部分知名幼兒園,了解到幼兒園對教師的招聘、考核、培訓的相關情況。發現幼兒園管理人員往往對于應聘人員的專業理念、技能技巧、言語表達及外在形象比較關注,而往往忽略對應聘人員的心理素質、人格品質等心理素質評估,導致入職后的長時間觀察才能發現問題。事實證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從事該項工作,對教師的心理健康評估缺位會埋下隱患。而心理素質評估應是保證學前教師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基于目前的社會現狀,對于幼兒教師擇優選拔中的心理評估顯得尤為重要。構建學前教師心理健康維護體系,為幼兒園做入職前心理素質測評,有針對性的幫助幼兒園篩選出最適合的人,確保每一位走向幼兒園教育崗位的教師都是心理素質過硬的優質教師;為入職后的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維護打下基礎,與此同時,在工作的過程中要隨時調整和關注教師的心理動向,為教師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二、幼兒教師職業心理素質評估與心理健康維護
(一)評估篩查的方式方法
篩查的方法多種多樣。在實際生活當中去衡量評定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態較能發現問題,但其耗時耗力,不能在短暫的時間內對大量人群作出評價。因此,使用電子測評量表系統,是比較好的評估幼兒教師心理素質的方式。通過使用心理測評量表系統,卡特爾16PF、職業興趣測評量表、SCL-90、艾森克情緒穩定性量表等對幼兒教師進行心理特質與職業匹配度,職業適應性綜合評估,總結出幼兒教師所應具備的優秀品質,如管理和約束能力較強、具有事業心和愛心、具有豐富的情感和堅毅意志品質等。但是在調查研究和具體實踐后發現,幼兒教師們對測評量表評估的熱情與積極性一般。因此,我們改變了單一以量表進行評估的形式,又增添了一些更受歡迎的評估模式,如沙盤游戲指導、曼陀羅、心理繪畫分析等。通過以上這兩種方式并駕齊驅,使評估得到更加完善的結果。
(二)維護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方法
1.動力性心理治療——宣泄模式。幼兒教師在生活和工作中獲得的負面情感,無論是悲傷、憤怒、羞恥、失望等都應該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屏除這些消極情緒,避免對幼兒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在釋放過程中,當幼兒教師感覺足夠安全能夠回憶起之前的不良記憶,重新經歷這些痛苦的情感。隨后,他們便可通過呈現、表達、流淌等方式加以宣泄,這樣通常能緩解幼兒教師的情緒并逐漸從負面情緒中解脫出來。2.認知—行為療法(CBT)。存在于幼兒教師工作中的心理問題不能夠被幼兒教師正面面對,從而難以被發現解決,通過對幼兒教師外在行為的觀察、測量、評估、審查等方式判斷幼兒教師的心理問題,發現幼兒教師在某種特定情境下激活的自動思維。人往往是情景產生想法,想法導致情緒,而產生想法的源泉是核心信念。通過認知理論認識到這一點,再結合行為治療包括放松訓練、系統脫敏、暴露療法、厭惡療法、行為激活等技術改變幼兒教師內在核心信念與外在的行為表現,解決幼兒教師的心理障礙。3.沙盤游戲療法。沙盤游戲療法主要是使用沙、沙盤以及有關人或物的縮微模型來進行心理治療與心理輔導的一種方法。在幼兒教師進行沙盤游戲的過程中,發現幼兒教師在建造過程中所表達出的種種心理狀態。當沙盤游戲完成以后,與幼兒教師討論沙畫的場景和每一個具體形象的象征意義。靜默地見證來自幼兒教師內在世界的表現,共感的陪伴和參與幼兒教師心靈痊愈的過程,營造自由、安全的空間,幫助幼兒教師解決問題,維護心理健康。
三、提升幼兒教師心理素質,維護心理健康的途徑
(一)不斷提高對幼教事業重要性的認識
幼兒教育的發展關乎到幼兒的健康成長,關乎到社會的進步,甚至關乎到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幼兒時期的性格具有較強的過渡性、可塑性和模仿性,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教育是奠基性的教育。身心健康發展的幼兒是我們國家未來的希望,幼兒教師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產生歷史的使命感、責任感。
(二)使教師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
幼兒教師的工作有其他教育工作無法比擬的繁瑣性、單調性和差異性。幼兒教師應保持良好的心態,要充分認識其角色的特殊作用,隨時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和幼兒建立起良好的師幼關系,處處給幼兒提供積極的影響,用積極的情緒去感染幼兒,以良好的心態去影響、教育孩童,以高昂的熱情和興趣調動幼兒參與各項活動,讓幼兒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對待幼小的幼兒,幼兒教師不能強求劃一和硬性規定,需要耐心地對待和處理不同類型,不同個體的幼兒的特殊情況,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要有耐心、不怕麻煩,要能克制自己的情緒。
(三)不斷加強自我修養
良好的教師心理素質是通過訓練形成的。因此幼兒教師要堅持不懈地學習,加強自我修養,才能不斷進取,不斷自我完善,從而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心理素質。幼兒教師心理訓練是指用心理學的專門方法影響教師的心理狀態,使其形成幼兒教師所需要的心理素質。作為幼兒教師,應自覺學習心理學知識,自覺運用心理訓練這些特殊方法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應積極通過理智、代償、升華、合理化等心理訓練,來減輕壓力對自身的沖擊和傷害。
(四)創設愉快的工作環境
優化幼兒教師的工作環境和心理環境,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雖然很復雜,但其中直接原因往往是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因此,要提高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優化幼兒教師心理素質,就必須為幼兒教師創設一個寬松的工作環境,營造一個和諧健康的心理環境。幼兒園的管理者應為廣大幼兒教師營造一種民主、輕松和活潑的工作環境,使幼兒園園長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幼兒之間要形成良好工作氛圍,促進平等合作的良好的人際關系產生。
(五)健全教師心理素質培訓與保障體系
要從根本上提高教師心理素質,首先在師范教育方面,應重視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評估,從源頭上把握教師的質量。在幼兒教師的聘用管理方面,應加強對應聘者的心理素質的測評工作,心理素質不合格者不能聘為幼兒教師。在進行教師資格認定時,有關部門應增加對幼兒教師心理素質的測評內容。入職后應該加強心理健康的疏導,維護幼兒教師的可持續性的心理健康狀態。
參考文獻:
[1]季玉.反思虐童事件,提升師德修養[J]山東教育,2013,10(29)
[2]黃翯青,王建平.關注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J]心理與健康,2015,9(224):10-17
[3]施琪嘉.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
作者:王禹威 白冬青 單位:沈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