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教學與藝術教育,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的教學定位,將其總結為職業實用性與專業創新性兩方面。其次重點論述當前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教學以及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從學生藝術專業技能提升的角度探討出有效的教育強化措施,可以作為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理論參照,為學生創造出更為實用的學習平臺。
關鍵詞:職業院校;藝術專業;藝術教育
一、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教學定位
(一)職業實用性
職業院校在開展藝術類專業教學時重點針對職業應用方面來進行,與全日制本科高校不同,職業院校更注重學生動手應用能力的培養,對于人才的定位也是在職業工人層面。開展藝術類專業教學期間,職業院校更注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對于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比例,也是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基礎上,更注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歸納總結知識。對于藝術的產生以及藝術原理并沒有進行深入探究,而是直接進行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訓練,在實踐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到更多藝術類專業知識,能夠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不斷總結,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通過理論學習來完善這一部分。職業實用性是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開展教學中重點需要達成的部分,也是常規教學任務開展期間側重研究的內容。
(二)專業創新性
職業院校學生在校學習理論知識的時間比較短,因此也更快的面臨著就業壓力。在校學習期間教師也會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夠通過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來進行發散研究,專業創新能力可幫助學生養成終身學習意識,進入到工作崗位后也能夠不斷學習,補充自身專業知識掌握量。藝術類專業與其他專業不同,課堂上向學生傳授的理論知識內容比較抽象,想要在藝術類專業領域中擁有更大的發展,還需要學生具備創新的能力。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創新角度來進行藝術設計,這樣才能夠成為社會所需要的藝術類專業人才。
二、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教育現狀
(一)課程體系設計存在缺陷
當前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教育中,由于課程體系設計不合理,導致教學效率受到影響,學生通過課堂所能夠學習到的藝術類專業知識,并不能滿足未來使用需求。在這樣的課程體系下,學生雖然能夠了解部分理論知識,但在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結合上卻并不理想,最終學生與教師在藝術類專業角度上的能力提升均受到阻礙影響。
(二)教材缺乏及時更新
教材內容長時間得不到更新,也是阻礙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教學計劃開展的重要因素。教材缺乏更新,也會影響到藝術類專業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課堂的學習學生并不能夠掌握自身所需要的知識,逐漸導致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教學與社會發展相脫離。教材構建應用中,并沒有考慮學生在學習中的確實需求,自然使用效率也因此降低。教材是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主要參照的內容。如果學生在學習中,過于信服教材上的內容而沒能創新學習,自然學習效率也因此下降。
(三)教學內容與藝術專業缺乏結合
教學內容與藝術類專業之間缺乏結合,既然職業院校學生在校期間也會學習理論知識,教學內容以藝術類專業之間相互結合。需要提現出藝術類專業的實用性,以及教學設計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類問題,教學內容設計中需要體現出藝術類專業的實踐應用性,而這一點也正是當前所缺乏的,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教學以及教育任務創新,需要重點側重于教學內容與專業實踐之間的整合。
三、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加強專業教育與藝術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藝術課程體系構建,引入創新精神
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首先需要對課程體系進行構建,引入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創新意識,通過這種學習方法學生能夠養成終身學習意識。并通過課堂學習來掌握自身藝術專業知識中存在的欠缺內容,加強藝術課程創新體系構建重點要從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角度來進行,將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教學與社會人才需求相結合。藝術課程體系構建與創新精神之間的整合與研究,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將學生作為藝術教育的主體內容,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中,學生學習積極性是否可以得到提升,與教師教育觀念相一致,實現職業院校專業教學與藝術教育的理論實踐結合。課程是教育的核心構成部分,是教育學的重要研究領域,課程體系合理與否決定了教育目的能否實現,構建專業、科學的藝術教育課程體系,將藝術課程納入藝術專業教育課程體系成為我國提高藝術教育水平的關鍵。藝術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因院校層次的不同而不同。藝術類高等院校以培養高層次藝術專業人才為己任,對畢業生的要求應是“專業精、知識面廣”,可以將藝術設置為必修課程。對于師范或高職類學生,則可以選修課程形式進行藝術教學。
(二)選擇與藝術發展相一致的教材
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還該對教材進行重新選擇,考慮藝術發展中對于教材內容的需求,教材選擇應該結合社會藝術行業發展來進行,考慮到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結合研究。教材內容與職業院校的存在相互發展的關聯關系。教材內容更新后職業院校也能夠擁有更多的發展資源,學生通過在校期間的學習,專業素質以及技能水平可以達到用人單位的需求標志,進入到人才競爭階段中自然能夠達到預期效果。教材選擇以及創新中不僅要考慮學生學習的自身需求,還應該通過教材創新選擇來引導學生在藝術行業中擁有更為深入的發展。能夠通過在校期間的學習,深入完善學習內容,了解到藝術類專業學生未來職業競爭中的重點部分,將其作為在校期間學習努力的方向。無論是學習還是未來的藝術創新,都需要考慮學生在其中的重要性。教材創新后,接下來的各項教學任務進行將得到保障。有關于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進行的各項控制任務,綜合探討出強化方案,將能夠提升職業院校的整體質量。
(三)加強藝術類專業學生實踐教育
加強藝術類專業學生實踐教育,也能夠幫助提升專業教學與藝術教育質量,實踐教育,重點是通過藝術類專業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結合來完成的。理論知識學習階段,學生對實踐操作會形成一個理想的形式,藝術設計以及藝術產品構建中會存在很多突發情況,僅僅通過理論學習學生并不具備突發情況處理能力。通過藝術類專業學生實踐教育卻可以培養這種能力,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突發情況,隨著問題產生了進行解決,能夠避免藝術產品設計出現問題,藝術類專業學習便是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在接受實踐教育中,能夠適應這種學習模式,并主動利用課余時間來學習拓展知識,進入到更為高效的學習模式。藝術類專業實踐教育也需要不斷摸索創新,從社會行業發展的角度來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提升職業院校辦學質量,職業類學校品牌質量得到提升后,也能在高校口碑營銷作用下提升競爭力。
四、結語
我國的藝術教育教育研究起步較晚,發展緩慢,應積極引鑒國外藝術教育教學研究最新成果,結合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發展進程,把握教學對象特點,進行藝術基礎研究、編制藝術教學課程體系和教材,豐富藝術教學實踐,為我國藝術專門人才培養和藝術市場繁榮穩定發展奠定基礎。未來職業院校發展中,也會重點強化藝術類專業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出更為高效的學習平臺,從而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迪."互聯網+"下高職院校非藝術類學生藝術教育創新研究[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7(8):0034-0035
[2]任雯.新形勢下藝術高職院校器樂專業教學內容與模式的探究[J].藝術教育,2017(3):118-119.
[3]李冬影.在未來理想化藝術教育觀念下思考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發展[J].藝術科技,2016,29(10):383-384
作者:郝煥亮 單位:山東科技職業學院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