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歷史教學文學藝術教育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高,教育對學科的綜合性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歷史本身就蘊含有極豐富的美學元素,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滲透文學藝術教育具有渾然天成的優勢,提高學生的美學素養和人文素質也成為中專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
中專歷史教學;文學藝術教育;滲透策略
中專歷史教學作為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增長歷史見聞的重要途徑,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更能讓學生從歷史中體會美好品德和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性,再加上歷史作為一門人文性學科,其本身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氣息和古典藝術內涵,在歷史教學中滲透好文學藝術教育,能夠增強學生對藝術文化的鑒賞能力,增強學生的全面素質。但在中專歷史教學中滲透文學藝術教育的過程中還存在諸多難點,要想歷史教學達到素質教育與文化教育的同步發展,就要解決這些問題。
一、中專歷史教學滲透文學藝術的難點
1.歷史教學中淡漠和忽視文學藝術
歷史教學中淡漠和忽視文學藝術是中專歷史教學滲透文學藝術的重要難點。在傳統的中專歷史教學中,課程要求及安排均以學生掌握歷史事件和發展過程、重要意義為主,不曾要求過掌握其中蘊藏的文化知識,因此中專歷史教學養成了淡漠和忽視文學藝術的習慣,這些習慣的長期使然致使中專院校和學生也忽視了歷史課程中文學藝術的教育重要程度,因此在歷史教學滲透文學藝術的過程中,必將遭到學生的心理抵觸。
2.傳統歷史教學中的資源、教師素質難以滿足文學藝術
中專歷史教學中滲透文學藝術的難點還包括傳統歷史教學中的資源、教師素質難以滿足文學藝術。由于長期對歷史課程中文學藝術教育的忽視,現有的中專歷史教學資源均以普通教育為主,甚少配置對于文學藝術的解析和欣賞書籍及其他資源,再加上教師對于歷史課程的學習也以普通課程要求為主,其自身的文學藝術素養也滿足“為學生講授歷史文化及古典藝術”的要求,這對文學藝術在歷史教學中的滲透也造成了阻礙。
3.文學藝術自身的特點所致的滲透問題
文學藝術自身的特點也對中專歷史教學中滲透文學藝術教育帶來了問題。文學藝術本身具有知識豐富、頭緒繁多、難以理解和認識的特點,這些特點導致了文學藝術的學習必定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而在歷史教學中滲透文學藝術教育的課時和教學詳細程度難以達到文學藝術的學習要求,這也給文學藝術在歷史教學中的滲透帶來了難度。
二、中專歷史教學滲透文學藝術的策略探索
1.加強情感價值教育,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
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是用生命鑄成的,其中蘊含的精神和文化藝術氣息能夠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歷史課程中蘊含的文學知識,有利于學生的情感價值培養和對文學藝術的深入了解。例如,在學習《民國時期的新疆》時,老師可以利用《義勇軍進行曲》《命運交響曲》等文學藝術作品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對于生命的渴望情懷和對于民族統一和諧的仰慕之情,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價值。
2.培養正確審美價值,樹立學生的高尚審美觀
藝術對于學生成長具有重要的美學價值,讓學生能夠在歷史教學中體會文學藝術的價值,提高學生懂美、認識美的素質,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價值、樹立學生的高尚審美觀,讓學生能夠更準確地認識到歷史課程中的文學藝術之美。例如,在學習《清代新疆》時,教師可以利用《虎門銷煙》《圓明園》等紀錄片讓學生體會林則徐的愛國情懷以及中國古典藝術的魅力,加強歷史教學中對文學藝術教育的滲透。
3.注重道德品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
注重道德品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也是中專歷史教學中滲透文學藝術教育的策略。藝術的價值不僅僅在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更重要的是利用文學內涵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和健康人格。例如,在學習《隋唐時期的西域》時,可以通過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李白的“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情懷可以讓學生體會我國古代文人正直的情懷,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品質。
綜上所述,在中專歷史教學中滲透文學藝術教育,能夠提高中專生的文學藝術教育時長和效果,有利于提高中專生文學藝術素養,但在滲透教育過程中還存在歷史教學中淡漠和忽視文學藝術、傳統歷史教學中的資源和教師素質難以滿足文學藝術、文學藝術自身的特點所致的滲透問題等難點,教師可以從“加強情感價值教育”“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培養正確審美價值”“樹立學生的高尚審美”“注重道德品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等方面下手,逐漸在歷史教育中達到文學藝術滲透教育的目的。
作者:方興海 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沙灣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汪興濤.試論中專歷史教學中文學藝術教育的滲透[J].北方文學:中,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