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幼兒教師音樂素養下學前教育音樂改革,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音樂是素質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音樂教學內容的開展,能夠逐漸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幼兒教師在實施幼兒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音樂的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幼兒教師也得到了廣泛關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并且實現課程教學方式的不斷創新。
音樂是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幼兒的素質教育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音樂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的開展主要是為了實現對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同時促進幼兒勇于表達自身情感,而這些內容的實現就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以及較強的專業技能,促進幼兒教學的不斷發展,但是在當前幼兒教學中還存在較多問題,因此提升幼兒教學的質量、效率已經成為教學改革中的重點工作內容[1]。
一、學前教育專業幼師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
(一)專業的音樂理論知識
幼兒教師是進行音樂課程內容講授的主導者,其自身需要具備相應的音樂理論知識,對于幼兒教學中的主要目標以及要求有明確認識。例如,向幼兒講授基本樂譜知識,使幼兒具備一定的識譜能力,為幼兒今后音樂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在教學中教師也需要注重自身理論知識的豐富和更新,將終身學習作為自身發展理念,不斷增強綜合音樂素養[2]。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對音樂發聲原理有一定認識和了解,注重對樂理知識的靈活運用,在幼兒學習音樂的同時需要幫助其樹立保護意識,使幼兒獲得全面、健康的成長。
(二)具備良好的實踐能力
在對幼兒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生動有趣的活動,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演唱技巧,同時能夠獨立自主完成演唱,因此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兒歌演唱、演奏能力,對于兒歌中的技巧、風格做到很好把握,同時能夠運用樂器輔助教學,然后再根據幼兒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隨時調整目標和進度,進而為幼兒構建良好的音樂學習環境。
(三)具備相應的管理組織能力
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是提升整體教學水平的重要方式,教師是幼兒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規劃者,需要具備一定組織能力與管理能力,這是保證幼兒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條件,確保每個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如在活動中排練的舞臺劇、情景劇、大合唱等,都促進了幼兒學習興趣的提升,和情感表達能力的增強。
二、學前教育音樂課程教學現狀
教育改革的實施使素質教育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素質教育也已經成為當前改革中的重點內容,學前教育屬于幼兒啟蒙階段,學前教育的開展,能夠幫助幼兒形成初步學習觀,在學習中音樂的運用能夠促進幼兒表達自身思想情感,發揮想象力、創造力,進而獲得較為全面的發展。音樂是學前階段幼兒喜歡的課程之一,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效果并不理想,仍然有較多問題,而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幼兒教師的音樂知識相對匱乏。隨著學前教育專業的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學前教育專業也取得了較為快速的發展,有大量的學前教育機構逐漸涌現,社會上對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需求越來越多[3]。但是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時間不久,還處于發展、摸索階段,這種狀況的出現就導致了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教師無法充分勝任教學工作。總的來講,幼兒教師的整體水平不高。同時多數學前教育專業對于幼兒的音樂素養沒有太高要求,課程體系中存在著較多明顯問題,如過于重視教學能力和教學技巧的訓練、理論課程不多。而在此背景下培養出來的音樂教師通常缺乏相應理論知識,音樂教學活動難以有效開展,在學前教育專業中設置的音樂課程意義不大,在學前教育中的整體音樂教學水平難以得到充分提升。其次,幼兒教師音樂演奏技巧不足。針對幼兒教師需求量越來越多的問題,有很多學校開始開設學前教育專業,以期培養出更多的幼兒教育人才,但是在當前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這樣的誤區,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音樂課程的同時,卻沒有認識到音樂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在音樂學習中利用的時間不多。這種狀況的出現也導致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演奏能力不強。同時也有幼師在先天上就表現的音樂素養不足,不太適音樂演唱或者是演奏,部分幼兒教師對這一部分音樂內容有抵觸情緒,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整體教學效果難以得到充分提升。
三、幼兒教師音樂素養視角下的學前教育音樂課程改革
(一)明確教學目標,注重教師素養提升
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幼兒教育的發展程度受到了廣泛關注,相關教育部門對幼兒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即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對幼兒想象力的保護,使幼兒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自身表達能力。音樂是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教師在進行幼兒教育時給予充分重視,但是就當前情況來講,在幼兒教育中的音樂教學成果并不明顯,音樂是培養幼兒教師的重要課程,需要幼兒教師實現自身思想的轉變,促進音樂素養的提升[4]。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音樂習慣,同時提升音樂技巧。同時需要注重對幼兒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加強對幼兒教師的鼓勵,使其主動形成新的教學理念,將音樂教學和幼兒教育系統結合起來,然后在今后工作中為幼兒教育積極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積極開展音樂課程實踐內容
在學前教育中開設的音樂課程是理論和實踐性都較強的一門課程,因此教學中在注重對理論知識講授的同時需要注重實踐內容的開展,使學生的音樂教學能力逐漸得到提高。因此在開展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實施相應的實踐內容,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融合[5]。在實施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首先,開設實踐課程內容,在考慮幼兒教師的實際音樂素養之后,再結合實際情況,開展適合他們發展特點和實際需要的實踐內容,使幼兒教師在實踐中實現實際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其次,加強實踐活動的開展,如唱歌比賽、音樂劇表演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實踐中實現音樂素養的不斷提升。最后,創建學生表現自己的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進而使學生在從事幼兒教育時能夠有更出色的表現。
(三)構建完整教學體系
在進行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積極構建完整教學體系,促進音樂課程內容的不斷豐富,課堂中的教學資源不斷得到優化配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先進知識的汲取,緊跟時展,在實際教學中注重音樂知識的融入以及融合不同的幼兒音樂教學成果,促進課程內容的不斷更新,同時對于當前的課程內容積極進行改進,分析、整合教學中涉及到的音樂知識,實現幼兒教育與音樂課程內容的深度融合[6]。在當前學前教育專業中,一般都會開設音樂、舞蹈、樂器以及兒歌等內容。但是由于每個學校的師資以及教學側重點不同,在實際教學中會有選擇性的開設。因此通過構建完整教學體系,能夠促進音樂教學和其它教學內容的融合,促進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提升。同時學生學習的音樂知識范圍能夠得到拓展,實現知識與技能的有效融合,例如將音樂表演與舞蹈結合在一起,獨唱和樂器表演結合在一起,進而使學生在掌握音樂的基本知識之后,增強其實際運用能力,使音樂課程內容變的更豐富多樣。
四、結語
學前教育的有效開展能夠為社會培養眾多優秀的幼兒教師,同時在有效進行學前教育的過程中,幼師的教學能力、職業素養以及專業水平能夠得到不斷提升,能夠為我國幼兒教育質量、效率的提升創造良好條件。音樂是學前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重視改革發展,使學前教育中的音樂教學模式不斷得到創新,提升幼兒教師綜合音樂素養,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牛玲.提升幼兒教師音樂素養視角下的學前教育音樂課程改革探討[J].科教導刊,2018,(27):100-101.
[2]陳芳.高職學前教育音樂教學分析與幼兒園教師培養差異性的研究[J].才智,2018,(14):73.
[3]王玉輝.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實踐中的幾點思考[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26):294.
[4]吳東紅.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的改革探索———以杭州市人民職業學校為例[J].職業教育,2018,(10):47-50.
[5]張起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改革探究[J].數碼設計(下),2018,(02):210-211.
[6]何玲.基于音樂審美的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改革分析[J].青春歲月,2018,(07):100.
作者:范子琪 單位:長沙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