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音樂已經成為學校和教師不可忽視的一門學科,尤其是音樂游戲,它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這種教學模式能全面加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實現教學目標,本文分析音樂游戲在教學中的實踐,希望能促進小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
【關鍵詞】音樂游戲;教育作用;實踐分析
引言:
音樂教育不但具有游戲的外在形式,同時也具有游戲的內在精神品格。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的音樂游戲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夠使學生更直觀、形象、輕松的參與音樂體驗,從而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它也是提高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親切感,同時也是容易被小學生接受的基礎條件。目前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都會科學有效的利用音樂游戲教學這一模式,能對以往沉悶的課堂氛圍積極改變,釋放學生壓力,激發學生想象能力,保證音樂才華得到有效的彰顯。
1.音樂游戲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1.1有利于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主動、積極的表現
階段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利用音樂游戲能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運用適當的時間把游戲元素充分的引入到課堂中,教師與學生能夠相互交流和溝通,讓學生認識音樂學科自身存在的魅力,保證學生在日后音樂課堂上都能主動、積極參與,對自身才華進行充分展現,保證教師對教學目標實現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熱愛。
1.2堅持教學的全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
在音樂教學時,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真正屬于課堂上的主人,但教師要在一旁起到主導作用,在實際教學中制造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場景,保證學生緊張的情緒能夠在愉悅的課堂中得到釋放,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中,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加強。
2.音樂游戲應用實踐分析
2.1音樂游戲的律動性能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
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英國教育家洛克說:“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變成一種游戲似的。”比律動教學,所謂的律動,主要指的就是音樂旋律的節拍,結合規律展示出相對來說比較優美的動作。對于律動而言,能對學生節湊感進行培養,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美感。在上課前,小學生們應該感受著比較輕快的節湊和旋律走進教師,這樣保證學生能把學習熱情帶入課堂上。小學生不會對音樂律動感到陌生,例如:平時活動過程中的拍手、踏步等,都會含有一定的律動,他們會跟隨教師做些動作,同時還可以自己編制動作,對學生的節湊感進行不斷的培養和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使用音樂問答方式,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2.2基于音樂游戲應用的音樂知識教學
小學生的天性都喜歡玩、游戲,在音樂教學中合理利用音樂游戲符合他們的發展特點,并且音樂游戲能夠對游戲者的行為起到規范作用,保證學生在游戲中能夠得到美的感受。運用音樂游戲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娛樂,保證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主要表現為:首先對音樂課件展示。例如:小動物們都在開會,但天空突然下起大雨,雨水滴在小草以及小花上……這時教師應該適當的對他們進行引導,提問大家在多媒體上都看到什么,然后將所看到畫面用自己的話講給大家聽。在這個過程中,班級的每位同學都能到講臺來以“演講者”的身份向全班學生講演,另外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特點和描述的狀況做好總結,以歌詞的形式,配上節湊朗誦。但是要反復朗讀,讓他們能夠理解其中字詞的含義,待學生完全領悟后,讓他們自己朗讀,可以讓學生有序走動,向朋友朗讀。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錄音機播放音樂。例如《小雨沙沙》,讓學生在聽歌的過程中也能想象春天的景象。另外還可以組織他們創造“春雨圖”編號,積極引導他們把畫中的內容利用歌詞進行表達,之后教師按照編號讓學生使用歌詞對《小雨沙沙》進行學習。
3.總結
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要結合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建立符合課堂教學和他們自身發展特點等多種形式的音樂游戲。應突出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音樂游戲活動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掌握音樂知識與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不斷激發對音樂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理解、表現、創造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梅麗.淺析流行歌曲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02:88-89.
[2]楊國龍,杜涓.“整合連貫型教師教育模式”視域下山區中、小學音樂教師教學組織能力的培養與實踐[J].黃河之聲,2017,02:24-25.
作者:李春華 單位:重慶市萬州區紅光小學