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暴露思維過程的免疫醫學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象為我校護理專業2008級護理18班和19班為實驗班(組),2008級護理20班和21班為對照班(組),實驗組106人,對照組為l09人,兩組學生間入學成績、平時成績、年齡結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采用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推薦教材“技能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教材”陳慰峰主編的《醫學免疫學》進行授課,授課時間、授課計劃、授課教師均相同,實驗組采用暴露思維過程結合多媒體教學方式,對照組單純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
2、教學效果評價
課程結束后,對實驗組學生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發放調查問卷106份,收回l09份,調查結果見下表1;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病案分析及期末考試成績,用x±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
3、分析與體會
免疫學是一門研究生物體對抗原物質免疫應答理論及其方法學的生物醫學科學,學科的內容抽象、更新快,與醫學各學科的關系密切。免疫學與醫學的任一學科結合即形成一門邊緣學科,如與病理學結合為免疫病理學,與藥理學結合為免疫藥理學,與毒理學結合為免疫毒理學,類似的諸如感染免疫學、臨床免疫學、腫瘤免疫學、移植免疫學、血液免疫學、放射免疫學、神經免疫學、生殖免疫學,免疫學本身也已派生出許多分支學科,如免疫生物學、免疫遺傳學、免疫化學、免疫生態學等[1,2],免疫學技術作為一種方法學對醫學科學研究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抓住這些特點,最大限度地激發同學的創新意識與創造靈感,使他們能把這些意識和靈感帶到即將或正在開展的科研工作之中。免疫學作為飛速發展的機能學科,其自身特點是理論深奧,機理復雜,專業知識橫向面廣、縱向面深,相互交錯形成復雜的網絡知識結構。專業理論通常是概念中富含概念,用定義來解釋定義,抽象難懂不易理解。要想教好免疫學,核心是要解決好學生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一旦學生的學習思路跟不上或出現思維上的誤區,必然導致學生產生對免疫學學習的惰性心理,使免疫學教學無法順利進行。
從本次問卷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93.10%的學生認為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能力有提高,94.8%學生認為對問題的分析綜合能力有提高;認為對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占98.3%,認為對溝通能力和對自學能力分別為93.1%和96.5%。實驗組病案分析成績77.22±9.01,期末考試成績79.64±8.20;對照組則分別為73.03±11.84和76.59±7.39,統計學有明顯差異。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暴露思維過程教學方法是一條可行之路,值得深入探討。
1)暴露教師的思維體現在:
①轉變教學觀念,綜合實際情況分析學好教材。將免疫學知識、理論與臨床實際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對現代免疫學新進展、尤其是分子免疫學內容要適當的加入,學習新的免疫學知識。
②全面分析教材特點,用好教材。由于各個版本的教材都各具特色,因此,在教學中應以一本為主,其他的教材可作為資料,在備課時作為參考。
③在現有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礎上拓寬知識面,加強素質教育,培養自學能力,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結合實際,使學生更容易接受。
④根據標準,理清概念,適當拓展教材的內的研究以優化教學設計,豐富教學內容,擴大學生視野。明確疾病的概念,利于同學掌握、理解和應用。
⑤部分內容過多、過細,少部分內容較偏、較難。因此,教學中應刪繁就簡、概括歸納,在復習回顧的基礎上,重點講授重要的基礎理論,加強學生基本技能訓練的力度和基礎理論服務臨床免疫學的力度。總之,教學內容的深度、難度必須做到既把握教學大綱要求,又要適合大多數學生的知識水平的接受能力,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否則會降低他們的學習興趣,影響學習效果。
2)學生思維暴露體現: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激學生學習興趣。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關鍵教師本身要轉變觀念,積極倡導探究性學習方,給學生提供各種機會和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平臺。
①在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和創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情景,誘導學生產生猜想,提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良性思維,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習有了興趣,教學過程就有了動力及活力,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師生初次見面的第一堂課上,教師留給學生的印象十分重要,應該把該門課的學科性質、重點內容、教學目的等講清楚。其中,應特別向學生強調學習這門課程后會有什么收獲,這一點對成教學生尤為重要。
②在教學中還可運用類比法,設定情景,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在講解免疫的三大功能時,筆者設置了這樣的情景:將免疫系統比喻為國家的國防體系維護國家的和平與安寧,如免疫防御――軍隊的作用,阻擋外敵入侵或把入侵者消滅并趕出國門;將現實生活中的常識用于解釋看不見摸不著的免疫理論,形象生動,通俗易懂,課堂氣氛也很活躍輕松,消除了學生聽說免疫學難學而產生的畏懼心理。新課導入是教學過程的起始環節,它的一個重要藝術特征就是引起學生興趣,富有藝術性的導入,可以誘發學生的期待心理,喚起學生的注意心理,激發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新的教學情境。
③設計合理教學模式。
可以用一條總綱作為免疫知識框架。在講完免疫的概念及功能之后,首先以固有性和適應性免疫類型為總綱,先講解非特異性免疫,再講解抗原、免疫系統、免疫應答、超敏反應,讓學生了解免疫知識的系統性,使局部與整體知識聯系起來。然后以特異性免疫應答的過程為主線,使學生順著抗原刺激T細胞介導細胞免疫應答和刺激B細胞介導體液免疫應答的這條主線學習。并且在每次導入新課的過程中,多次在黑板上畫出這條總綱和主線,介紹清楚本次新課的內容屬于總綱和主線的哪一部分,從整體闡述部分,再從各部分回歸到整體。這樣,每一部分的內容都不孤立單一,使學生的思路能沿著教師的引導逐步深入,也有利于學生整理思維過程,提高學生的課堂吸收率,從而也緩解了成教學生工作忙沒有時間復習的壓力。④加強與臨床醫學聯系,調動學習積極性。“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往往只是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完全適合于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應采取“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注重與實際工作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的教學。
總之,暴露思維過程是一種教育教學理念,是要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善于思考,不斷探究的,同時還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努力創設教學情境,才能使學生有展開思維的動因、時間和空間,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發展能力。在教學工作中我們必須抓住這一本質,大膽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充分重視臨床醫學理論教學和技能訓練,及時介紹當代醫學科技的新理論、新進展。抓住免疫學的中心,建立整體框架,串聯知識點,突出重點,從成人知識水平和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多種教學方式為手段,以趣味性貫穿于教學過程,以解決問題方式培養科學思維能力,結合臨床實踐,使學生了解免疫學理論知識與臨床應用的聯系,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醫學成人教育的免疫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